金融赋能文化产业

2023-09-16 05:3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15条具体服务措施发布

金融赋能文化产业

本报讯(记者 高倩)昨天,2023北京文化论坛“科技赋能:发展机遇与风险应对”平行论坛举办。论坛以“科技创新塑造文化发展新动能”为主题,发布了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证监局、市金融监管局、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体育局、市文资中心等部门联合推出的《金融服务首都文化、旅游、体育及相关产业快速恢复和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共包括4大方面、15条具体措施。

今年以来,文化旅游等企业正处于快速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北京市文化产业贷款余额达1700亿元,有贷户数同比增长21.6%,上半年辖内中资银行累计投放资金727亿元,同比增长10.2%。疫情对文化产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金融服务的广度、力度、温度有待进一步提升。

《措施》中提到,要完善会商机制,强化部门合力。建立完善跨部门会商机制;构建文旅体育企业名录库,探索开展优质企业评估认定机制;充分发挥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引领示范作用。

加大信贷支持,完善风险分担。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撬动作用,强化市区政策协同;鼓励商业银行创新抵质押方式,推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对于处于恢复期的文旅体育企业给予一定的融资保护措施;完善配套机制,支持商业银行加大对文旅体育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保险机构与文旅体育企业强化合作。

加强信息共享,促进银企对接。持续开展常态化、多层次的银企对接;推动建立广泛覆盖各类文化、旅游、体育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

拓展合作场景,丰富服务模式。探索金融机构与企业“金融+非金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联合打造文创品牌,拓展文化金融消费场景;探索“投行+商行”服务模式,为不同规模的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进一步发挥融资租赁服务文旅体育产业的能力;加大对乡村旅游金融支持力度。

接下来,相关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同时希望企业积极反馈金融服务文化及相关产业发展的问题与建议,共同携手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首都文化及相关产业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助力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