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房子的墙体即将更新换代

2023-11-07 04:04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粉煤灰变身高性能建筑材料

你家房子的墙体即将更新换代

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

10月31日,在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粉煤灰”板生产车间,工作人员正在检查产品质量。河北日报记者 王育民摄

电厂废弃物粉煤灰也能做成墙体?

唐山华纤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纤科技”)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10月31日,记者在位于唐山市滦南县的华纤科技展厅发现,一块看似普通的墙板被摆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

“这是我们的最新主打产品陶瓷棉自保温ALC板。”华纤科技技术总工程师马立宏介绍,ALC是蒸压轻质混凝土的英文缩写,陶瓷棉是公司的传统优势产品,当ALC板和陶瓷棉板相结合,就产生了“1+1>2”的效果。

仔细观察这块墙板的纵切面,记者发现了一层特殊的“夹心”。“‘夹心’是陶瓷棉板,外板是ALC板,它们都以粉煤灰为原料,所以陶瓷棉自保温ALC板也被称为‘粉煤灰’板。”马立宏说,9月20日,公司生产的“粉煤灰”板拿到了国家建材检测中心出具的合格检测报告,“这意味着,这款新产品可以进入推广应用阶段了。”

废弃物粉煤灰咋就变成了建筑材料?马立宏指着几乎挂满一面墙的专利证书说:“我们有技术,能创新。”

专利展示墙旁,工艺流程模型图清晰展示了“粉煤灰”板的生产过程——粉煤灰经过高温熔化、甩丝、双面针刺、加胶、微波烘干、纵切、横切等工艺,变成陶瓷棉板;陶瓷棉板再与粉煤灰、钢筋等材料通过“大蒸箱”高压蒸汽养护,便形成了“粉煤灰”板。

“生产工艺又切又蒸,看上去像在烹饪,其中却包含着许多先进技术。”马立宏笑着说,“发明专利4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外观设计专利20余项,光是陶瓷棉系列产品我们就申请了100多项专利。”他告诉记者,利用大宗固体废弃物生产陶瓷棉,在国内尚属首创。

此前,陶瓷棉应用于船舶、石油、化工等领域,华纤科技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此次进军建材领域,是企业的新探索。

谈起为何选用粉煤灰为新型建材原料,马立宏直言,是看中了粉煤灰的“DNA”。“一般节能建筑常用岩棉,其内含的氧化钙和氧化镁等碱性氧化物易吸水分解,稳定性较差。”马立宏说,粉煤灰中的硅元素、铝元素,经过加工形成硅酸铝,是陶瓷棉具有保温、防火以及极强抗腐蚀性等优良性能的关键。

“别看陶瓷棉长得像棉花,二者本质却大不一样。”马立宏边说边拿起高温喷枪向记者展示。只见在1300摄氏度火焰“猛攻”下,陶瓷棉依旧安然无恙。

优秀的“DNA”加先进技术,让产品优势更加显著。“‘粉煤灰’板墙体不仅超薄,而且导热系数也超低。”马立宏说,相比700毫米以上厚度、导热系数在0.45—0.6区间的普通水泥墙,“粉煤灰”板墙体只有370毫米厚,导热系数更低至0.13,完全满足被动式住宅的建筑要求。“以一套建筑面积100平方米的房子为例,和水泥墙比,‘粉煤灰’板墙体能让室内使用面积多出5平方米。”

机器轰鸣,蒸汽升腾,10月31日11时许,在华纤科技“粉煤灰”板生产车间,又有一批新产品走下生产线。

“这批产品主要供天津、山东以及本地的建设项目使用。”车间主任王洪宇边检查产品质量边说,企业从2018年在河北滦南经济开发区落地以来,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如今车间共有7条自动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3万吨。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在‘粉煤灰’板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原料和成品的转化率为一比一,这不仅有利于大幅消纳大宗固废,构建电力行业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链,生产出来的高附加值产品,还可以促进保温材料升级换代,发展前景广阔。”河北滦南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郑永新说。

“在政府的牵线搭桥和大力支持下,马路对面的在建项目用的就是咱家的‘粉煤灰’板。”马立宏说,随着市场的不断拓展,企业预计利用10年时间建设500条生产线,陶瓷棉系列产品实现年产值360亿元。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