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到甜蜜飘香时——建设银行天柱支行落地系统内全省首笔银担合作类贷款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023-10-23 12:08    来源:多彩贵州网

仲秋时节,蜜柚飘香,贵州省黔东南州天柱县渡马镇桥联村种植大户老刘正在他的果园里忙碌着。“我从2019年开始种植红心蜜柚,如今果园已经发展到150余亩。今年因天气干旱,给红心蜜柚的生长带来影响。幸好有建行的15万元贷款资金支持,帮助我们抗旱保果减少损失。目前,果园已收获蜜柚超1万公斤,收成还算不错。”

图为:建设银行天柱支行客户经理到种植园地实地调研蜜柚生长情况

只见一株株柚树整齐排列,金黄色的果实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射下色泽光亮,柚香四溢,格外诱人。老刘和村民们穿梭于林中,采摘蜜柚、细心打包、装车外运,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

图为:建设银行天柱支行青年员工志愿服务帮助农户装运丰收的蜜柚

几年前,老刘从湖南来到渡马镇桥联村,凭着积累的经验和资金,在当地开拓果园种植蜜柚,带动周边10余户乡村振兴三类户就业增收,得到农户们的充分认可,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刘老板”。年初季节交替之际,天柱县辖区内发生旱情,对柚树生长带来较大的阻碍,甚至存在枯死的风险,老刘急需资金用于缓解旱情引发的困境。“从事农业生产这几年,基本没有找过银行贷款,正当我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建行的工作人员,他们用‘山地农业贷’为我带来了‘甘霖’。”

建设银行天柱支行走访该乡镇获悉老刘的难题后,第一时间与上级行相关部门及贵州省农业信贷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联系对接。通过内外部积极联动,应用三农领域专属政策为老刘免除担保费,依托乡村振兴生产经营融资创新产品“山地农业贷”,发放系统内全省首笔银担合作类支持种植农户生产经营贷款15万元,极大降低小微企业主的融资成本,高效满足小微企业主的融资需求。

“现在果园主打的品种是‘三红蜜柚’,等今年蜜柚的货款全部收回后,我们还要引进更多品种。”老刘满怀信心地说道。

建设银行天柱支行银担合作模式“山地农业贷”的成功落地,有效解决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资金难题,打破以往农业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推动农户依靠农业产业发展致富的信心越来越足。

来源:建设银行

编辑:金星

编审:马春兰

审签:雷晓明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