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重回“创作现场”感受“文学时代”

2023-11-01 15:19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1月1日讯(记者叶飞艳)作为2023武汉文学季的配套展览,“文学时代”手稿文献展暨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手稿文献展正在东湖风景区“碧潭观鱼”展出。手稿文献展将贯穿整个武汉文学季,持续展出至11月22日,期间免费对市民游客开放,让大家在饱览东湖风光的同时,也能品味到文气的激荡、诗意的奔腾。百余幅手稿集中亮相,文学时代来自全国各地

此次展览共展出手写的诗作、文献百余幅,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梁晓声、徐则臣、邓一光等全国、湖北省和武汉市文学名家的手稿;其二是吉狄马加、王家新、翟永明、西川、欧阳江河等自1980年至2022年间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的手稿。步入展厅,仿佛穿越时空与诗人、作家面对面对话。一份份独一无二的手稿,展现出作者独特的魅力。从书写的笔迹看,既有钢笔、水性笔书写的,也有传统的毛笔、铅笔所写;字体有楷书、行书、草书等多种类型。颜色各异、形式多样、大小不一的稿纸上,“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文化报”“湖北省作家协会文学院”“现代诗笺”“四川省作家协会”“湖北大学中文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等字样频频出现在页眉或页脚,颇具时代特色和地域印记。记者了解到,此次手稿文献展从收集到展出,历时三个月。通过面向全国、湖北省和武汉市文学名家邀约,作者们亲笔书写的手稿资料从各地四面八方汇集武汉,装裱后呈现在“文学时代”手稿文献展上。展出的87件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手稿则由知名策划人、《致青春——“青春诗会”40年》执行主编王晓笛从北京带到武汉。“字、纸,是自文学诞生之始和承传至今的主要呈现形式。在打字机和电脑普及之前,纸笔耕耘一直都是文学创作的唯一方式。”手稿文献展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时至今日,随着现代科技带来的极大创作便利,屏幕代替了纸页,指尖代替了笔尖,但白纸黑字仍是我们绕不过去的存在。为致敬这种正在逝去的创作方式,“英雄城市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组委会特别策划了本次“文学时代”手稿文献展暨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手稿文献展。林东林介绍,由于筹备时间、展陈空间和各种因素所限,还有诸多文学名家和创作者的手稿未能收录其中,实为遗珠之憾,“不过我们依然可以透过目前所展出的这些手稿管中窥豹,看见纸笔对于文学创作的绝对意义,进而进入到那个不为时间和介质所囿的‘文学时代’。”从1980年至今,以诗歌致青春

王晓笛的父亲王燕生是“青春诗会”的创办者之一,他希望用手稿征集的形式纪念这项中国诗坛最负盛名的诗歌品牌。此次武汉文学季,王晓笛从自己征集到的500余位历届参会诗人的诗作手稿中,挑选出知名度较高、书法水平较好的87件优秀手稿带到武汉集中展出。“这些手稿每一件都很珍贵,都是青春诗会的诗人们的代表作,墨迹与年华一同流淌,希望读者可以从中领略到书写的魅力,诗歌的魅力。”王晓笛说。“青春诗会”成立于1980年,是《诗刊》的一个重要品牌,历时40余载,已经举办了38届,推出了舒婷、顾城、于坚、西川、欧阳江河等诗坛代表人物,产生了非常广泛的影响。”王晓笛介绍,第三十九届青春诗会计划于今年11月在湖北宜昌举办,此次手稿展展出的作品覆盖了从1980年至今,过往38届诗人的珍贵手稿,也是希望和今年的青春诗会产生一个互动。记者从历届青春诗会诗人代表手稿中发现,鲁迅文学奖获奖者沈苇、曹宇翔、娜夜、于坚、荣荣、林雪、雷平阳、大解、李元胜、叶舟、阎安、汤养宗、张执浩等,以及至今仍活跃的实力诗人王家新、翟永明、西川、欧阳江河、臧棣等的手稿都在其中。“生于1944年,36岁,属猢狲。因久居沙漠,前额已刻有三道长纹并两道短纹;因脑血热,额顶已秃去25%左右的头发。”这是杨牧1980年于北京虎坊桥写下的名诗《我是青年》开头的一段简介。此次亮相的手稿为杨牧2020年76岁时所抄录的。这首诗在20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如今依旧可以从中感受到一股昂扬的斗志。1980年,顾城在《星星诗刊》刊发了一首题名《一代人》的诗歌,全诗共二行18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许多人都耳熟能详,也得以在此次手稿展中展出,由著名书法家邓代昆书写。一份份珍贵手稿让读者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一代又一代的诗人,是如何以青春之诗咏青春之志。重回“创作现场”,感受灵感凝结瞬间

见字如面,一张张纸笺是灵感的印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静立展品前,默念那纸上的诗歌名篇,与文学名家心意相通、情感相连。“前不久在一本期刊上读到梁晓声的小说《遭遇“王六郎”》,没想到今天能看到他本人对书中人物的一些分析,意犹未尽,准备回去后再重读几遍小说。”文学爱好者徐平在现场仔细阅读茅盾文学奖得主、作家梁晓声用铅笔写下的《闽宁山海情读后感》《关于“良缘”与友情》《电影<绿皮小火车>观后感》三篇稿件。记者看到,手稿整洁美观,字迹工整、干净漂亮,有二三处用红色水性笔修改的痕迹。“字如其人,感觉这几份手稿的书写,给人一种浓厚的文人气和书卷气,我很喜欢。”徐平说。晓苏的长篇小说《五里铺》手稿被整本展出,厚厚一本手稿数不清页码和字数,颇令人震撼。晓苏介绍,“《五里铺》写于1997年,出版时书的页码为320页。手稿是当时一字一句纯手写。”手稿就是写作者的另一个“创作现场”。林东林说,“用笔在纸上书写文字的行为,已经在绝大多数人的生活中消失了,但我们可以再次通过这种文字纸张的形式来重新感受文学的力量,感受文字的力量。”透过一份份手稿,仿佛能听到写作者笔尖触纸、墨迹倾流的声音,手稿或隽美或灵动,有一些还体现出深厚的书法功底。更正的痕迹、书写的习惯、删改的意图,哪怕一个标点符号,都令读者从中发现作品从孕育到定型的过程的细节。徐则臣的手稿以《感谢一条大河》为题,梳理了自己的文学之路,并重点感谢了一条对他文学创作意义深远的河流。从手稿上多处修改花了不少工夫。“二十二年来”改为“自我写作以来二十二年”,“明天”改为“第二天”……从字迹的微妙变化中,重回“创作现场”,感受作者灵感凝结的瞬间和对凝练精准的语言风格的追求。文学与美景相遇,激荡城市诗意

与10月26日晚举行的“英雄城市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第三届东湖诗歌节相呼应,手稿展继续点亮诗歌东湖,诗意江城。在这个免费的无门槛文化艺术空间,将写作者不太为人知的创作过程从幕后展现到眼前,所有人都可以近距离参与。“得知这几天有武汉文学季活动,趁着周末过来看看。”10月29日,来自湖北黄冈的教师余缘友来到东湖打卡手稿展,他在展出的一份份作品前停留,仔细阅读,静心欣赏。余缘友告诉记者,自己平时也喜欢写诗,这次游东湖、看手稿,更觉诗意盎然、诗兴大发,“今天看到不少自己喜爱的前辈的手稿作品,感触很深,感觉是和他们在隔空交流”。艺术是自然最佳的点缀,自然是艺术最好的展厅。流连于东湖美景,徜徉于手稿展厅汇中,心中诗意油然而生。有观众现场低声吟诵自己喜爱的诗作:“就是这种神奇的力量/它让我的右手/在淡淡的忧郁中/写下了关于彝人的诗行”(吉狄马加:《部落的节奏》);“我真的愿意/做一个披头散发的老父亲”(张执浩《高原上的野花》)……不少观展者表示,通过阅览文学名家的手稿,能体会到满满的文化气息,“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诗歌之美,而且让我仿佛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这次观展收获满满”。和朋友一起来观展的市民肖筱说:“诗人手稿把我们吸引到诗歌现场,向诗歌靠拢。我们看见的不仅仅是诗歌,还有被诗歌点亮的山水,被诗歌点亮的城市。”据悉,2023武汉文学季期间,在黄鹤楼公园、中山公园、解放公园、月湖公园、南湖幸福湾公园、定远公园还将开设“公共诗歌空间”,让市民游客尽享诗和远方。文学名家观展:“看到自己20多年前的手稿,倍感亲切”

“没想到在手稿展中看到自己20多年前的手稿,倍感亲切。”连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名家抵达东湖,在山水秋意间体味笔尖与时光的触感。“这一定是当时收到了精美的笔记本后迫不及待写下的,一晃已经25年了。”著名诗人娜夜驻足在自己的手稿前,细细端详着纸张的质感、笔触的力度,回忆起自己抄录时的心情。她的这份写于1998年3月的手稿上写了一首题为《起风了》的诗作,这是她流传很广的代表作。手稿中写道:“起风了我爱你芦苇/野茫茫的一片//顺着风/在这遥远的地方不需要/思想/只需要芦苇/顺着风、野茫茫的一片/像我们的爱没有内容。”看着满墙的手稿,也带给娜夜新的启发:“以后也要继续用手写的方式创作,收藏好,都是自己珍贵的记忆。”“虽然不是第一次参观手稿展,但每一次都有新的触动。”武汉文学院院长、诗人张执浩流连于展厅之中,他告诉记者,“从手稿中能更直观看到诗人们创作的风格、不同的艺术追求展现,通过字迹感受不同诗人的性情。”1994年,张执浩加入“青春诗会”,至今已近30年,他说:“手稿不仅仅是对时光的记录,还是对青春的记录。”展览上,张执浩写于2003年的《高原上的野花》的手稿也在其中,风格朴素、自然而然。“‘我把毛病献给你,你却给了我长江’,林白的这首诗里充满了对武汉的感情。”在“英雄城市文学先锋”2023武汉文学季举行“游江城写江城——文学名家江城行”活动时,行至手稿展现场,邓一光等人在《致武汉》手稿前吟诵诗作,并回忆起当年在湖北采风、创作的场景,感慨颇多。“手稿保留了创作者当时的印记。特别是参加过青春诗会的很多诗人都是当下中国诗坛上的中坚力量,这次手稿展可以看到他们当年参会时写下的一些诗作,既有文献的研究价值,也有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观展后,中国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著名诗人吉狄马加表示,“通过手稿展,观者能看到这些写作者充满了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艺术追求,还可以看到诗歌和书法结合在一起的特殊风貌。”他希望能够多举办类似的手稿展,并不断扩大规模。



快递服务“春节不打烊”要平衡好各方利益
头条

快递服务“春节不打烊”要平衡好各方利益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随着春节的临近,年货寄递需求持续攀升,不少网友开始关注快递公司的停运时间。目前多家快递企业依旧纷纷宣布“春节不打烊”,确保年货能够安全、准时地送达千家万户。然而,在保障快递服务的同时,快递员和消费者两大群体的权益也不容忽视。 近年来,为满足用户需求,越来越多的快递公司提供“不打 [详情]

不可盲信盲从“网红打卡地”攻略
头条

不可盲信盲从“网红打卡地”攻略

本文转自:人民法院报 一些博主口中声称“小众”“特别”“出片”的“网红打卡地”并非正常旅游景区,缺乏必要的安全保障设施和应急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发生意外事故,务必谨慎辨别、前往。 近日,有媒体报道一男子通过在网络上看到所谓“网红打卡地”攻略介绍的方法,进入南京西站,在攀爬列车车辆时被接触 [详情]

医生、护士、修理工……他们身兼数职、加班加点 “医”路援非600多个日夜,只为救治更多生命
头条

医生、护士、修理工……他们身兼数职、加班加点 “医”路援非600多个日夜,只为救治更多生命

2023年12月2日,在非洲经历了600余个忙碌的日夜,第28批援马里中国医疗队顺利凯旋。作为该批医疗队成员,来自浙江医院骨科(三)副主任赵新华副主任医师和麻醉手术部护士长助理张如新副主任护师,带着马里人和在非同胞的深深谢意和祝福,回到祖国怀抱。 负责所有手术的保障工作 为救治更多非洲患者,他回国前 [详情]

高架道路逆行,严查严处!
头条

高架道路逆行,严查严处!

本文转自:无锡日报 1月10日13时许,江海高架米市门前段,交警支队高架大队铁骑拦下了一辆重型特殊结构罐车,此时,该车正在高架车流中逆向行驶,险象环生!在做好安全防护的情况下,铁骑将该车引导至导流线安全区域,当问起怎么会在快速路上逆行时,驾驶人陈某表示,因为不熟悉路况导致开错了路,又急着想下高架,于 [详情]

污水无人问 社区协调处理
头条

污水无人问 社区协调处理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 晨报讯(通讯员 何佳佳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孔芳芳)近日南湖路一居民向12345反映,13栋某单元住户排污水,和雨水一起流到一楼门头上的U形槽,因槽内排水孔堵住,积臭水又流淌到路面上。物业不管,希望街道社区解决,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