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农商银行以企业文化建设聚“三力”

2023-10-19 12:29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消费日报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农商银行的做大做强,同样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提供强大的发展助推力、团队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

坚定支农支小市场定位,进一步汇聚高质量发展助推力。自1951年原南通县海晏乡创设了苏中地区首家农村信用合作社以来,南通农商银行历经70多年的风雨洗礼,从农村信用社到农村合作银行,再到融合改制为农商银行,总部大楼迁至主城区核心商圈,一路磨砺,一路不凡。老一辈农信人用坚定不移的背包精神和三铁精神,推动农信事业从小到大、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南通农商银行70多年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业务经营和内部管理不断突破、服务能力和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的过程,也是优秀企业文化不断积淀、传承和发扬的过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南通农商银行紧跟党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牢记支农支小、做散做微的使命担当,丰富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契合发展需求的企业文化体系,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提升企业文化软实力,为助推全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和强大动力源泉。

顺应队伍建设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近年来,南通农商银行迎来干部员工队伍新老交替的高峰期。受女职工延迟至55周岁退休政策执行因素影响,2019年末至2023年6月,全行退休人员达203人,同期新招聘员工200人。由于1963年到1973年,我国迎来建国后最大的婴儿潮,每年(除1973年)出生人口都超过2500万,当前将迎来最大规模的退休潮。在现行退休政策下,2023年7月起未来五年(截至2028年6月),全行退休人员预计达244人,占现有人员规模的22.26%(截至2023年6月末,全行共1096人),近四分之一。更多年轻员工加入南通农商银行,必将引发新旧思想碰撞和文化交流。不同年龄段的员工对文化需求不仅体现在量的增长上,更体现在质的多元上。为充分发挥企业文化价值引领和润物无声的作用,南通农商银行进一步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内容上博采众长,在形式上推陈出新,加强与员工的交流交心,以愿景激励员工,以真情温暖员工,以文化凝聚员工。

把握新媒体发展机遇,进一步提高农商品牌影响力。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和推广应用,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新时代,文化传播的方式深刻变革,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让新媒体成为传播企业正面信息、宣传企业文化的助推器。近年来,南通地区兄弟单位积极探索通过新媒体传播载体,提升企业文化影响力。海安、如皋、海门农商银行先后发布文化品牌,并设计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吉祥物形象,着力塑造年轻化、社交化的品牌形象。南通农商银行也将更多借力新媒体,创新企业文化建设思维,以群众喜闻乐见并易于接受的方式,故事化呈现企业文化,多元化融入服务场景,提高品牌认同感、信任度和影响力。(曹亚萍)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