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置顶,浙企怎么干

2023-12-29 05:47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十问十答 | 2024浙江经济展望系列报道之九

科技创新置顶,浙企怎么干

——访巨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仇建平

本报记者 夏丹

科技创新,是个老话题,也应该是个长期置顶的话题。

就在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首次出现在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中。而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创新的力度在加强,创新的广度和深度仍需加强。作为科技创新主体的企业,又会如何“置顶”创新?本报记者就此专访巨星控股集团董事长仇建平。

问:2023年是经济持续承压困难前行的一年,巨星这一年怎么样?

答:根据初步估算,2023年巨星控股集团营收增幅8%,净利润增幅50%,是企业历史上利润最好的一年。可以说,2023年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为什么?我分析营收结构后发现,相较于三年前,我们的海外营收占比从40%进一步提高到55%,也就是我们的海外份额在逆势扩大。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使得巨星制造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增强,越来越多国外消费者认同巨星的产品和品牌。

我举个例子,集团旗下的中策橡胶,目前排名中国第一、全球前九,部分中高端轮胎在欧美国家畅销,这一年里订单都来不及做。我坚信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企业竞争力会越来越强。

这一年,大家都不容易,巨星也不轻松,但困难如时间一样,终将成为过去,努力前行吧,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的明年九项重点任务中,第一项就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聚焦聚力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巨星在创新上有哪些好的实践?

答:到了现如今这个阶段,对于中国制造来说,科技创新必须加码了。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利因素增多,全球经济复苏程度仍不乐观,可以说既有风高浪急,也有暗流汹涌。科技创新制胜,成为穿越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因素之一。

从自身发展来看,参照欧美国家制造业发展历程,中国已经拥有了强大的制造能力,如今正从输出制造能力向输出品牌能力的新阶段跨越,这一跨越,需要强大科技创新力的支撑。

作为一家30年专注制造业的浙江企业,科技创新就像巨星的生命线。

加大科技投入。有足够的枪支弹药,才有打胜仗的可能。科技投入,就是创新的枪支弹药。2023年,巨星控股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0%以上。前不久,我们刚刚宣布未来三年(2024年-2026年)投入100亿元进行科技创新。事实上,产品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围绕主业持续不断创新。这么多年公司始终围绕主业不断创新,把产品做到极致。比如杭叉,从传统叉车、柴油叉车起步,转型新能源叉车、智能无人驾驶叉车到智能仓储物流整体解决方案,今年杭叉AGV和整体物流解决方案营收同比增长150%,在手订单增长200%以上;比如中策橡胶,通过产品技术创新,推出新能源车轮胎,2023年新能源车轮胎营收同比增长80%以上。

瞄准全球开放式创新。开放式创新,一方面是要多出去看看,及时了解行业的技术趋势、前沿动态。2015年,我到德国拜访客户时,发现他们在激光雷达方面已经走在非常前面,而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机器人、杭叉的无人驾驶叉车,转型升级都需要激光雷达技术。由于当时该项技术对中国封锁,回国后我迅速组建了技术公司,专心突破激光雷达技术。如今,我们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突破卡脖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

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巨星科技加速拓展出激光测量工具等智能产品,目前,巨星科技拥有3万多个工具产品,远销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说,全球只要有工具的地方就有我们的产品。

另一方面也要善于借助外力。前几天,巨星科技刚刚在瑞士举行签约仪式,拟并购了瑞士的全球高精度测量品牌TESA,TESA目前是全球前二的μ级高精度测量工具制造商。通过一系列并购,巨星的工具产品将进一步向高端拓展。

这些年,围绕主业不断的海内外并购,使得公司技术实力迅速上了一个台阶。此外,巨星控股集团在中国以外还拥有6个研发中心,始终与全球同步研发。

问:浙江营造更好创新生态,您期盼政府做些什么?巨星又将在创新生态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答:老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创新也需要创新生态,光靠企业单打独斗是远远不够的。

创新生态的营造,离不开政府部门。比如说基础创新,从0到1的突破,这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并引导科技投入。基础创新能力上去了,制造业都将因此受益。

还比如创新人才的大量引留,留住人才,企业是关键,但营造良好的留人氛围,需要政府部门鼎力支持。

同时,期望政府出台合理政策,支持龙头企业引领全球产业链创新,加大力度鼓励企业全球创新,培育出更多世界级一流企业。

当然,企业始终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所谓主体,就应该有主体的责任与担当。

巨星的创新来源很多,例如自主创新,与客户、高校的合作创新,并购国外优质企业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我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创新,不断加大本土中国民族品牌的国际竞争力,让中国制造享誉全球。

一方面,集团旗下的中策橡胶、杭叉集团、巨星科技、新柴股份、国自机器人公司,可以说每一个都是各自行业中的隐形冠军,公司的每一项创新成果都是能够产业化落地的。

另一方面,近年来,巨星控股集团不断并购国内外优质企业和品牌,完善全球产业链、创新链。巨星在创新生态中仍将加快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问:对2024年企业发展形势您有着怎样的预判?下一步如何打算?

答:采访结束后,我就要去隔壁会议室和重要的美国客户代表面对面洽谈2024年的合作计划。客户来了,这释放的是2024年的信号。

正如前面谈到2023年的经历,有危更有机,有压力也有惊喜。我依然坚定地相信,2024年也一定会是历史性的发展机遇。

我们始终要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想要生存,就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问题解决了,订单和市场份额就有了。所以,无论多么困难,一定要保持解决问题的积极心态。对于巨星而言,下一步仍要坚持不懈走科技创新和全球化道路。

多年来,巨星控股集团一直深耕制造业,后续我们也会持续加大集团工具、叉车、轮胎、机器人、柴油发动机五大版块的资本和研发创新投入,把每年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企业自身发展上,让企业更具有竞争力。

同时,仍将持续发挥集团全球化发展的优势,不断完善全球产业布局,加速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目前,公司仍继续在海外寻找细分行业的龙头品牌和企业,凭借资本的优势,并购更多国际优质标的。

另外,集团还将加快国内消费市场产品供给,研发更多适合中国市场的新产品,并为国内消费者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我们将深耕浙江放眼世界,继续做大做强做精主业。未来三年,巨星控股集团将持续加大制造和技术投资力度,投资固定资产100亿元,研发投入100亿元,加快先进制造业生产基地建设,加大技术领先程度。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