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 十年初心不变,让“变老”更有质量和尊严

2023-09-20 06:5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湖晚报

“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关心您”

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 十年初心不变,让“变老”更有质量和尊严

和老人打交道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时间,善待老人犹如父母长辈。

床边的关心和陪伴,温暖着老人的心田,也给予他们战胜病痛的力量。

工作间隙,和老人聊聊家常、听听他们的故事,排解他们的忧愁。

离退休老人的关心慰问已经成为新安的一项优良传统。

以康复为目的的手作班开班以来,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

科室经常组织各类适合老年人的活动,丰富老人们的住院生活。

宽敞明亮的病房环境,让老人住得舒心。

老人们都喜欢这里优美开阔的环境,这也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和休养。

N记者 赵倩 通讯员 姚春燕 □本版图片由浙江新安国际医院提供

新闻连接: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举办嘉兴市首个《老年综合征诊疗进展》培训班

为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综合征的诊疗能力,9月16日,浙江新安国际医院举办了嘉兴市首个《老年综合征诊疗进展》继教班。会议特别邀请到了浙江医院专家、老年科主任陈旭娇教授,湖州三院老年精神科病区主任那万秋及我市老年医学科、重症、护理等领域专家,对老年患者多重疾病、多重用药、营养管理等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吸引了全市120多名医护人员参加。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的背景下,老年医学科——这个专为老年人设立的专科发展愈发成熟,医养结合的模式,让“看病”和“养老”不再成为老人们的烦心事儿。作为嘉兴地区率先开展“医养一体化”业务的特色专科,浙江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走过了10年蝶变之路,秉持“在这里,每个人都会关心您”的服务理念,用专业治疗老年患者疾病,为老年人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用心关注老年患者的精神需求和心理健康,为老人构建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全科”医护 “全人”管理 打造“老年综合征”专业示范病房

随着年龄增长及各器官系统功能的逐渐老化,老年人群的医疗需求不断增大,加之大多数老年人常多病共存,老年综合征这一概念也就应运而生。

“老年医学科并非一个简单的养老所,而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学科。”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张英杰介绍,“一体多病、多病共存是老年人的最大特点,一位老年人同时患有心脑肺多种器官疾病的情况极为常见。这种特点使得老年人疾病复杂,治疗难度极大。这就需要一些医生要有全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能从老年综合征的独特视角来关注老年病人,给他们更多更细致的关爱。这也是我们开设这次老年疾病治疗新进展继教班,互相交流不断探索的初心。”

建科10年,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已发展为一个集诊疗、护理、康复、预防、老年照护为一体的临床综合性科室。科室团队目前拥有60余名专业医护人员,全力满足老年人多种疾病、多重用药等诊治与护理需求。

为实现老年病的精准医疗,科室多年来潜心研究,运用专科专病等技术,着力开展各项老年急慢性疾病诊治及老年综合评估技术,在老年心血管、呼吸、消化、内分泌、泌尿、神经系统等多种老年疾病及老年综合征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团队以“全人”管理为理念,从老年病的专业视角,除关注老年疾病之外,也注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让老年人更有尊严有质量地活着。针对老年病中的两大难题:老年认知和老年营养问题,科室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于今年1月,顺利通过了全国老年医院联盟组织的老年营养示范病房评审验收,成功挂牌“老年营养示范病房”;在神经内科老年科的牵头下,“老年认知障碍诊疗中心”也在积极创建中。

在张英杰看来,老年病科是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评价和管理,将患者身上的多种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再为其提供所需的医疗治疗与护理,以最大限度保留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临床学科,需要新安老年科团队孜孜不倦的学习再学习。

医疗上如此,护理上也是如此。“我们的护士必须具备‘知识面要广、实操能力要强’的专业素养。”新安老年医学科科护士长张艳这样表示。老年人的基础护理多、病情变化快、护理难度大,每隔一段时间科室护理团队就会组织护理安全知识培训,例如管道管理、压疮管理、跌倒管理等,避免发生安全隐患。今年,老年科深入推进“床旁护理”,深化全责护理模式,每一位患者都有专属护士,负责病人护理、家属沟通、健康宣教等工作,得到了老年患者的好评。

除了发挥医疗、护理的专业优势,新安国际医院老年科也用专业和大爱来反哺生命最后的旅程。多年来,科室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安宁疗护发展和事业要求的素质和能力,帮助更多老人走过充满爱与尊严的人生。

“总之,我们会从老年医学的角度出发,全面关注老人的疾病状况、营养情况、精神诉求、心理情绪等,制定科学规范的治疗目标及连续性的照护计划,完整建立老年患者健康保障体系,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张英杰总结道。

三级综合性医院全科优势、畅通急救流程 构建生命安全屏障

94岁高龄的费爷爷长期卧床,结肠癌术后,一直因吞咽困难而以服用肠内营养粉为主,今年5月,费爷爷进食后突发气急,伴有氧饱和度下降,老年科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患者吸痰,吸出营养液大约50毫升,由于患者出现心率下降至38次/分,还给予其球囊辅助通气等急救措施。

与此同时,老年科第一时间通知医院的RRT小组(医疗应急快速反应小组)进行抢救,经过及时施救,费爷爷捡回了一条命,并在抗感染治疗后逐渐恢复。

像这样挽救老人生命于旦夕的场景,在新安国际医院老年科并不罕见。“因为老年人发生危险随时随地,心梗、卒中、骨折、肠梗阻、误吸等等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危急症,有半点耽搁都可能再也无法挽回。如果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家里,即便家人再孝顺,也很难做到及时发现、专业判断、及时施救。”张英杰补充道,“但老年科依托医院的快速急救系统和绿色通道以及多学科诊疗模式,能够第一时间安排院内会诊、抢救,最大限度保障老人们的安全。”

据悉,这支由急诊科、重症医学科以及医疗、护理、行政总值班等成员组成的RRT小组,整合了全院最优质的急救资源,为院内各个临床专科服务,24小时值班值守,10分钟内到达现场,为病情危急的重症患者实施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高级生命支持、护送转运等急救措施,给予患者及时救治,从而提高生存率。

“医院所有的科室尤其是与老年疾病相关性更强的神经内科、心内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营养科等等,全方位为老年科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这是我们老年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张英杰说。

因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86岁的倪奶奶已经血透5年以上。同时,因患有小肠毛细血管扩张症,倪奶奶不仅长期贫血,需要多次间断地进行输血治疗,还因该疾病导致其饮食多为无渣半流质,出现了营养不良地状况。今年4月,倪奶奶不慎跌倒,导致股骨颈骨折。

经过老年科的综合评估、骨科的专科评估、肾内科以及血透室的血透评估以及ICU的重症保障,倪奶奶进行了股骨颈置换术,手术时间只有1.5小时,且术后在ICU仅仅2天便转入普通病房进行康复。后期,从倪奶奶的整体病情出发,老年科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营养管理、多重用药、康复评估以及术后心理干预等,目前,老人家恢复良好,已经能正常行走。

“老年科医生是全科医生,对于老年基础疾病管理和日常护理,我们是专业的。而一旦出现突发疾病尤其是需要手术治疗时,各科室就会‘协同作战’,共同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张英杰说。

作为一家大型三级综合性医院,新安国际医院专科建设齐全。经过十多年磨砺,医院建立起了一支“患者至上、团结协作、技术精湛”的千人医疗队伍,除了在骨科、大外科、急诊医学科等取得显著成绩外,在消化内科、肾病学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领域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的建设形成了成熟且高效的新安急救模式。可以说,医院强大的综合实力,为老人们筑起了可靠、放心的安全屏障。

舒适环境 友善人文 打造“比家更安心”的老年病房

过去,新安老年科3个病区,220张床位,仍然供不应求。今年9月1日,医院的新增病区投入使用,再次增设60张床位。

“一床难求”的秘密,科护士长张艳认为除了治疗上的专业,还有人文服务。作为省级绿色医院,新安国际医院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在它的健康主题公园里常有老人患者在身体状况允许下在这里康复锻炼、散步,在纳凉亭小憩;在天气很好的傍晚,护工阿姨会推着轮椅上的老人患者来到住院楼下感觉阳光的温暖。“这儿空气好,饭菜香,有伴玩,就像住在花园里!”正在新安老年科治疗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张爷爷逢人就夸。

更多时候,团队医护人员会想尽各种办法来缓解老人住院的寂寞。剪纸、折纸花、绣香囊,描彩画等等以康复为目的的手作班开班以来,深受老年患者的欢迎。“手工作业可以训练手眼协调性,制作的同时我们还会带领大家讨论节日的由来、回忆以往的趣事、边做边给他们鼓励等等,这个过程就包含了怀旧疗法、认知训练、认可疗法、社会心理治疗等非药物治疗手段。”张艳补充道。此外团队还会举办特别关爱主题活动,办晚会,唱红歌,拍婚纱照……老人们总是积极参与、乐在其中。

很多住在老年科里的耄耋老人,都曾是嘉兴各行各业的先行者。年轻时,他们满腔热血,为社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年老后,却耳聋眼花,腿脚不便,这其中的心理落差可想而知。张艳说;“新安要做的,不仅要改善他们的病情,更要关注老人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和爱护,甚至为他们创造‘被需要’感,让他们依然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离休老干部庄爷爷在老年科被授予了一个新身份——病区楼长。从此,爷爷从无所事事的失落里找到了快乐。若发现哪位老伙伴今天情绪不佳,他总会悄声提醒护士多加关注,哪个房间存在不便或隐患,他也会积极热心地联系医护人员。

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李爷爷受医院党委邀请,给全院所有支部书记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借助医院党建联建平台,暑假期间孩子们也来到老年科,接受这位抗战老兵带来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新安老年科,这样“被看见”“被需要”“被尊敬”“被惦记”的事例还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会变老,如果我们的用心付出,能够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宽慰他们的内心,让老年人感到被需要,而不仅仅是被照顾,一切就是值得的。”张艳感慨。

2021年,新安老年医学科创建“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通过嘉兴市卫健委认定。这背后是团队始终贯彻“在这里,每个人都关心你”的服务理念,将优质人文关怀融入点滴日常,体贴地照顾老人的特殊需求,为老人打造安全、健康、舒适、温馨的家。

得知一位肿瘤晚期的老奶奶生日快到了,护士长特意买了鲜花和蛋糕给老人庆生,温馨的生日氛围中,儿子向妈妈倾诉心声,这让老奶奶感动不已。“你们太有心了,对我和母亲来说,都没有遗憾了。”老人儿子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医务人员的感激。

在老年科的“安宁疗护病房”,类似的故事时常上演。安宁疗护使垂危病人在人生旅途的最后阶段减轻痛苦、得到舒适的照顾,追求生命的安详与尊严,给家属以慰藉。

10年静水深流,10年润物无声,一路走来新安老年医学科始终站在患者角度治疗、护理、宽慰、陪伴。

80岁的李奶奶,她说:“医生态度特别好,有问有答,不光是给我们治疗,主要还是给我们做心理建设,鼓励我们。老年科组织的活动很丰富,经常给我们健康讲座、带我们做手工、文艺表演等等,虽然我是来医院看病的,但我也感觉很开心。”

86岁的邱爷爷说:“这里医生护士都很关心、照顾我,每天早晚查房,我身体有什么不舒服马上就能得到解决,我感觉很安心、很温暖。”

正如这些可爱老人的肺腑之言,这是一场新安老年医学科和患者间的“双向奔赴”。

体现个性和专业的医疗方案,基于平等和尊重的医患沟通,彰显关怀和温暖的照护服务,换来的是老年人的认可和满意——“这里比家还安心”,是这些老人最真挚的心声,也是新安国际医院老年医学科收获的最高荣誉。



开化: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
头条

开化:为野生动物开辟迁徙通道

“这是我们首次为鸟类建落脚地,未来还会有更多类似尝试。”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苏庄执法所副所长武克壮日前对开化古田山小微生态湿地修复项目进行实地调查。他欣喜地发现,最近,这一带的白颈长尾雉、白鹇等野生保护动物明显多了起来。 古田山小微生态湿地由38亩废弃旱田改造而来。修缮田埂、引入水源、撒下稻种,放入 [详情]

这个朗读唐诗的小女孩,一年多前才第一次听见声音
头条

这个朗读唐诗的小女孩,一年多前才第一次听见声音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陈倩视频剪辑陈倩通讯员白丽莎00:07“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9月23日,在武汉洪山广场电信营业厅,9岁的小文婕朗读着唐诗《古朗月行》。虽然她的读音还不是特别清晰,但现场还是有很多观众向她竖起了大拇指表示鼓励。这个9岁的小女孩,去年才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一年多前,她 [详情]

武汉经开区发布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头条

武汉经开区发布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姚岗通讯员张隽蒋秋雨9月22日,武汉经开区出台《武汉经开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将锚定四大发展目标,落实六大主要任务,加快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发展,提升经开区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推动汽 [详情]

淄博博山一群众及时偿还救助金 救人又暖心_中国山东网_淄博
头条

淄博博山一群众及时偿还救助金 救人又暖心_中国山东网_淄博

中国山东网-感知山东9月25日讯 近日,一名群众来到淄博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博山大队事故处理科救助办,从包里拿出一张银行转账回单向工作人员说到:“您好,救助金我已经还清了,谢谢咱们救助办,当时给了我们救命钱,现在我还清了,能让这笔钱帮助更多的人了。” 去年,刘先生的家人发生了道路交通事故,但是面对高 [详情]

战斗队形演练、匕首操展示,这样的开学典礼,太牛啦!
头条

战斗队形演练、匕首操展示,这样的开学典礼,太牛啦!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陈倩视频剪辑陈倩通讯员王保石00:079月22日下午,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在南区运动场隆重举行2023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表彰大会,5726名新生迎来属于自己的仪式感。 开学典礼现场全体新生进行军训成果展示,各学院方阵响亮的口号响彻武交院上空。两架无 [详情]

武汉东西湖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银湖”正式亮相
头条

武汉东西湖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银湖”正式亮相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孙婷婷通讯员李佳陈明摄影记者黄士峰9月23日上午,武汉市东西湖区举办“庆丰收促和美”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博士工作站十年成果展活动,现场面向公众公布了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金银湖”,这也是该品牌第一次正式亮相。 武汉市东西湖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