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二代”出海记——跨境电商助力潮州陶瓷开新局

2023-09-26 12:04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杨昕怡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后,广东潮州陶瓷厂一夜遍地。在潮安区,何佳阳家的东阳陶瓷厂附近2公里范围内,生长着近40家做陶瓷生意的店面、厂子。它们大多从家庭作坊起步,靠薄利多销快速发展。

近年来,传统外贸式微,订单因全球经济而低迷,工厂关停了一批;大多数代工厂虽韧劲十足,但长期处于产业链底端,没有挺直腰板说话的底气。

“潮州陶瓷擅长复杂工艺以及个性化生产,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但为什么我们的工厂只能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下端?”赴法学习国际贸易谈判时,东阳陶瓷总经理何佳阳一直对父母苦心经营的工厂被“微笑曲线”压着摩擦而忿忿不平。拿起接力棒时,她没有选择从工厂做起,而是从跨境入手,立志让自家工厂真正“微笑”。

从第一款陶瓷保温杯意外“爆单”,到如今日销5000单、跃升平台垂类榜一,在多多跨境的尝试让何佳阳带领的工厂踏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仅在沉淀多年的欧美市场继续保持优势,而且顺利连接中东等新市场。

“我们一直想做品牌,只是以前的成本与门槛都太高。如今,多多跨境解决了物流、营销两大最主要的跨境难题,为我们节省了足够的精力和资金,让我们有机会尝试打造自主品牌。”何佳阳说。

图为潮州“厂二代”何佳阳,她手中拿的是目前在多多跨境热销的“胖胖杯”。张建摄

老工厂“枯木逢春”

在成为多多跨境的垂类销冠之前,一家被众多同行包围的陶瓷工厂没能逃过被卖身的命运。前厂长在疫情冲击下丢失了大批外贸订单,“自觉无力经营,孩子又不愿接手”。于是,厂子在去年被何家接手。

这位前厂长与何佳阳父母同龄。这代潮汕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纷纷下海,紧抓时代红利,买地开厂。自何佳阳记事起,附近工业园区不乏前来考察的外国人,一个月能见不下三四个。这些异国面孔与这个岭南小城结缘于各大展会——参展,是“厂一代”们获取外贸订单的主要途径之一。

如今,传统渠道正在逐渐失灵。“现在参展拿订单不容易。”何佳阳解释,“逛展的一般都是拥有稳定供应商的老外贸人,只是去展会上看看有什么新产品。”

当地很多陶瓷厂受困于成本、市场、用工等压力,日子过得紧张。盼不来订单,生产线又耗着钱,疫情让一些工厂被迫关停、转让。“我们以前一直保持每年20%-30%的销售增长,可近几年,传统渠道没有增长。如果我没回来接手,可能父母也会把厂子关了。”

图为潮州东阳陶瓷厂房,工人多是跟随何佳阳父母一同创业的“老师傅”。张建摄

2019年,留法归国的何佳阳在深圳一家互联网大厂实习。她发现,深圳街头的地铁广告牌、银行宣传页甚至是出租车师傅的闲聊,都关乎跨境电商,“整个深圳都在告诉你,做跨境吧!”

从深圳这个观察商业动向的前沿窗口望去,何佳阳看到的不只是无限的商机,还有身后停滞不前的老家工厂。早在10年前,何父何母就尝试过跨境电商,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他们不熟悉跨境生意所需技能,不懂如何做平台运营,也没有专门调研国外市场,只是简单推一些基本款,必然吸引不到客户。”去年10月,何佳阳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接受了多多跨境的邀约,曾担心因货值高而不好卖的充电保温杯在上架后火速热卖,仅一个月后就做到了日均破百单。传统外贸中,“一个月3000个杯子”是陶瓷行业的中型订单,在当下行情中已属不易。一场开门红足以让何佳阳信心大增。

何家工厂的出海故事并非孤例。在国内星罗棋布的优质产业带中,多多跨境让不少沉寂的工厂再度站到舞台中央,通过极具潜力的新渠道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的魅力。

转型电商,学习“捕风追光”

曾经,潮州不少陶瓷工厂只要抓牢几个大客户就可以轻松地年销售额过亿,如今行业环境已然逆转。

“很多传统外贸客户不关心工厂的设计、生产及服务能力,只关心成本。”多年来目睹父母与大客户在订单谈判上的忍让,何佳阳从进入公司的第一天就希望将工厂从价格内卷的窠臼中解脱,让工厂跑步加入个性化生产的行列。

何佳阳认为,传统的外贸批发订单,越接近甲方客户,谈判难度越大,因为,大品牌需要新鲜创意,而工厂并不擅长;而若转向台湾、香港等外贸公司,中间环节长,留给厂家的利润微薄。“相比批发,零售的利率及发展空间更大。”

然而,转型零售对于做惯了大订单“命题作业”的代工厂而言却可能是一道“送命题”。何佳阳发现,有些跨境电商平台本质上依然让工厂扮演批发代工的角色,此外还需要考虑运营、物流成本,不但要在海外多地建站点,而且“货船运到海外仓就要近1个月,时间一长,畅销变滞销怎么办?”

多多跨境的“全托管”模式解决了何佳阳的担忧。所谓全托管模式,即厂商只需将货发到多多跨境指定的国内仓库,其它像网站引流、跨境物流、法律服务等工作均由平台负责。

图为产品从工厂发往多多跨境位于广东的仓库后,通过空运发往全球。张建摄

“目前是直接绑定物流单,我可以看到每批产品的入仓时间,心里也更有底了。”何佳阳选择了多多跨境广州仓进行全托管。

现在,何佳阳有了“一键卖全球”的机会。目前,多多跨境已深入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及大洋洲等,每天出口包裹量超过30万个,日均货重达500吨左右。

如今,何佳阳把更多精力放在研究消费者的心思上,“海外市场的流行趋势就像一阵风一束光,我特别想抓住最火的那个”。何佳阳说,买手经常会和她交流海外市场的最新动向、提供新品开发建议;海量的用户评论也反向推动了生产端的微创新。“我们看到有消费者在评论区晒出花瓶搭配干花的图片,广受好评。于是,我们就按图索骥,向云南花厂定制干花,与花瓶进行组合销售,结果复购率大幅提升。”她说。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

不同于老一辈的外贸人,何佳阳这样的年轻一辈放不下心中的品牌梦,“从长期发展角度来看,工厂不能一味重复贴牌代工,品牌化是工厂拓宽护城河的必经之路”。她在多多跨境上开设了一个品牌店。

自2022年9月起,多多出海扶持计划的专项团队先后深入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国内100个优质产业带,全面推动制造业企业出海开拓市场,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该计划首期打造100个出海品牌,扶持10000家制造企业直连海外市场。

何佳阳预计,到今年年末,东阳陶瓷在跨境电商上能完成2000万元的销售目标,为工厂销售额带来约30%的增长。

何佳阳的跨境电商团队,从1个实习生迅速扩大到现在20余人,“正在优化细分运营、跟单发货、零配件采购等各环节的人手分配,打算再购入一个新仓库。”。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