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残志坚的山里人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寻常巷陌
身残志坚的山里人人民医院住院部今早住进来一位病友,双脚严重畸形萎缩,两边膝盖用胶皮包住,跪着一拖一拖地走路。
下午没人时我和他聊天,他说他姓杜,是河池市凤山县金牙乡人,说着一口夹壮的桂柳话。他的双脚先天残疾,如小儿麻痹症一样小且翻,不能站立,只能跪着或爬着走路。
今年56岁的老杜很健谈,紫红色的脸颊上写满了沧桑。无聊时,老杜跟我聊起了他的故事。
老杜说,别看他双腿残疾,意志却很坚强,用旧篮球皮包在膝盖上,奋力地拖走,速度还比一般人快;爬山时手腿并用,干起活来与健全的人相比毫不逊色。他说,30多年前他娶了一个也有点残疾的女人为妻,家里虽然很穷,但夫妻俩却齐心合力、勤勤恳恳、起早贪黑。他们在自家承包的坡地上种了玉米杂粮,山上种了杉树和茶树,不仅养有黑山羊,还有猪、鸡等。先后生下4个儿女,日子过得虽然艰难但很有希望。儿女们都很懂事,放学回来都勤快地帮家里干活。新世纪以来,国家的扶贫惠农政策落实了,他们一家都领到了国家的低保补贴。幸运的是,儿女们个个都健康长大,对老杜夫妻也十分孝顺。大女儿嫁给了一个凤山老乡,在南宁市的车行当修车师傅,买了车并有了外孙。儿子和二女儿在南宁市某小区里开了一个早餐店,生意还不错。
这几年,老杜的黑山羊发展到了30多只,老婆除了养几头猪,还养了一匹母马,自留山种了上千棵茶树和杉树。老杜平日里经常爬着上山去放羊,护理茶树等农活,老婆则护理玉米和养猪。老杜还会开电动三轮车运肥料、饲料,圩日拉农产品到街上去卖,可以换取些其他物品。玉米做饲料喂猪和鸡,每年卖羊可收获1万多元。前两年母马先后下了两匹小马崽,去年卖了一匹小马获得5000元。油茶果收获了,榨得100多斤茶油,获得约2000元。
一家人的日子眼看越过越好,不料去年8月份的一天,老杜上山放羊时不小心从山崖上摔了下来,被石头和树枝割伤了脸,嘴巴与颌面被撕开了一道几寸长的大口子。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女婿开车回家把老杜从凤山县接到南宁市人民医院做了缝合手术,颌骨里还嵌入一块不锈钢板,虽说破相了,总算是保住了一条命,治好了还照样能干活。治伤医疗费总共花了3万多元,由于国家对贫困山区的医疗保险有倾斜政策,老杜能报销一大半,不会因病返贫。
这次因为伤口有炎症,女婿特地赶回去带他来医院复查并治疗。老杜上过小学,智能手机也会用,和亲友们打电话,或看视频刷抖音都在行。
晚上,老杜的儿子和女儿送饭来,儿子穿着新的休闲夹克服,看上去很精神,是个好小伙。女儿眉清目秀,穿一身花格冬装,看起来很时尚。老杜一边吃着可口的饭菜一边和儿女们开心地聊天。饭后,又和老婆及小女儿手机视频。他告诉家人,今天医生已经看过伤口,说颌骨的固定钢板有些松动移位,等明天处理好,治疗几天就好了,让她们别担心。临走前,二女儿把老杜的衣服打包回去洗,还一面叮嘱他注意休息。老杜乐呵呵地点头答应着!
看到他们一家子的境况,真为他们庆幸。钦佩老杜身残志坚的拼搏精神,也感怀国家的扶贫惠农好政策,让像老杜这样的人有了生活的盼头和希望!
班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