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绘画│仕女添眉古镜中,柳塘沙门苦寻句
来源:极目新闻1.《玄沙接物利生图》
▲宋佚名《玄沙接物利生图》纵103.8厘米 横45.9厘米 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藏《玄沙接物利生图》是一幅取材于唐末高僧玄沙师备的作品。图中玄沙师备端坐椅上,神色和蔼睿智;其对面的禅师叉手站立,神色恭敬,问答间似有机锋显现;此图笔法凝练,人物情态刻画生动,意涵丰富,是一件精妙的禅画作品。2.《柳塘寻句图》
▲宋佚名《柳塘寻句图》纵23.8厘米 横25.1厘米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藏《柳塘寻句图》描绘了绿柳如烟的时节,高士放舟山水的情境。画面笔墨、设色清丽雅致,富于诗意,具北宋赵令穰的风格。观者可以从中饱览春光,也可以从中思索关于杨柳的文化意蕴,是一幅能够带给观者审美体验的佳作。3.《靓妆仕女图》
▲宋苏汉臣《靓妆仕女图》纵25.2厘米 横25.7厘米 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藏《靓妆仕女图》笔墨细丽,用色柔美,为典型“得闺阁之态”的仕女画。画中对镜梳妆的女子眉间疏朗、双目细长,神情娴静淡然、若有所思。其身后一名侍女躬身而立,目光与梳妆女子在镜中交汇。除铜镜外,案上摆放着妆奁等物,瓶中盛开的水仙,焚香用的博山炉更增添几分闲雅,营造出一派精致华美却又落寞感伤的闺阁景象。4.《蚕织图》
▲宋佚名《蚕织图》
▲宋佚名《蚕织图》纵27.5厘米 横513厘米 黑龙江省博物馆藏《蚕织图》据考证是南宋宫廷画家依据楼璹的《耕织图》之蚕桑部分临摹而来,画中场景说明乃宋高宗的皇后吴氏所书。全卷描绘了“腊月浴蚕”“清明日暖种”等养蚕过程,以及后续的“络垛、纺绩”“做纬、织作”等缫丝织帛过程,共计24个场景,将中国古代养蚕缫丝的详细过程展现得生动形象,同时也记录了当时的蚕桑机械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此图被“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专家徐邦达、刘九庵等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并获“文物一级甲品之最,视国宝而无愧,垂青史而不逊”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