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祖国心脏” 服务八方游客

2024-01-23 06:4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人民公安报

守护“祖国心脏” 服务八方游客

记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巡警二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李春

开栏的话

“最美”身影,映照初心、彰显力量。日前,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旨在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激励广大公安民警学习先进、崇尚先进、争当先进,忠实履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幸福和安宁的神圣职责,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公安力量。即日起,本报推出“2023‘最美基层民警风采’”栏目,集中刊发获奖民警的先进事迹,敬请关注。

□本报记者 张诗淇

“大家把背包尽量挂到胸前,确保在自己视线内;不要拥挤,照顾好身边的老人、孩子……”凌晨时分,天安门广场外聚集了大量准备进入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的游客,北京市公安局天安门地区分局巡警二大队综合中队中队长李春和同事在安检口重复着这些安全提示,引导群众有序进入广场。一次升旗勤务下来,李春的嗓子哑了,脚也肿了。

从警近10年,守护天安门、守护八方游客、守护人民警察的荣誉,这些职责已深深刻入李春的心中,融入她的一言一行。

日前,中宣部、公安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3“最美基层民警”先进事迹,李春榜上有名。

如一块砖甘于坚守奉献

天安门广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每天都有许多游客到这里打卡。李春将自己的心与广场、与来到“祖国心脏”的游客紧紧连在一起,用对党忠诚的信念、全心全意的付出、日复一日的坚守、创新为民的奉献,展现新时代人民警察的风采。

“不觉得苦,只有骄傲。”一次值守结束后,李春对记者说,“我就像天安门广场上的一块块方砖,看似平平无奇,甚至不会有人注意到,但却构成了雄伟壮阔的广场。”

似一团火情暖八方游客

2016年7月的一天,李春在安检棚内捡到一张学生证。暑期,很多外地学生到北京游学,学生证丢失后会带来各种不便,她赶紧寻找失主。

李春发动身边毕业于这所大学的同事和高中同学,借助校友群发布寻人信息,同时私信了学校微博。一个半小时后,学校微博回复消息,终于联系上了丢失学生证的大学生。

酒店房卡、美容卡、外卖订单、读者证、手机维修单、各种收据……在此后的工作中,李春尽可能在捡到的遗失物品中搜寻线索,通过社会力量辗转联系失主。2017年3月,为寻找一名丢失钱包的游客,李春先通过钱包里的读者证与当地图书馆取得联系。发现失主联系方式无效后,她又通过钱包里的外卖点餐卡加了一名汉堡店店主的微信。几经周折,店主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初心凝聚力量,温暖光耀人心。李春就像一团发光发热的火焰,感染着身边的同事,让炽热的初心和真挚的情怀汇聚起来,把光和热传递给更多的人。

李春不断解锁新技能,用爱绘制地图:点开她手机上的快递小程序,邮寄地址遍布全国各地,绝大多数失主不知道李春的名字和身份。

播一粒种结出累累硕果

2017年,天安门地区分局决定设立李春为民服务站。李春为民服务站有50余名民警,在做好日常执勤执法工作的同时,为群众提供查找走失人员、失物寻找寄还、旅游信息咨询、紧急救援救助、安全知识宣传等服务。

2021年国庆节,由李春担任负责人的为民服务车开进天安门广场。这是天安门地区分局充分考虑群众需求,在李春为民服务站的基础上创新推出的便民服务举措。

为民服务车上配备了可供休息的座椅、饮用水和急救用品,还设有临时母婴室,并增设尿布台,车内还有儿童读物;车外专门张贴每日更新的升降旗时刻表,李春带领的“巾帼服务队”全天候服务群众……

将汗水播撒在广场,用坚守筑起防线,把美好送给游客,向世界展示中国。又一个黎明到来,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李春站在人群外,面向国旗庄严敬礼:“为了这份期待和滚烫的爱,我要奋力前行,为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新时代贡献力量!”

(本报北京1月22日电)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