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鹤股份为子公司提供4.5亿担保 对外担保总额76.34亿

2023-09-26 14:09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6日讯 仙鹤股份(603733.SH)于昨日晚间披露关于为全资子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公司本次为广西仙鹤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仙鹤”)担保的金额为450,000万元,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为广西仙鹤实际提供的担保余额为人民币550,000万元。广西仙鹤为仙鹤股份全资子公司。

公告显示,仙鹤股份全资子公司广西仙鹤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衢州衢江支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衢江支行”)、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来宾分行(以下简称“工商银行来宾分行”)、中国进出口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以下简称“进出口银行广西分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杭州分行(以下简称“民生银行杭州分行”)、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衢州分行(以下简称“招商银行衢州分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衢州支行(以下简称“浦发银行衢州支行”)签订了《固定资产银团贷款合同》,用于广西三江口新区高性能纸基新材料项目(一期)的建设。近日,公司与工商银行衢江支行、工商银行来宾分行、进出口银行广西分行、民生银行杭州分行、招商银行衢州分行、浦发银行衢州支行签署了《银团贷款保证合同》,为广西仙鹤提供金额为人民币450,000万元的最高额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经2022年12月28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和2023年1月13日召开的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分别审议通过《关于公司新增对外担保额度的议案》。本次担保金额在公司股东大会授权的担保额度范围内,无须再次履行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审议程序,由公司董事长对该担保事项进行签批及签署相关担保文件。

本次提供担保的对象广西仙鹤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拥有被担保方的控制权,且公司能够对其业务、财务、资金管理等方面实施全面有效的风险控制。公司已审慎判断被担保方偿还债务的能力,且本次担保符合公司投资项目建设和发展需要,有利于其稳健经营和长远发展,不会影响公司股东利益,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及子公司累计实际发生的对外担保总额为763,400万元,其中,公司为全资子公司实际担保总额为763,400万元,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110.45%。截至公告披露日,公司无逾期对外担保的情形。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