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残疾人日|对话八位重庆残疾人 倾听他们励志“心语”
12月3日是第32个“国际残疾人日”。在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广大残疾人以梦想为伴、与时代同行,用顽强奋斗把一个个美好梦想变成现实,在逆境向前中绽放自己的光彩,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他们,也是8500万名追梦者。
上游新闻记者对话八位重庆残疾人,倾听他们励志向上、锐意进取的“心语”。
右耳失聪的百万微博达人唐吉
“心语”:要保持热爱,要有直面一切的勇气
写脚本、策划开会、拍摄、总结......
11月中旬从西北辗转昆明回到重庆之后,唐吉就开启了“早八晚九”的忙碌工作节奏,这也是她365天中平常的工作日。
世界旅游形象小姐、知名旅游博主、电商公司运营总监......这个外形出众,镜头前收放自如的“95”后女孩,在小学毕业那年,因一场大病致双耳听力下降,右耳失聪。
2016年,是唐吉重要转折点的一年。踏出校园、走向社会,唐吉一边接广告、兼职模特,一边学习写脚本、做传媒相关工作。第二年,她拿下“世界旅游形象小姐中国总决赛组委会特别大奖”。
不仅如此,唐吉在微博上专注推荐旅游景点、文旅场景等,比较贴合现代人娱乐旅游习惯,深受大众好评,特别受年轻人青睐,2020年已获百万粉丝关注点赞。
唐吉说,听力问题曾带给她很多苦恼,但无论怎样,都要保持热爱,有直面一切的勇气。
为残疾人开店的倪云海
“心语”:让他们拥有和普通人一样的待遇和尊重
“来吃羊肉粉,残疾人朋友免费吃。”最近这几天,40岁的倪云海总在店门口热情地招呼着顾客,而对于残疾人顾客,则直接免单。
除了给残疾人朋友吃羊肉粉免单,更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倪云海在重庆开的这家羊肉粉馆所招聘的每一名员工,也都是残疾人。而倪云海这样做的初衷,也正是因为倪云海本身就是一名三级肢体残疾人,“我深知残疾人找工作的艰难,能帮一点是一点。”
倪云海认为,残疾人由于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在就业的过程中,通常并不具备优势。
接下来,倪云海说自己的目标就是积极为更多残疾人解决就业问题,面向残疾人深入挖掘人才岗位,让残疾人可以获得平等的待遇和尊重。
传授村民致富“密码”的盲人张国象
“心语”:明年要带领村里更多残疾人共同致富
“明年,还要多多种植黄蜀葵,让大家都能够种植这种轻体力活的经济作物。”最近,重庆市丰都县栗子乡建龙村的张国象在田里忙碌的同时,又规划起了明年如何发动村民共同致富。
虽然今年已经60岁,但张国象不仅仅是丰都县艰创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创始人,还是先天性一级视力残疾。
今年,张国象和妻子种植了20几亩南瓜,南瓜获得大丰收,还带动村民种植了黄蜀葵,并且完成丰收,每亩产量达到4000多斤,亩产收入4000多元。
在丰都湛普镇和包鸾镇,张国象将茯苓菌包分发给当地残疾农户,让他们根据利用当地的便利资源,栽种茯苓。在菌种场里,张国象也尽量招聘残疾人到厂里打工,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改善家里的生活。
圆梦清华的“00”后失聪女孩李尧
“心语”:未来想做妈妈的避风港
生命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哪怕我的世界没有声音……
1岁时被按下“静音键”,3岁时才会发第一个音,开局即“困难模式”,路途皆是坎坷。这样的“你”,选择了用坚韧抵抗年少命运的不公,用画笔描绘青春追梦的模样,一路向阳,圆梦清华。
2岁半,李尧开始戴人工耳蜗,那会儿正是学语言的关键时期,为了让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样开口说话,作为母亲,李尧的妈妈为女儿倾尽全力,陪着孩子接受言语康复训练,北京、重庆两地跑,甚至放下了手里的工作,她说:“工作以后可以再找,但娃儿成长的关键时期等不得。”
2021年7月,李尧以文化成绩601分、专业成绩55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录取。
李尧说:“冬天来了,以前都是妈妈保护我,而未来,希望这样的温暖是互相的,做彼此的避风港。”
60年与陶艺相伴的刘吉芬
“心语”:守护荣昌陶窑火不熄灭
今年73岁,60多年与陶艺相伴,执着一件事。这就是刘吉芬,来自荣昌的工艺美术大师。
幼年的一次意外,让刘吉芬成为听障人士。13岁时,刘吉芬开始学习陶艺,60年来,他精通荣昌陶全套30余道制作工艺,其作品荣获“百花杯”、“金凤凰”、“大地奖”等国家级、省级奖项共计30余项。
刘吉芬热心荣昌陶传承,先后被重大、川美、南开中学等20余所大中专院校聘为陶艺导师,教学授课5000余名学生。
从业以来,刘吉芬带徒共260余人,有老师、大学生、陶艺爱好者、听力残疾人,甚至也会有同行从业者,如今,刘吉芬的徒弟们已成为荣昌陶器行业的技术中坚力量,为荣昌陶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用左手书写多彩人生的乡村教师石文平
“心语”:能多教一点是一点,还能和孩子们在一起
“景、影是古今字,这里的意思是‘影’,因此应读ying三声。”“背错了哦,入海流,不是流入海。”
开州区关面乡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石文平是孩子们眼中最好的榜样,是指明前方道路的灯塔。27年前因一场大病,石文平成为右肢偏瘫的残疾人,但他没有被现实击垮,凭着坚强的意志,从一笔一画开始练习,用左手写出漂亮的粉笔字,拖着残臂一直坚守山区讲台。
班上的孩子多半是留守儿童,石文平既是班主任,也是孩子们的“爹”和“娘”,20余年来,他不断学习与授业,不停奔走在学生中间,心理辅导、生活指导、教书授课……为乡村的孩子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难题。
为什么选择扎根乡村20多年,在石文平心里,能多教一点是一点,还能和孩子们在一起。
打“硬地滚球”的国家队队长严治强
“心语”:要继续超越自己,争取再为中国拿一枚金牌
小时候,由于因先天性脑瘫,严治强无法进入普通学校和同龄人一起学习,于是在2004年,重庆北碚残联发布消息招收残疾人,严治强参加到硬地滚球项目中,最多的时候,严治强把自己泡在训练场超过8小时。
2006年,严治强凭借自己的技术,担任了这个项目的国家队队长。2006年、2007年,先后在全国硬地滚球锦标赛和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两次独揽硬地滚球项目个人赛和团体赛两枚金牌。在2012年伦敦残奥会,他获得了中国代表团硬地滚球团体和个人项目两枚银牌。
严治强创造了中国硬地滚球队历史最好成绩,也是重庆人,包括残疾人也含健全人,在奥运会、残奥会这种公认的国际顶级赛事中唯一获得两枚银牌的选手。
2021年10月份,严治强获得了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硬地滚球的冠军,不断刷新自己的纪录,走着自己的那条路。
严治强说,要继续超越自己,争取再为中国拿一枚金牌!
一路追求医学事业的95后医生唐心一
“心语”:像当年救治我的医生那样有“温度”
唐心一是一名坚强且充满热情的医生,有着不平凡的成长经历。11岁时罹患骨癌,经历十多次手术和化疗,最终右腿残疾。
高考时以优秀成绩考入重庆医科大学并获得英语单科全区状元。
学医期间,唐心一从院奖到国奖拿了50多项;硕士期间她拥有专利,发表多篇SCI论文,协助老师开展重庆市英才计划科研项目。毕业校招时,唐心一以全场第一的成绩考入渝北区人民医院。
从患癌求医到坚定从医,唐心一一直将“成为一名有温度的医生”作为职业理想,积极参与了“乌丝带行动”等志愿活动。
唐心一说自己坚信,即使是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也能给患者带来莫大的安慰。
“曾有前辈问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医生?我想大概就是做一名有‘温度’的医生吧,像当年救治我的医护人员那样。”唐心一说。
上游新闻记者 张皓
编辑:邓晞责编:孔令强,廖异审核: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