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长”陈增文坚守一生 铺就乡村孩子梦想大道

2023-09-22 16:24    来源:江西手机报

江西手机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彦松、黄玉龙报道:45载春秋,45年坚守,陈增文以高尚的人格,高贵的师德,为几代乡村孩子铺就了追逐梦想的康庄大道,彰显出一名乡村教师的坚韧恪守与全心奉献。

早晨6点,陈增文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家长陆续将学生送来。8点左右,老师们来校,陈增文便骑摩托车,赶往集镇买师生一天吃的菜。为了买到品优价廉的菜品,他经常多跑十多里路去县城,风雨无阻。回来后帮忙洗菜、弄饭、卖菜。自己的课程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师生们全部回家,他最后一个离校。寒暑假,天天到杨溪小学,白天巡逻,晚上守宿,不计报酬。退休后,返聘回校,继续全心奉献。

四十多年来,陈增文校长天天如此,乐此不疲。他用一辈子的坚守,书写入党时的初心。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江西好人”“2017感动鹰潭十大爱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并光荣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

一颗初心 笃行教书育人

1978年,陈增文高中毕业。由于学习成绩还不错,他考大学很有希望。当他随村支书一同来到教室,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已离开的情况下,陈增文毅然放弃了高考,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教学点。四十来个孩子分成一至三年级,大家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教室”是一个破仓库,漏风漏雨,随时有可能倒塌。后来,他索性把课桌凳搬回自己家。从此,家就是校,校就是家。课桌“缺胳膊少腿”,陈增文丢下农活,做起了木匠,自己修起课桌板凳来。

1985年,夏天。璜源村委会书记陈水才同志陪同当时杨溪乡党委书记,专程到他家,极力推荐他担任村委会书记。他不计名利,坚定而委婉地拒绝了。

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他执教三个年级六个科目的复式班成绩,20多次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并多次在全县教学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直到1997年教学点撤并入村完小,松涧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年年都是百分之百。

一个信念 造就招生“传奇”

2004年,农村生源严重流失,陈增文刚担任校长时,杨溪小学学生不足两百名。然而短短的六七年时间,杨溪小学却发展到五百多名学生,出现“排队入学”现象,创造了农村招生的“奇迹”。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陈增文坚信,只要学校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家长们自然会把孩子送来。

一路走来,其中甘苦只自知。用真情感召人,让制度管理人!陈增文身先士卒,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农村完小中,始终保持前列。

一种精神 树立崇高威望

2014年上半年,学校扩建校园,需要征用村民陈香葱的果园。陈增文亲自上门,没想到对方果断地说:“冲着你的为人,我不用与家人商量,不管多少钱,你直接征去好了。”

陈增文在村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他身上的那股“傻子”精神:只管付出,不计回报!

2013年5月,学校的厕所堵塞,陈增文亲自跳入粪坑将堵塞物清理干净;2016年5月,厨房起火,他冒险将液化气罐扔向安全地带。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学校的每位老师。

陈增文以校为家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2015年国庆长假,他带领老师们自愿填平操场,准备打水泥地。整整一个长假,许多老师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退出。

一粒种子 传承奉献基因

岁月无情,教育有爱。陈增文校长即将退休,他站在杨溪小学操场上,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和可爱的孩子们,心生忧虑。他常常对人说,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好的杨溪小学,他退休后该怎么办呢?

陈增文深知,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生力军。陈校长对老师们关怀有加,把他们当亲人,而老师们也同样热爱工作,默默奉献。

该学校的一位老师说,到了杨溪小学才知道陈校长名不虚传,离开后真舍不得;另一位最美乡村教师称,自己之所以留下来一直到退休,是因为陈校长是她的榜样;还有一位年轻教师,本可以调到县城,但他决心留在山区,继续奉献农村教育,这也与陈校长的影响密不可分。

陈增文在培养后续部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教体局领导希望他退休后能继续发挥余热,帮助扶持青年教师们。虽然陈增文的妻子当时在南昌照顾外甥,儿子和儿媳在鹰潭忙碌,孙子也在那年出生,但陈增文还是同意了返聘提议,且没有任何条件。2021年10月退休后,他至今依然默默奉献在杨溪小学这方热土上。



“冬日雪暖阳 迎春保平安”沈阳巡警在行动
头条

“冬日雪暖阳 迎春保平安”沈阳巡警在行动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连日来,在“冬日雪暖阳、迎春保平安”工作中,沈阳市公安局巡警系统全体民辅警用坚守诠释责任与担当,用实际行动为沈阳的冬天带来一抹“暖阳”。 1月16日,和平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巡逻辅警张钧、信祖建在沈阳站东广场执行徒步巡逻任务时发现,一位外地旅客由于年纪较大,不会用智能手机,找不到接 [详情]

儿童生病急需救治湟中交警开道送医
头条

儿童生病急需救治湟中交警开道送医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郭红霞)1月22日晚,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名儿童发高烧需紧急治疗,就在家人开车送孩子就医的路上,西宁市湟中区公安局交警为他们开道引路,及时送孩子就医。 22日19时许,湟中区公安局指挥中心接到来自海南州的求助电话,报警人称,车上有一名一岁半的儿童,情况比较 [详情]

科学高效调度 争分夺秒搜救(在现场)
头条

科学高效调度 争分夺秒搜救(在现场)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报记者 朱思雄 杨文明 李茂颖 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1·22”山体滑坡灾害处置指挥部通报,截至1月23日17时40分,共搜救出31名失联人员,均无生命体征。经专家组初步研判,此次灾害属坡顶陡崖区发生崩塌,崩塌体横宽约100米,高约60米,平均厚度约6米,方量约5万立方米。  [详情]

各方启动应急响应 组织力量抢险救援
头条

各方启动应急响应 组织力量抢险救援

本文转自:人民网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1月23日2时09分,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启动地震三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震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应急管理厅发布通报,截至目前,此次地震已造成3人遇难、5人受伤,转移安置12426人,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