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卫士”被四车碾轧是凶杀还是事故

2023-11-08 02:2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法治日报

“环保卫士”被四车碾轧是凶杀还是事故

专家经反复推敲计算完美还原事故现场视频□ 本报记者余东明

□ 本报实习生 张若琂

2018年12月1日,“环保卫士”陈奔因公殉职。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江浙一带的海边格外阴冷,老百姓都穿着厚厚的冬衣以御寒气。浙江省温岭市环境监察大队副大队长兼大溪中队中队长陈奔此时正在为一起群众举报的工业固废违法倾倒案件奔忙。

事发当天下午,陈奔追查到另外一名涉案人员王某,并联系警察一起去寻人,在省道复线,他们锁定了犯罪嫌疑人的车辆,并紧跟其后。

当天17时55分许,嫌疑人车辆因红灯停在右侧车道上,前面还有两辆私家车也在等红灯。陈奔和派出所民警从车上下来,到嫌疑人车辆驾驶座侧出示证件,并敲窗示意车内人员下车,但车上两个人并未回应,于是陈奔走到嫌疑人车辆前方。

突然,嫌疑人发动汽车,直接撞开前方车辆试图逃离,而站在前方的陈奔则直接被撞趴在了引擎盖上。嫌疑人驾车加速逃离。

这是一辆黑色丰田汽车,它将陈奔一路拖行长达两公里,直至把他从引擎盖上甩下来,落地的陈奔先后被后面驶来的4辆汽车依次碾轧,不幸殉职。这一天,距离他30岁生日只差6天。

案件被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陈奔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他被网友誉为“环保卫士”。

办案过程中,温岭警方认为犯罪嫌疑人存在主观犯罪故意,为了客观真实地还原案情,警方找到司法鉴定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司鉴院”)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研究室,委托对该案的现场和过程进行重建,对涉案车辆案发时速、安全技术状况及犯罪嫌疑人驾驶视野等进行司法鉴定。

张志勇是道路交通事故鉴定研究室的高级工程师,也是本案的主要鉴定人。近日他向《法治日报》记者回忆说,接到委托后,他立刻和另外3名鉴定工作人员赵明辉、李威、王礼君赶到温岭当地,用无人机航拍勘查系统和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事故路段进行扫描记录。

随后,张志勇等人对嫌疑车辆进行了安全技术状况检验,未发现车辆本身存在影响驾驶操作的机械故障,排除了嫌疑车辆因机械原因而诱发事故的可能性,接下来他又根据监控视频分析计算,还原车辆案发时的车速。

警方一共提供了两段现场监控视频,分别来自两个不同视角,由于案发时是晚上,能见度很差,加上路上车辆来往众多,视频分辨性极差。张志勇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个片段,除了闪烁的车灯,记者根本看不清路况。

“尽管难以分辨,但我们还是要筛选可用的参照点,这是还原车速的关键。”张志勇解释说。

根据监控视频情况,对事故现场路段反复勘查标记,对照视频反复查看和计算,张志勇得出了一串数字:汽车在启动后旋即撞到陈奔的瞬间速度是32km/h,途中的平均车速达到82km/h,陈奔落地时的车速是61km/h。也就是说,在撞到陈奔后,车辆有明显的加速并保持在较高的速度,证明司机存在逃跑故意。

在监控视频中,记者看到了陈奔模糊的身影,他努力地趴在引擎盖上,尽全力保持身体平衡。

但嫌疑人辩解称,自己并没有看见引擎盖上有人。于是张志勇又检查了前挡风玻璃的视野情况,测量嫌疑人坐在驾驶座时眼睛与地面的距离,对其前方的视野范围进行了标定。张志勇发现,当涉案车辆碰撞陈奔,并致陈奔趴卧于其发动机引擎盖上时,陈奔一定位于嫌疑人前方的视野范围之内,嫌疑人明显是在说谎。

“从他的视角看前方,可以清楚看到陈奔的站位,以及陈奔趴在引擎盖上的位置,不存在挡风玻璃遮住视线的情况。”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模拟图,显示嫌疑人视角覆盖的范围,从模拟图上看陈奔就在其视野正前方,可谓一览无余。

车速有了,视野模拟也有了,但事故现场的还原视频却还未完成。他告诉记者,这些都是建模的必要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到现场对路况进行实地勘查,同时还要获取其他涉事车辆的行驶状况、制动距离等数据。另外,还要考虑道路监控的实时转向,以及白天和晚上的参数不同,“一切都要做到滴水不漏”。

经过1个月左右的调查、测量、建模、还原等工作,事故现场的还原视频终于出来了。这段视频虽然只有两分钟的长度,但却是张志勇他们反复推敲、计算的成果。

从还原视频看,这是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黑色丰田原本在向东行驶的右车道,陈奔就站在他的前方。随后,丰田车发动,将陈奔撞上引擎盖,车向左变道并向前驶去,此时它的后面跟着两辆黑色汽车。

行驶过程中,丰田车明显加速。大约行驶两公里后,陈奔被甩下车,丰田车继续向前行驶。陈奔被摔到了左侧车道,但丰田车并没有停下,随后陈奔被先后驶来的4辆车碾轧。

视频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是俯视视角,后一部分是平视视角,非常清晰。显然,监控视频模糊等技术性问题已经被张志勇等人完美地解决了,模拟视频清晰地还原了陈奔殉职的全过程。

最终,当地法院一审以车辆驾驶人江某犯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判决赔偿陈奔亲属经济损失288万元。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