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2024-01-02 07:04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西日报

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深化拓展与东盟国家在商贸、劳务、产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合作,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

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2023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相关部委和广东等省份,在广西召开推进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建设工作会议,助力粤桂务实推进园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同月,第十六届西江经济带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梧州召开,粤桂16市签署《共赋开放合作新动能,齐推珠西流域新发展,全面深化珠江—西江经济带城市协同发展合作倡议》,共同探讨推动新时代珠江—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记者从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获悉,2023年,广西与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作和合作更加深入,广西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占全区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9%;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1—11月签约项目36个,总投资额273.5亿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广西将进一步发挥领导机构作用,持续推动粤桂东西部协作走深走实,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合作,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加强与国家发展战略对接,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强化生态联防联治,努力把广西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腹地。

作为广西打造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的核心区,2023年,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坚持“沿边+临港”双叠加,更宽领域建设开放平台;坚持“口岸+产业”双融合,更高质量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据统计,2023年1—11月,广西自贸试验区实现进出口2279.9亿元,增长18.7%。“2024年,广西自贸试验区将积极打造‘1+N+X’政策体系(‘1’即出台促进广西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N’即配合商务部编制好自贸试验区更好支持沿边地区开放发展政策措施;‘X’即联动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方案),促进自贸试验区与沿边临港产业园区联动发展,推动与东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商事、仲裁等制度型开放,高标准建设南宁、钦州、崇左、北海、防城港5个协同发展区。”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向海图强,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

2023年12月25日,平陆运河青年枢纽泄洪闸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为青年枢纽船闸主体开挖奠定了坚实基础。

自2022年8月28日开工以来,平陆运河的建设一直快马加鞭。这条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的第一条江海连通的大运河,建成后将为广西发展向海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平陆运河建成后,部分货物将通过江海联运的方式运输至北部湾港。2024年,北部湾港将积极规划江海联运换装点,提前做好泊位布局规划,进一步优化港口集疏运体系和服务能力,推动江海联运战略落地。”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少波表示。

2023年12月12日,一列满载东盟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出,标志着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开行突破9000列。如今,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网络已覆盖中国18个省区市、70个市、144个站点,2023年服务站点较2022年增加31个。西部陆海新通道陆海相接的重要节点——北部湾国际门户枢纽港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76条,辐射范围涵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沿着这条无缝衔接“一带”和“一路”的国际大通道,越来越多的东盟国家农产品正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品也由此走进东盟国家。

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广西向海图强,大力发展向海经济。2023年4月,《广西大力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明确提出要强化沿海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经济带、边海联动经济带、桂东向海经济带、平陆运河经济带“五带”支撑,力争到2025年,全区向海经济生产总值达到7000亿元,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

深化合作,积极服务建设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23年12月21日,在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一箱箱火龙果从越南货车上卸下,被运往全国各地。

广西依托连接东盟、连通全国的独特区位优势,推动在崇左、南宁、钦州三地建设中国—东盟水果交易中心,致力打造面向全国和东盟各国的水果分拨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于2023年8月25日正式启用的中国—东盟(崇左)水果交易中心,目前已入驻企业75家,实现交易上百亿元。

水果交易只是广西与东盟经贸往来的一部分,凭借独特的区位优势,广西与东盟的经贸往来日趋紧密。据南宁海关统计,2023年前11个月,广西对东盟进出口总值2930.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1.8%,高于广西外贸整体增速14.7个百分点。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重大部署,2023年广西发挥沿边临港沿江优势,以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玉林、百色、崇左7个设区市现有的产业园区为载体,整合优化、规划建设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进一步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

作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平台,第2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共签订国际经贸合作项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项目20多个,会期举办涵盖经贸、产能、农业、环保、妇女等领域在内的19个论坛,切实推动了中国—东盟各领域的深度合作。中国—东盟博览会组委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组委会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东博会、峰会将努力实现五个目标:推动建立中国—东盟高层定期会晤新机制、打造中国—东盟制度型开放合作的先行先试公共产品、建立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全方位合作的首要渠道、构建为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创享商机的最佳平台、塑造中国—东盟和合共生建家园的文化符号。



2024年辽宁在建项目超1.5万个 储备项目超1.8万个
财经

2024年辽宁在建项目超1.5万个 储备项目超1.8万个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2024年,全省储备项目超过1.8万个,在建项目超1.5万个。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辽宁省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的相关情况以及2024年全省“三库”项目情况。 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 [详情]

2023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财经

2023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从23日召开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海关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科学征管,全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详情]

找准着力点,奋力挑大梁
财经

找准着力点,奋力挑大梁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两会看台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1月23日新花城客户端)  [详情]

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第二季度形势有望好转
财经

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第二季度形势有望好转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去年12月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同比增长3.7%,将在未来1~2个月出栏,预示着生猪市场供应仍较为宽松,春节后生猪养殖很可能延续亏损。同 [详情]

中国信保年承保金额超9000亿美元
财经

中国信保年承保金额超9000亿美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23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获悉,2023年该公司承保金额超9286亿美元,首次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同时,支付赔款超23亿美元,服务支持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