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

2023-09-24 06:11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未来3年电力需求保持刚性增长,专家表示——

加快探索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

本报记者 王轶辰

近日,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发布《中国电力发展报告2023》显示,2022年,我国电力需求稳步增长,全社会用电量达到8.6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用电结构持续优化,保持由二产用电向三产、居民生活用电转移趋势。未来3年,全国电力需求仍将保持刚性增长,预计2025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9.8万亿至10.2万亿千瓦时。

电力需求增长的同时,我国电力供应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全国发电量8.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西电东送”规模约3.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电力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2022年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约1.5亿千瓦,占总新增装机容量的83.0%;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量约2500亿千瓦时,占总新增发电量的84.0%。

电力系统灵活性持续改善。电力规划设计总院电力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强表示,“十四五”时期的前两年,煤电“三改联动”改造规模合计超过4.85亿千瓦,完成规划目标的81%。截至2022年底,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4579万千瓦,新型储能累计规模约870万千瓦。新能源消纳问题持续好转,全国风电、光伏利用率达到96.8%、98.3%。未来3年,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统筹优化布局常规水电、抽水蓄能、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和煤电等各类电源。

“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当前能源行业的首要任务。”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洁能源研究院副院长饶建业表示,在新型能源体系中,电力系统处于中心位置,紧密连接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能够实现多种能源间的灵活高效转换,是供给侧和消费侧的中心枢纽。未来,加快建设清洁低碳、安全充裕、经济高效、供需协同、灵活智能的新型电力系统,将是我国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中之重。

报告预计,2024年至2025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压力仍然较大。极端气候显著推高电力负荷,结合当前电源、电网工程投产进度,预计2024年电力供需紧张地区为14个。

面对电力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需要,刘强认为,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水平亟待提升。当前,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但实际运行中提供的可靠容量不超过5%,且大多不能提供转动惯量,尚未形成可靠替代。为实现电量替代+容量替代+安全稳定替代的可靠替代要求,还需积极应用“传统技术+新型技术(风光功率预测技术、一体化控制技术、新型储能、负荷控制技术等)”探索多种实现模式。

另外,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作用不容忽视。刘强说,在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特性变革、新能源高速发展、多元矛盾亟待协调、电力安全保供以及多市场有效衔接等发展需要的情况下,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面临新的形势,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意义重大。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刘世宇表示,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融合会激发更大的集成创新,激活产业的发展潜力,例如柔性直流微网、热电冷氢多能变换、智慧一体化调控等集成应用的技术创新,也将带动各个传统行业在终端用能领域的产业链优化升级。



宜昌新能源船舶基地开工
国内

宜昌新能源船舶基地开工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1月18日,宜昌城发集团宜昌新能源船舶基地项目开工活动在宜昌船舶工业园举行。该项目计划投资20亿元,是宜昌城发集团落实宜昌市“电化长江”战略,入驻宜昌船舶工业园后进军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产业的首个项目。项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建造新能源船舶20艘,实现产值3 [详情]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开展“党建大练兵比学大提能”活动
国内

宁德市蕉城区金涵畲族乡开展“党建大练兵比学大提能”活动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全乡各项重点工作提速提效,1月21日上午,金涵畲族乡党委组织乡领导班子成员、党员干部、部门负责人及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共计60余人,开展第二届“党建大练兵 比学大提能”活动。 活动中,乡党委书记蓝图带领全体人员,先后 [详情]

茨坝街道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国内

茨坝街道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专项行动

本文转自:云南信息报 为整治辖区内农贸市场、蛋糕店、文具店、小百货商店、小超市非法销售、存储烟花爆竹违法行为,近期,茨坝街道联合茨坝派出所,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重点对辖区115家商户进行排查检查。 针对检查发现的存在违规销售、存储烟花爆竹现象的商户和流动摊贩,工作人员依法当场予以处置,并开展宣传教育 [详情]

熨斗镇上门服务暖民心
国内

熨斗镇上门服务暖民心

本文转自:安康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 王贤卓)为切实做好高龄老人生活保障工作,让高龄老人能够足额、及时领取到高龄补贴,石泉县熨斗镇近日积极开展养老保险生存和高龄补贴复审认证工作,把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切实提升水平。 “我们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腿脚又不太方便,多亏了他们上门帮我办理高龄补贴复审,真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