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2023-09-20 15:2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目前,“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已在返航途中。在本次北冰洋科考期间,考察队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寻找合适的海冰区域作为“冰站”进行作业。“雪龙2”号在进入北纬84度后,发现了适合较长时期冰上作业的浮冰,于是就在这里建立起长期冰站,多项科考项目也首次在北冰洋展开。

虽然说是长期冰站,但是实际上也只有4天。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各个科考小组都在抓紧作业,水文、气象、物理等多项实验正在进行。

据了解,极地破冰船按破冰能力强弱被划分为多个等级。像“雪龙2”号就属于中型破冰船中破冰能力最强的,可以连续破1.5米的冰加0.2米的积雪。对海冰与船体碰撞的进一步研究,有助于揭示破冰船冲撞破冰过程中冰载荷的形成机理,未来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极地海洋工程结构设计,以及破冰船破冰能力设计等。

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现场观测北冰洋海冰

要想了解北冰洋,认识海冰必不可少。这次考察队还首次应用合成孔径雷达对北冰洋海冰进行了现场观测。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 朱勇涛:这个项目要运用五个波段的(合成孔径)雷达,做一个集成测试的平台,对海冰进行微波遥感的观测,目的是想找出哪个波段适合北极海冰参数的观测。

合成孔径雷达是一种主动发射微波信号,利用接收到的反射信息对地物进行成像的雷达。它不受白天、黑夜的影响,能穿云透雾。可以搭载在卫星、高空飞艇、有人机或无人机上,对天空、地面、海面目标进行大范围、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能广泛应用在农业、林业、水利、测绘、减灾等方面。

朱勇涛介绍,设备登船后,顺利完成了“天—空—地—船”一体化多模式大型综合现场观测试验平台的搭建、集成和测试工作。进入冰区后,利用这个平台,在船舶走航和机载方式下,分别获取了5个和3个频段不同入射角的海冰雷达观测原始数据。



盐城干线航道交通量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
科技

盐城干线航道交通量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本报讯 (陈海峰)随着泰东河大桥监测点位的调试完成,盐城市干线航道交通量监测系统在2023年12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盐城市17个点位的人工观测全部撤除,实现全市干线航道交通量自动监测,结束了船舶流量统计靠人工“估算”的历史。 2022年起,盐城交通部门针对船舶流量监测主要采取 [详情]

芜湖瑞泰首届技术展举办
科技

芜湖瑞泰首届技术展举办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1月20日,奇瑞科技旗下芜湖瑞泰供应商生态圈年会暨首届技术展举办,行业专家与生态圈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话行业美好未来。 此次举办的首届技术展上,芜湖瑞泰邀请59家主要供应链代表企业参会,现场发布企业技术规划和新品解读,相关行业专家作主题报告 [详情]

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在丰台举行
科技

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在丰台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潘俊强 近日,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暨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榜主任务推进会在丰台创新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共建生态·共谋发展”为主题,内容包括群体协同与自主场景邀请赛成果展、军事元宇宙学术交流、仿生机器人前沿科技研讨、任务对接与需求发布,并发起了特种机器人创新联盟组建 [详情]

90后接棒“年货采办权”让年味儿“潮”起来
科技

90后接棒“年货采办权”让年味儿“潮”起来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记者探访我市多家商超发现,“90后”的新年消费力增长迅速,年轻一代正在接过年货采办权,成为春节消费主力军。呼应消费新趋势,今年各大商超推出高品质、高颜值以及国潮风的年货产品,圈粉追求个性化、仪式感的年轻消费群体。  [详情]

6座LNG储罐完成水压试验
科技

6座LNG储罐完成水压试验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本报讯 (许树春 李贵东 潘全凯) 1月20日,随着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滨海LNG接收站项目一期扩建工程7号储罐水压试验完成,该项目6座全球单罐容量最大储罐全部完成水压试验,比里程碑节点提前71天,为按期实现项目整体机械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水压试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