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支付系统助力经济发展

2023-11-02 06:07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黑龙江日报

央行支付系统是我国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是全社会资金流动的“大动脉”。支付系统主要由大额实时支付系统、小额批量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和境内外币支付系统组成。大额支付系统以汇兑业务为主,清算金额大、跨度大,体现了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经济活动的方向和范围;小额批量支付系统和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主要处理零售业务,虽资金规模相对较小,但立足于服务大众,服务民生,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经济金融活动的深度融合,近几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取得高速发展,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趋重要。

支付系统大变迁

2000年之前,人们听到电子联行“天地对接”的业务时,感觉十分“高大上”。现在回眸一看,“天地对接”只是支付方式的一个起点。从早期的手工联行、电子联行到新型的现代支付体系形成,彻底解决了“天上三秒,地下三天”资金汇款速度慢的问题。至此,相信会有很多人想起电影里背着几万元坐火车回老家的傻根儿以及围绕他的钱袋展开的“天下无贼”的故事。而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和现代支付方式的广泛应用,傻根儿的遭遇正在逐步改变。如今,网上支付、移动支付、微信支付、指纹支付等电子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

支付服务惠民生

现代化的支付清算系统,支持各种支付工具的使用,便利了日常生活。手机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通讯工具,它已成为每天伴随人们左右的移动银行。广发银行手机银行(8.0)作为线上金融服务“超级入口”,每年有1700多万用户通过它体验美好生活:支付、消费、转账、基金优选、投顾陪伴及“一揽子”省心投资理财解决方案,让财富管理服务更省心;生活场景服务则让本地个性服务更贴心:作为首批获得养老金业务资格的银行,该行上线了个人养老金一站式专区;推出新版生活缴费服务,提供水、电、燃气等全国1400多种公共事业缴费服务;针对老年人高频使用的转账汇款、流水打印交易则推出大字版,为老人们提供更快捷、更智慧、更贴心的温暖服务体验。

支付系统促发展

在传统经济体系中,支付作为一项基础性的金融服务,更多表现为经济交易的附属业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支付业务逐渐跨越时空限制,以其便捷性和良好的用户体验成为便利生活、促进消费的重要力量。企业生产力增强,迫切需要资金周转灵活实现、资金回流加速进行;居民收入增势明显,也带来了固定资产投资、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等需求水平提升;现代化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蓬勃发展,使得人口流动加速,资金交易活动的安全性和及时性就显得尤为重要。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都对支付系统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支付系统也将秉承清算服务初心,不断提升系统功能和服务质量,努力履行好从“运行者”到“运营商”更好的金融服务职能。

(魏佳宝 马丽娟)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财经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琼) 根据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2023年全省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5.78万笔、交易金额30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0%、10.86%。 2023年,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为907.62元/年/亩、比上年增加5.39元/年/亩, [详情]

浙江GDP,跃上8万亿
财经

浙江GDP,跃上8万亿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夏丹 编者按: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浙江提出“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十方面工作。本报今起推出《经济新看点》栏目,持续关注浙江如何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展现各行业提振信心、奋 [详情]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财经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胡颖廉 前不久,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带来这样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142个、创新医疗器械235个;2023年上半年我国药品审评 [详情]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财经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1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辽宁省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三年行动农业农村领域首战告捷。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5367.6万亩, [详情]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财经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谈珂轩)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碳科公司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CCER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碳科公司是注册在江苏的全国首个碳全产业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