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外立面迈入4.0时代

2023-09-25 10:49    来源:地产观察

外立面是建筑个性和建筑风格的重要体现,一个合适而优雅的立面设计可以塑造一个建筑的特征。同时,建筑立面在节能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将建筑外观设计与室内设计联系起来。如今的建筑外立面已迈入4.0时代,建筑单调刻板的立面形象将被彻底颠覆,兼具艺术性、科技性及环保性等特质。

北京市燕通建筑构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燕通公司”)建成并投产的国内现今唯一一条“清水预应力筋HPC饰面板”(简称“清筋板”)生产线,为装配式建筑行业注入了全新的艺术设计活力。

作为一种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的新型建筑材料,清筋板与传统同类产品相比无疑是一个质的飞跃。它不仅具备技术上的优势、更为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优异的品质,还是一种新型的节能、环保、低碳建筑材料。而其最为突出的优势在于集成性和系统性——它不仅仅是一块简单的装饰板材,还是一整套涵盖细化设计、定制生产、专业安装与调试等各环节的完整服务体系。

在装配式建筑领域,清筋板有着多样化的应用场景,无论是政府办公楼、商业写字楼、学校还是高档社区,它都可大展身手,既能用于外部装饰,也可以在楼内进行间隔,还可根据设计师的需要进行个性化定制。

从制造到智造:建筑业的革命性进步

随着工业化、数字化进程的加速,京津冀传统建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

记者在燕通公司车间负责人的带领下,深入现场,亲眼目睹了清筋板从砂料到成品的“智能制造”全过程。

车间内,三五个工人从容地操控着机械手臂和人工智能设备,有条不紊地吊装板材,水刀切割除尘降噪,使车间内看上去整洁、肃静。即便是在混凝土搅拌区,也感受不到传统建筑工地的嘈杂刺耳,机械的运转声细微、轻柔,在数控平台上精准地向模具内浇筑砂浆。

作业准备区内,工人们正在清理模板,张拉预应力钢丝,准备浇筑。与传统的工艺相比,这里的预应力钢筋都是经过钢丝切割墩头机自动化切割。这是国内第一台能实现预应力钢丝调直、切断和墩头一体化的机器。相较于传统的手工切割,这台机器不仅提高了效率,还大大降低了废品率。

在浇筑区,模具内每块标准的板材中预埋了48个安装背栓,这样的设计既降低了裁切损耗,又保证了施工的精确性、快速性和安全性。随后,模具被运到一个高精度的智能温控窑炉中进行养护,它可以精确地按照设计的要求进行升温、恒温和降温,确保8小时后出炉的每块板内在质量都达到最佳。

辅料配料系统实验室则承担着“美颜”重任。通过这个实验室,工人们可以将砂浆与颜料混合,使板材呈现出美观的颜色和质感。这些板材不仅抗紫外线,而且颜色持久,这也是它们在市场上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而到了脱模区,板材经过一系列精细的操作,最后被摆渡车送到货架上存放。整个过程流畅而高效,传统建筑材料业和现代科技工艺完美结合,展现出了智能制造的革命性进步。

除清筋板生产线外,厂区内的“纵肋叠合剪力墙(预制构件)”生产线还引进了机器人绑扎钢筋技术,其设置越来越接近工业化和数字化,不仅提升了工艺水平和产品性能,还大幅节约了人工成本和建筑能耗。

从技术到艺术:建筑工业化的“现在进行时”

燕通公司的脱颖而出并非偶然。自2013年建设北京市首条装配式建筑构件自动化生产线开始,该公司就一直站在技术的前沿,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痛点、难点、多样性和普适性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和迭代。

燕通公司成立于2013年8月。随着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绿色建筑利好政策的推动 ,2017年4月,经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全资收购后,燕通迎来跨越式发展,业务单元从最初的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逐渐延伸至深化设计、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咨询培训、装配式装修部品生产和工程技术服务等六大领域。

近年来,得益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燕通公司在装配式建筑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方面持续取得突破。

该厂区位于承德市正西部,紧邻滦河火电厂和承德钢铁集团,既能有效地利用丰富的蒸汽资源,又能就近采购钢材,在节能降耗方面获得明显的成本优势。从区位优势上来说,燕通公司生产三部位于G45和G95高速公路的交汇处,距离北京副中心仅200公里,离承德市区仅有30公里,在物流运输和劳动力成本方面也极具优势。这一系列区域协同的赋能,为公司降本增效、转型创新提供了环境土壤。

而从燕通公司的整体布局来看,也已充分融入京津冀协同的肌理和脉络,从1个生产基地发展到昌平、顺义、蓟县、霸州、沙城、承德等8个生产基地,从1条生产线发展到16条流水线生产线,生产产能持续提高,年生产能力达到60万m³。

“十三五”以来,在国家战略和住宅产业化集团领导下,燕通公司作为住宅产业化全产业链中部品生产的重要一环,以“大党建+全产业链”的工作格局,坚持以轻资产模式统筹推进在京津冀地区的总体布局。通过发挥全产业链的高效协同作用,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构件产品为基础,以科技为引领,以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为支撑的全新发展格局。

过去十年,燕通公司在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的领导下,积累实现了超过50亿元的收入,其研发创新的力度也在持续加强。这一路上,他们不仅铸就了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的决心和信念,更见证了住房产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转变,以及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和期望从单一到多元的变革。

“国内领先的装配式建筑部品综合生产服务的提供者”,是该公司逐渐明晰的新定位。围绕这个目标,燕通公司始终秉持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完善其在该区域的产业布局,不仅改变了区域内装配式建筑的面貌,更为整个行业探索出一条技术与艺术结合、持续创新迭代的发展之路。



2024年辽宁在建项目超1.5万个 储备项目超1.8万个
财经

2024年辽宁在建项目超1.5万个 储备项目超1.8万个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 2024年,全省储备项目超过1.8万个,在建项目超1.5万个。近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省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23年辽宁省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的相关情况以及2024年全省“三库”项目情况。 2023年,全省固定资产投资比上 [详情]

2023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财经

2023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从23日召开的全国海关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全国海关坚持依法治税、综合治税,加强科学征管,全年海关税收入库2.21万亿元。  [详情]

找准着力点,奋力挑大梁
财经

找准着力点,奋力挑大梁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两会看台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1月23日新花城客户端)  [详情]

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第二季度形势有望好转
财经

生猪市场供应持续宽松 第二季度形势有望好转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许晓芳)1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23年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雷刘功表示,去年12月份规模猪场的中大猪存栏同比增长3.7%,将在未来1~2个月出栏,预示着生猪市场供应仍较为宽松,春节后生猪养殖很可能延续亏损。同 [详情]

中国信保年承保金额超9000亿美元
财经

中国信保年承保金额超9000亿美元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4日 第 04 版) 本报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王俊岭)记者23日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获悉,2023年该公司承保金额超9286亿美元,首次突破9000亿美元大关。同时,支付赔款超23亿美元,服务支持客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