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是产业 动力靠创新

2023-09-14 02:4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四川日报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四川如何“精准发力”?

主攻是产业 动力靠创新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寇敏芳

●四川已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分别制定了提质倍增“施工图”

●四川今年力争创建1家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家,新增“小巨人”企业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户

●四川将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合作

●四川将在推动开放合作区域协作上精准发力,全面深化跨省域产业合作,精准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作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上同时发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在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上持续发力”的重要指示。

9月13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首场发布会以“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精准发力”为主题。

“精准发力”的着力点何在?发布会上进行了解答。

看抓手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两翼齐飞”,带动企业提质倍增,推动产业韧链强群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四川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中之重。”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曾吉明说,四川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从全国大局中把握自身战略地位和战略使命,找准精准发力点。

产业是精准发力的主攻方向。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作出部署,坚持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国家级乃至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形成六大万亿级产业。曾吉明说,四川已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等六大优势产业分别制定了提质倍增“施工图”。

除了六大优势产业,新兴产业也在不断突破。以成都市为例,该市聚焦新科技革命群体性爆发方向,加快数字技术、新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绿色技术等领域突破性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应用,拳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提升。其中,手术机器人打破国外垄断,晶硅光伏太阳能电池片出货量全球第一,多模信号识别技术、高精度信号追踪算法等填补了卫星互联网通信终端的市场空白。

产业的形成离不开企业的集聚,从世界范围的经验以及我国的具体实践来看,培育高质量的制造业企业,是发展高质量制造业的关键举措。一直以来,四川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领军型的大企业大集团和细分行业单项冠军少。聚焦短板精准发力,发布会上,曾吉明给出四川企业培育的目标——今年力争创建1家国家级制造业领航企业,新增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家,新增“小巨人”企业1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0户,推动各层次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带动全省工业企业提质倍增发展。

此外,在推动产业韧链强群上,四川还提出,布局建设20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加速构建从省级到国家级,再到世界级的集群体系,其中,3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将通过三年努力,加快向世界级迈进。另外,聚焦超高清视频、白酒酿造等50条产业链,实施产业强链补链工程,拟制定印发六大优势产业强链补链投资目录清单,发布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企业“白名单”,培育一批“链主”企业,保障产业链安全稳定。

看行动 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招大引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创新是产业提档升级的动力之源。发布会上,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带来了创新引领产业发展的案例。去年,四川获批组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在超高清视频领域构建了高能级重大创新平台。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主任姚平介绍,中心通过近一年的建设,已申请专利3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7项。自主研发的国产化8K摄像机已进行场景试用和小批量试产,大屏解码终端已形成样机。在前不久举行的成都大运会上,“太赫兹+超高清”技术应用于田径赛场,在国内首次成功实现“无压缩8K超高清赛事视频”超大带宽数据实时无线传输应用。

在推动产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上如何精准发力?曾吉明介绍,我省将实施企业创新主体培育提升行动,推动企业普遍设立研发机构;以企业为主导深化产学研合作,推动企业整合创新资源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培育国家工业云制造创新中心工作力度,建设锂电材料及动力电池、智能传感器等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聚焦核心基础零部件、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等短板瓶颈,编制年度产业基础优质基础产品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清单,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和一批由企业主导的重大科技攻关专项,启动包括产品设计、材料开发、工艺优化、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等在内的“一条龙”应用示范项目。

除了自主创新,招大引强也是产业培育的重要内容。四川明确,将在推动开放合作区域协作上精准发力,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总牵引,全面深化跨省域产业合作,加快建设万达开天然气锂钾资源创新开发综合利用基地。精准对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打造一批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持续深入开展制造业招商引资“百日攻坚”行动。

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方面,南充市南部县作为我省两个承接产业转移类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之一,带来了最新的引资成效。南部县副县长何周旋表示,该县将机械制造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铝材料产业、预制菜产业作为四大主攻方向,分别编制了产业链全景图和承接产业转移重点企业名录。今年,已有鸿嘉新材料、浙南智造、天通线缆等3个东部地区新招引项目入驻,其中,浙南智造与隆锦环保、敏光机械等2家企业形成上下游配套,串珠成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财经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琼) 根据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2023年全省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5.78万笔、交易金额30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0%、10.86%。 2023年,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为907.62元/年/亩、比上年增加5.39元/年/亩, [详情]

浙江GDP,跃上8万亿
财经

浙江GDP,跃上8万亿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夏丹 编者按: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浙江提出“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十方面工作。本报今起推出《经济新看点》栏目,持续关注浙江如何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展现各行业提振信心、奋 [详情]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财经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胡颖廉 前不久,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带来这样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142个、创新医疗器械235个;2023年上半年我国药品审评 [详情]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财经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1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辽宁省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三年行动农业农村领域首战告捷。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5367.6万亩, [详情]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财经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谈珂轩)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碳科公司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CCER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碳科公司是注册在江苏的全国首个碳全产业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