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吧 新工匠】当好大国重器上的“螺丝钉”

2023-07-17 02:57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12年与精度较量,刘志刚感到,小零件里有九天揽月的浩瀚,也有成就自我的确幸——

【向上吧 新工匠】当好大国重器上的“螺丝钉”

本报记者 陶稳

《工人日报》(2023年07月17日 05版)

工匠语录

“每个零件就像一张名片,代表着技术工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希望通过主动拥抱新技能,让这张名片更加亮丽。”

——刘志刚

2020年10月12日,高分十三号卫星顺利入轨,相机开机成像清晰。看到这条新闻的刘志刚激动地告诉家人:“我参与攻关的成果就应用在这颗卫星上!”

更多的时候,刘志刚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加工出来的零件,将出现在哪个型号的发射任务中。在宏大的航天叙事里,他,只是其中的一颗“螺丝钉”。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508所精密加工中心(以下简称精加中心),身穿红色工装的刘志刚,在机器轰鸣的操作间里来回巡查,他的身后,数控机床正全力运行,无数精密的航天零部件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12年来,在与精度的较量中,刘志刚渐渐找到了当好大国重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的意义——小零件里有九天揽月的浩瀚,也有成就自我的确幸。

与精度较量

2011年,刘志刚专科毕业后,进入508所工作。

“三分车工,七分车刀。”成为车工后,刘志刚经常从老师傅嘴里听到这句话。

颇有技术含量的车刀刃磨技术对初出茅庐的刘志刚来说,是不小的挑战。“刚开始,1个多小时才能磨好一把,外表看上去有模有样,实操起来却并不耐用。”

为了死磕这项技术,那段时间,刘志刚上午练习磨刀刃,下午进行实操加工。渐渐地,他磨刀刃的速度越来越快,磨出来的车刀也更加耐用。

刀磨得好了,活干起来也更顺手了。刘志刚慢慢在琢与磨中找到了加工的乐趣。

2015年,508所科研型号任务激增,急需数控加工人员,车工转岗数控加工的计划被提上日程。

新机器、新工种、新任务,相当于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很多车工都有畏难情绪,不愿转岗。彼时,已是高级工的刘志刚考虑再三后,决定迎接挑战。这也是此后每一次面临挑战时,他不变的抉择。

“总要有人去做,不会,就多学多练。”为了更快地成长,刘志刚一边跟着老师傅学习,一边默默下起了苦功。

白天,他在电脑上练习软件三维建模和编程;晚上,别人下班了,他再到有空位的机床练习装夹、找正、对刀等操作。有时,回家后他也会在脑海中继续复盘机床操作面板图。

就这样,他只用了不长的时间,就学会了独立操作加工机床。

航天事业是系统工程,任何一道工序出问题,都可能导致总体任务延期、成本增加。仔细检查检验点,进行试切测量,计算特征和尺寸……在此后漫长的职业生涯中,刘志刚一次又一次与精度较量,不断精进技能。

从生产一线走上冠军奖台

2018年,某型号碳化硅反射镜加工项目正在攻关,周期紧、任务重。刘志刚和团队的任务是对碳化硅粉末烧制的主镜进行加工。

由于凹镜尺寸大,易碎裂,几经波折才最终烧制成功,此前耽误了不少时间。

“到我们这个环节时,时间压力已经比较大了。”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508所决定让刘志刚和团队一起到位于远郊的一座厂房进行封闭实验。

当时,刘志刚的妻子已有身孕,他有些放心不下。但妻子对他的工作一如既往地支持。

又是一段夜以继日的奋战。

通过在废件上做实验,优化各项加工参数,3个月后,刘志刚团队终于把操作程序和切削参数固定了下来,产品加工条件日渐成熟。

当碳化硅反射镜到位后,经过20多天的鏖战,团队顺利完成加工任务。这次攻关中,他们攻克了国内首例碳化硅反射镜镜坯高效去筋难题,不仅为型号研制打下坚实基础,还开创了国内碳化硅反射镜高效加工的先例。

也是在这次技术攻关的过程中,刘志刚与机器人结缘。

他敏锐地感到,智能制造的大潮即将来临,于是开始购买机器人相关专业书籍进行知识储备。正是这份未雨绸缪的准备,让他在几年后有了走进赛场的底气。

2021年,刘志刚首次参加与机器人操作相关的比赛,经历集团内部选拔,一路过关斩将,冲进“匠心杯”的国赛赛场。

2022年,全国工业和信息化技术技能大赛举行,刘志刚和队友闯进决赛,取得了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双人团体赛)第一名的好成绩,从生产一线走上了技能冠军领奖台。

给机器人“当师傅”

刘志刚出生在河北一个农村家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很朴素:有份稳定的工作,不用再风吹日晒地从土里刨食。起初,刘志刚的想法也很实际:在北京挣几年钱就回老家。

“没想到‘技术改变人生’在我身上实现了。”现在,34岁的刘志刚不仅是精加中心的班组长,还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

高超的加工技术也把刘志刚推向了智能制造的舞台,他参与了508所自主研发高效智能制造单元的全过程,并成为这套智能制造设备的3位主操手之一。

使用这套智能制造设备后,一次装夹能完成5个面的加工任务。机器人会根据指定程序,自动将待加工的零件转运到指定位置,并排序上机,机床内部的运行情况会在智慧大屏上实时展示,实现“工人8小时上班,机器24小时运转”。

不过,连续运转的智能设备偶尔也会出现小故障导致停机,从而延误生产进度。刘志刚将这些故障一一记录下来,并针对每个故障撰写了有图解的故障排除指导书。

有时,经验丰富的刘志刚还会给机器人“当师傅”。

在窄深槽加工中,设备执行这一操作时,可能会因为刀具细长、刚性差,导致折刀,未能完成深槽加工。然而机器人只会机械地按照程序设定继续加工,很可能引起后续更严重的撞机折刀。

细心的刘志刚发现,每个加工程序开始时,都会自动进行刀具长度修正。“把刀具长度确认的程序在完成加工后再调用一次,就可以让机床确认刀具是否折断。”在他的提醒下,编程人员对程序进行了完善,消除了机床在同一位置连续折刀的风险。

近年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次次成功发射、圆满返回,高分专项结出累累硕果,探月工程实现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将月壤成功打包送到地球……虽然刘志刚和同事们参与生产的只是这些航天器上某个部位的小零件,但每一次完成生产任务,刘志刚的喜悦都真切而具体——他为自己能参与创造那些历史性的瞬间而骄傲。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头条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近日,一则“顾客吃饺子剩醋被收费”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1月23日,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经调阅店内监控视频、查看消费收费单和走访调查其他消费者,未发现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费用的行为。此事网络舆情随事件调查深入一再反转,引发了不网友关于餐饮业营商环境信任度的讨论。 此次事件 [详情]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头条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时值寒冬,沈城连续多日降温,为室外工作的环卫工人增加了作业难度。近日,中兴商业组织员工走上街头,为辛苦作业的环卫工们送上热饮、水果等,为他们送去温暖。 在企业号召下,中兴超市于洪店的员工们迅速行动起来,烧开水、沏热茶、切水果,将一份份“温暖 [详情]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头条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 日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太空马铃薯种子”希森系列20个组合66500粒实生籽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开箱交接。此次搭乘神舟十六号的马铃薯种子经过太空180多天的遨游,返回地面后,由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付给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开 [详情]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头条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日,“夜游南京西站,大三男生爬火车被电伤”的相关报道引发热议。铁路南京站官方回应称,受伤男子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据了解,事发现场的“电化区段 严禁攀登”标志明显、照明良好。(1月22日澎湃新闻) 既有明确警示,该男子为何还是不顾自身安全“以身试电”?这恐怕要“归功于 [详情]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头条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近日,在大同翔龙集团主办的“上水湾·龙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上,由190多名视频创作者拍摄的522个创意产品悉数亮相,向大家展示上水湾·龙园的品质与魅力。  [详情]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头条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周恒宇)1月9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日前,西安一辆轿车停在路中间,车内男子酒后昏睡。交警赶赴现场查看,尝试叫醒男子后,没想到该男子竟驾车强行逃离。最终,该男子被警方控制。 1月2日11时38分,西安交警雁塔大队接群众反映称,在东华林路和长吉路十字路口 [详情]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头条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朱婷婷)记者昨日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了解到,2023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1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记者了解到,电力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为46.9%、36.8%和16.2%,第三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