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让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焕然一新

2023-11-05 01:44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

为火箭“强身减重” 帮卫星节省燃料

技术创新让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焕然一新

新华社记者 宋晨 陈凯姿

11月3日晚间,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又称长征七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本次发射任务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有哪些新变化与突破?

多项技术改进提高适应性与可靠性

本次发射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抓总研制,通信技术试验卫星十号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是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可达7吨,填补了我国运载火箭高轨道5.5吨至7吨运载能力的空白,目前可适配直径4.2米和3.7米两种整流罩,具备一箭一星和一箭双主星发射能力。本次执行任务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采用直径4.2米整流罩的基本构型。

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总体技术负责人魏远明介绍,为执行本次任务,火箭完成了20余项技术状态改进,其中,新型传感器应用、智能技术验证等10余项改进为型号首飞首用。提高了火箭的适应性、可靠性与运载能力。

后续,型号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发射场流程,并适时启动配备大尺寸整流罩的改进型火箭研制,为卫星提供更大包络空间,通过更强劲的动力、更合理的结构,支撑火箭综合性能的提升。

发动机可“智能关机”帮卫星节省燃料

魏远明介绍,每次火箭燃料加注都留有“余量”,确保任何条件、任何情况下,火箭都有充足的燃料抵达目的地。本次任务中,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首次搭载试验的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就是充分利用了这个“余量”。

运载火箭末级发动机关机时,星箭联合体已经进入太空,此时储箱内剩余的燃料越少,意味着火箭的运输效率越高。“智能关机”功能通过精确采集储箱燃料液位,分析燃料的剩余量,在线评估火箭能否达到更高的轨道,从而充分释放火箭运载能力。

“目的是帮卫星节省燃料,提高卫星在轨寿命。”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控制系统主管设计师刘星栋说,在传统模式下,火箭抵达预定轨道后,星箭分离,卫星消耗自身携带的燃料进行变轨。而采用发动机“智能关机”功能后,火箭实时预估燃料耗尽的时间,尽可能把卫星送得再高一点、远一点。

更换轻质化电缆为火箭“瘦身”

为火箭这个“庞然大物”进行“瘦身”绝非易事,本次任务中的长征七号A运载火箭,仅轻质化电缆一项,就为火箭减重30多公斤。

刘星栋表示,火箭减重意味着运力提升,对于火箭研制而言,新技术、新状态固然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

火箭电缆就像血管,下至箭体最底端的地面,上至整流罩中的卫星,从头到尾贯穿箭体,全箭电缆总长度至少是火箭高度的2倍。在更换电缆前,火箭研制队伍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操作上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

本次火箭抵达发射场后,遇到了连续的大暴雨天气,测试厂房内湿度高,可能会对电缆连接处的绝缘电阻值产生影响。为此,刘星栋和团队成员抢抓时间,加强雨季防护措施,并对全箭电缆连接部位逐一排查,确保火箭顺利发射。

(新华社北京11月4日电)



助力制造业迈向高端
科技

助力制造业迈向高端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周 雷 工业作为主要物质生产部门,是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也是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基石。我国工业实现由大到强转变,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此过程中,精细化是门必修课,须下大功夫。  [详情]

谷歌AI系统解决几何问题 水平接近奥数冠军
科技

谷歌AI系统解决几何问题 水平接近奥数冠军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据新华社北京1月22日电 谷歌旗下人工智能公司“深层思维”近日发布公报称,该公司与美国纽约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开发的一种名为AlphaGeometry的人工智能(AI)系统,可以解决复杂的几何问题,其水平接近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得主,这是人工智能在性能上的突破。 证明数学定理是 [详情]

精细化加速释放市场潜力
科技

精细化加速释放市场潜力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黄 鑫 纪文慧 我国制造业已形成精细化生产竞争力,产业分工细化,数字化精益制造水平持续提高,精细化生产能力和效率不断提升,制造业供应链网络形成了精细化服务能力。  [详情]

哪家医疗机构种牙便宜 在这里一查便知
科技

哪家医疗机构种牙便宜 在这里一查便知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记者 马相 原来,种一颗牙至少需要五位数的价钱,给有口腔种植需求的患者带来极大的经济压力。为此,医保部门积极开展口腔种植价格治理工作,展开集中采购降低种植材料价格,并规范口腔种植医疗服务价格。2023年5月,口腔种植价格治理措施全面落地。  [详情]

兰州化物所枸杞多糖研究获重要进展
科技

兰州化物所枸杞多糖研究获重要进展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近日,记者从兰州化物所获悉,中国科学院西北特色植物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药物工艺标准课题组致力于枸杞多糖分离制备新技术、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 多糖是构成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物质之一。与核酸、蛋白质、脂质等构成生命基本物质的生物大分子相比,多糖结构的复杂多样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