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尔杰:掌握关键技术 成为行业“领跑者”
本文转自:襄阳日报
全媒体记者 刘倩 通讯员 范梅忠
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强度是同等直径钢纤维的两倍,耐腐蚀性超过合金,能承受200吨的重量,还能耐受超1000℃的高温……9月16日,在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尔杰)生产线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精选过的玄武岩矿石倒入熔炉,经过1650℃的高温,碎石变成了“水”,熔炉下方出料口“吐”出一根根炭黑色的“细丝”,这些“细丝”就是玄武岩纤维。
“用玄武岩纤维制成消防服,能够隔热;它还能代替钢筋吊斜拉桥,200年不用维修;代替油漆用于舰船防腐,100年不用维护。”汇尔杰技术总监郭清告诉记者,作为绿色高性能新型环保材料,玄武岩纤维与环境相容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强度高、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抗老化等优异性能,可满足交通、建筑、化工、节能、环保、电子、航空等领域的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作为我市一家民营企业,汇尔杰在掌握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的同时,还拥有完整的耐碱玻璃纤维生产技术。
“我们是全国生产耐碱玻璃纤维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产量最高的企业。多年前,就已成为中国耐碱玻璃纤维领域的领导品牌,在国际市场与其他国际巨头材料企业形成鼎足之势。”郭清介绍。
正因如此,汇尔杰商标获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研制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先后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湖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企业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
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到国内乃至全球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生产企业的“领跑者”,在郭清看来,秘诀在于走专精特新的自主研发之路。
“深耕细分领域,注重‘专而精’,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这是我们得以成为行业龙头的原因。”郭清表示。
即便拥有如今的“江湖地位”,汇尔杰也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每年都会拿出千余万元资金进行技术研发,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参编行业及国家标准9项、地方标准5项。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现在依然在耐碱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这两个领域的关键技术上进行‘死磕’,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为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郭清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