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2024-01-24 05:2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近日,由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茶业科技与经济年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茶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就重庆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市场开拓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助推重庆茶产业升级、茶经济繁荣。

现场发布了《重庆市2023年茶产业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重庆市茶园面积达108.2万亩,全年产茶5.2万吨,产值达52亿元,产量居全国第14位、西部第6位。全市绿色茶园、有机茶园认证面积分别为10.5万亩和29万亩。重庆市茶产业运行总体平稳,干毛茶均价99.8元/公斤,较上年增加2.5%。茶产业已成为重庆山区库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带动40余万从业人员增收致富。其中,秀山峨溶国家级茶叶“三品一标”示范基地农户增收最高达1.8万元。2023年,重庆“全国首批生态低碳茶认证企业”数量6个,位列全国第2位。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所长、重庆市茶叶商会副会长吴全表示,目前,重庆茶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要坚持以发展绿茶为重点,红茶、沱茶、白茶等为补充,坚持渝西茶区、渝东北茶区和渝东南茶区差异化协同发展,坚持全产业链发展。具体而言,要加大科技创新支持力度,持续推进茶树良种创新,推进全域绿色低碳高效茶园建设,支持加工企业设施设备提升改造,合力打造茶叶品牌和龙头企业,逐步推进数字化,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加强茶旅融合发展,做靓重庆茶叶展会,着力打造永川、南川、酉阳等特色茶产区。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副主任袁德胜表示,下一步,重庆将以升级打造5000亿级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为引领,以提高亩均效益为重点,以茶叶综合利用和加工转化为新路径,重点打造“永川秀芽”“老鹰茶”“重庆沱茶和大树茶”三大核心产业链,整合品牌、展会、企业、科技要素,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四大体系,巩固提升茶叶“三品一标”“生态低碳茶”“茶叶出口”三大基地,做靓巴渝茶文化名片,实现200亿综合产值,扎实推动茶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示范区领导调研全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国内

示范区领导调研全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本文转自:济源日报 本报讯(记者 孔晨)1月22日,示范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副市长李文轩调研全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李文轩一行先后来到济水大街老公交站、客运南站物流区、交投集团办公区、第一行政区,实地查看了示范区充电基础设施四个示范站点建设情况。  [详情]

全省首家食品云工业互联网 “双节点”应用创新中心揭牌
国内

全省首家食品云工业互联网 “双节点”应用创新中心揭牌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本报讯(见习记者 李慧莹)1月19日,漯河食品云运营有限公司授予临颍少康酒厂食品云工业互联网“双节点”应用创新中心牌匾。据悉,这是河南省首家食品云工业互联网“双节点”应用创新中心。 据了解,漯河食品云运营有限公司成立以来,承担着“中国食品云”平台、漯河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综合型二级 [详情]

美德信用|招远市蚕庄镇:用“积分”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底色
国内

美德信用|招远市蚕庄镇:用“积分”为基层治理增添新底色

为深化美德信用建设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近日,招远市蚕庄镇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活动。 “抱着试一试得的心态来的,没想到兑换了这么多日常生活用品。”村民张女士高兴地说。 美德信用积分兑换活动突出示范导向,不仅为群众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实惠,还激发了群众参与 [详情]

源汇区府检联动 共守耕地红线
国内

源汇区府检联动 共守耕地红线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日前,在源汇区政府协调下,相关部门组织施工机械对占用一般耕地长达8年的一处违法建筑进行强制拆除。源汇区人民检察院派人到现场对拆除行动情况进行监督。 2023年3月,源汇区人民检察院在履行公益诉讼职责过程中,发现辖区某村一处房屋从2015年起便处于违法状态。源汇区人民检察院遂启动公 [详情]

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落户临颍少康酒厂
国内

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落户临颍少康酒厂

本文转自:漯河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晓甫)1月19日,中原食品实验室中试基地揭牌暨开酿仪式在临颍少康酒厂举行。 1983年,临颍县国营酒厂在中国微生物学开拓者方心芳先生主导下更名为临颍少康酒厂。他亲自督导少康酒酿造工艺的改进、调制等工作,并一举拿下国内外白酒多项大奖,让少康酒跻身河南名酒之列,获得了 [详情]

凝聚共识 多维对话!招远举办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国内

凝聚共识 多维对话!招远举办劳动教育骨干教师培训

近日,招远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举办了全市首届劳动教育骨干教师第一次培训。本次培训,围绕省乡村教育振兴实验区、义务段学生劳动素养评价试点市、强师计划三项重点工作,凝聚共识、多维对话,由“孤军作战”到“共同创造”再到“博众所长”,骨干教师满载而归。 “我想我只能用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这次培训,陈少燕主任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