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长”陈增文坚守一生 铺就乡村孩子梦想大道
江西手机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彦松、黄玉龙报道:45载春秋,45年坚守,陈增文以高尚的人格,高贵的师德,为几代乡村孩子铺就了追逐梦想的康庄大道,彰显出一名乡村教师的坚韧恪守与全心奉献。
早晨6点,陈增文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家长陆续将学生送来。8点左右,老师们来校,陈增文便骑摩托车,赶往集镇买师生一天吃的菜。为了买到品优价廉的菜品,他经常多跑十多里路去县城,风雨无阻。回来后帮忙洗菜、弄饭、卖菜。自己的课程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师生们全部回家,他最后一个离校。寒暑假,天天到杨溪小学,白天巡逻,晚上守宿,不计报酬。退休后,返聘回校,继续全心奉献。
四十多年来,陈增文校长天天如此,乐此不疲。他用一辈子的坚守,书写入党时的初心。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江西好人”“2017感动鹰潭十大爱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并光荣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
一颗初心 笃行教书育人
1978年,陈增文高中毕业。由于学习成绩还不错,他考大学很有希望。当他随村支书一同来到教室,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已离开的情况下,陈增文毅然放弃了高考,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教学点。四十来个孩子分成一至三年级,大家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教室”是一个破仓库,漏风漏雨,随时有可能倒塌。后来,他索性把课桌凳搬回自己家。从此,家就是校,校就是家。课桌“缺胳膊少腿”,陈增文丢下农活,做起了木匠,自己修起课桌板凳来。
1985年,夏天。璜源村委会书记陈水才同志陪同当时杨溪乡党委书记,专程到他家,极力推荐他担任村委会书记。他不计名利,坚定而委婉地拒绝了。
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他执教三个年级六个科目的复式班成绩,20多次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并多次在全县教学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直到1997年教学点撤并入村完小,松涧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年年都是百分之百。
一个信念 造就招生“传奇”
2004年,农村生源严重流失,陈增文刚担任校长时,杨溪小学学生不足两百名。然而短短的六七年时间,杨溪小学却发展到五百多名学生,出现“排队入学”现象,创造了农村招生的“奇迹”。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陈增文坚信,只要学校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家长们自然会把孩子送来。
一路走来,其中甘苦只自知。用真情感召人,让制度管理人!陈增文身先士卒,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农村完小中,始终保持前列。
一种精神 树立崇高威望
2014年上半年,学校扩建校园,需要征用村民陈香葱的果园。陈增文亲自上门,没想到对方果断地说:“冲着你的为人,我不用与家人商量,不管多少钱,你直接征去好了。”
陈增文在村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他身上的那股“傻子”精神:只管付出,不计回报!
2013年5月,学校的厕所堵塞,陈增文亲自跳入粪坑将堵塞物清理干净;2016年5月,厨房起火,他冒险将液化气罐扔向安全地带。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学校的每位老师。
陈增文以校为家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2015年国庆长假,他带领老师们自愿填平操场,准备打水泥地。整整一个长假,许多老师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退出。
一粒种子 传承奉献基因
岁月无情,教育有爱。陈增文校长即将退休,他站在杨溪小学操场上,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和可爱的孩子们,心生忧虑。他常常对人说,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好的杨溪小学,他退休后该怎么办呢?
陈增文深知,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生力军。陈校长对老师们关怀有加,把他们当亲人,而老师们也同样热爱工作,默默奉献。
该学校的一位老师说,到了杨溪小学才知道陈校长名不虚传,离开后真舍不得;另一位最美乡村教师称,自己之所以留下来一直到退休,是因为陈校长是她的榜样;还有一位年轻教师,本可以调到县城,但他决心留在山区,继续奉献农村教育,这也与陈校长的影响密不可分。
陈增文在培养后续部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教体局领导希望他退休后能继续发挥余热,帮助扶持青年教师们。虽然陈增文的妻子当时在南昌照顾外甥,儿子和儿媳在鹰潭忙碌,孙子也在那年出生,但陈增文还是同意了返聘提议,且没有任何条件。2021年10月退休后,他至今依然默默奉献在杨溪小学这方热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