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校长”陈增文坚守一生 铺就乡村孩子梦想大道

2023-09-22 16:24    来源:江西手机报

江西手机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彦松、黄玉龙报道:45载春秋,45年坚守,陈增文以高尚的人格,高贵的师德,为几代乡村孩子铺就了追逐梦想的康庄大道,彰显出一名乡村教师的坚韧恪守与全心奉献。

早晨6点,陈增文第一个来到学校,打扫卫生,家长陆续将学生送来。8点左右,老师们来校,陈增文便骑摩托车,赶往集镇买师生一天吃的菜。为了买到品优价廉的菜品,他经常多跑十多里路去县城,风雨无阻。回来后帮忙洗菜、弄饭、卖菜。自己的课程安排在下午。放学后,师生们全部回家,他最后一个离校。寒暑假,天天到杨溪小学,白天巡逻,晚上守宿,不计报酬。退休后,返聘回校,继续全心奉献。

四十多年来,陈增文校长天天如此,乐此不疲。他用一辈子的坚守,书写入党时的初心。他先后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模范教师”“中国好人”“江西好人”“2017感动鹰潭十大爱心人物”“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荣获第二届“感动江西教育年度人物”提名奖,并光荣当选江西省政协委员。

一颗初心 笃行教书育人

1978年,陈增文高中毕业。由于学习成绩还不错,他考大学很有希望。当他随村支书一同来到教室,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的眼神,一种强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在村里唯一的小学老师已离开的情况下,陈增文毅然放弃了高考,当上了一名民办教师。

说是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教学点。四十来个孩子分成一至三年级,大家挤在一个“教室”上课。“教室”是一个破仓库,漏风漏雨,随时有可能倒塌。后来,他索性把课桌凳搬回自己家。从此,家就是校,校就是家。课桌“缺胳膊少腿”,陈增文丢下农活,做起了木匠,自己修起课桌板凳来。

1985年,夏天。璜源村委会书记陈水才同志陪同当时杨溪乡党委书记,专程到他家,极力推荐他担任村委会书记。他不计名利,坚定而委婉地拒绝了。

在这样艰苦的教学条件下,他执教三个年级六个科目的复式班成绩,20多次进入全县先进行列,并多次在全县教学成绩排名中,名列前茅。直到1997年教学点撤并入村完小,松涧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年年都是百分之百。

一个信念 造就招生“传奇”

2004年,农村生源严重流失,陈增文刚担任校长时,杨溪小学学生不足两百名。然而短短的六七年时间,杨溪小学却发展到五百多名学生,出现“排队入学”现象,创造了农村招生的“奇迹”。

“种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陈增文坚信,只要学校环境好,教学质量高,家长们自然会把孩子送来。

一路走来,其中甘苦只自知。用真情感召人,让制度管理人!陈增文身先士卒,老师们全身心投入教学中,学校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农村完小中,始终保持前列。

一种精神 树立崇高威望

2014年上半年,学校扩建校园,需要征用村民陈香葱的果园。陈增文亲自上门,没想到对方果断地说:“冲着你的为人,我不用与家人商量,不管多少钱,你直接征去好了。”

陈增文在村民心中有如此崇高的威望,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就是他身上的那股“傻子”精神:只管付出,不计回报!

2013年5月,学校的厕所堵塞,陈增文亲自跳入粪坑将堵塞物清理干净;2016年5月,厨房起火,他冒险将液化气罐扔向安全地带。他的奉献精神深深感染着学校的每位老师。

陈增文以校为家的精神,深深感染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2015年国庆长假,他带领老师们自愿填平操场,准备打水泥地。整整一个长假,许多老师手上磨出了水泡,但没有一个人退出。

一粒种子 传承奉献基因

岁月无情,教育有爱。陈增文校长即将退休,他站在杨溪小学操场上,看着崭新的教学楼和可爱的孩子们,心生忧虑。他常常对人说,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建设好的杨溪小学,他退休后该怎么办呢?

陈增文深知,一支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学校的生力军。陈校长对老师们关怀有加,把他们当亲人,而老师们也同样热爱工作,默默奉献。

该学校的一位老师说,到了杨溪小学才知道陈校长名不虚传,离开后真舍不得;另一位最美乡村教师称,自己之所以留下来一直到退休,是因为陈校长是她的榜样;还有一位年轻教师,本可以调到县城,但他决心留在山区,继续奉献农村教育,这也与陈校长的影响密不可分。

陈增文在培养后续部队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教体局领导希望他退休后能继续发挥余热,帮助扶持青年教师们。虽然陈增文的妻子当时在南昌照顾外甥,儿子和儿媳在鹰潭忙碌,孙子也在那年出生,但陈增文还是同意了返聘提议,且没有任何条件。2021年10月退休后,他至今依然默默奉献在杨溪小学这方热土上。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