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会得焦虑症吗?精神卫生与人工智能专家展开交叉对话

2023-05-27 13:08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姜泓冰

ChatGPT在“智慧涌现”的同时,会不会涌现出情绪?今年4月一项德国研究显示,GPT3.5在人类常用的焦虑症测试问卷中获得了较高的分数,且被提示诱导进入焦虑情景后,如研究人员所预期的那样产生了特定的决策判断和偏见行为。这是不是意味着AI有可能经过训练患上焦虑症?

5月25日,天桥脑科学研究院举办首期“AI问脑”对话,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仇剑崟主任医师与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陈光在线交流互动,吸引了近7万人次直播观众。

仇剑崟表示,近年来,AI技术已经开始尝试应用于包括焦虑症在内的精神障碍临床诊疗。随着人机交互的范围从文本拓展到面部表情、身体姿态、语音、心率、体温,甚至是未来的脑机接口,AI将进一步帮助揭示人类情绪背后的生理学机制,成为心理治疗机器人,在社区或医疗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助力精神卫生诊疗。期待AI经过专业训练之后能够“患上”焦虑症,从而帮助医生更好地了解焦虑症的表现,分析背后的相关因素,为找出更多更好的预防、治愈方法打开思路。

陈光认为,这类模型基于大量训练数据进行学习和生成文本,目前还不具备真正的主观意识、情绪或意愿。基于人工反馈强化学习,AI的确可根据人类对其输出结果的判定和引导,不断调整,逐渐接近人类的倾向,但这种模仿没有超出文本学习和生成的范围,并不会形成稳定、一致的“性格”。从计算机科学角度看来,如果结合精神卫生领域的专业数据对大模型进行“微调”,一方面将帮助AI更好地模拟人类的情绪反应,模拟出一批供医生研究的“精神病人”,另一方面也有望更准确高效地识别出人类的情绪障碍,起到辅助诊疗作用。相关数据的规模是AI技术能否深入精神卫生领域的关键。

两位专家都认为,传统上,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认知依赖主观观察。计算精神病学的兴起,推动数据分析、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工具应用于精神障碍的分型诊断、风险预警、预后预测,协助临床诊疗和防治策略制定。大模型AI将给计算精神病学带来更大突破,帮助人类进一步打开精神疾病和大脑这两个“黑盒”。

“AI问脑”是天桥脑科学研究院新推出的轻型学术交流会议系列活动,以AI科学家和脑科学家交叉对话为主,探索AI技术与脑科学的双向创新,并对AI自主意识、人类意识上云等公众热议话题进行开放性讨论。



盐城干线航道交通量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
科技

盐城干线航道交通量实现自动监测全覆盖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本报讯 (陈海峰)随着泰东河大桥监测点位的调试完成,盐城市干线航道交通量监测系统在2023年12月30日正式上线运行,盐城市17个点位的人工观测全部撤除,实现全市干线航道交通量自动监测,结束了船舶流量统计靠人工“估算”的历史。 2022年起,盐城交通部门针对船舶流量监测主要采取 [详情]

芜湖瑞泰首届技术展举办
科技

芜湖瑞泰首届技术展举办

本文转自:芜湖日报 本报讯(记者 赵丹丹)1月20日,奇瑞科技旗下芜湖瑞泰供应商生态圈年会暨首届技术展举办,行业专家与生态圈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产业发展大计,共话行业美好未来。 此次举办的首届技术展上,芜湖瑞泰邀请59家主要供应链代表企业参会,现场发布企业技术规划和新品解读,相关行业专家作主题报告 [详情]

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在丰台举行
科技

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在丰台举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潘俊强 近日,首届“群体协同与自主”创新发展论坛暨特种机器人产业链榜主任务推进会在丰台创新中心举办。本次论坛以“共建生态·共谋发展”为主题,内容包括群体协同与自主场景邀请赛成果展、军事元宇宙学术交流、仿生机器人前沿科技研讨、任务对接与需求发布,并发起了特种机器人创新联盟组建 [详情]

90后接棒“年货采办权”让年味儿“潮”起来
科技

90后接棒“年货采办权”让年味儿“潮”起来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黄琳燕 记者探访我市多家商超发现,“90后”的新年消费力增长迅速,年轻一代正在接过年货采办权,成为春节消费主力军。呼应消费新趋势,今年各大商超推出高品质、高颜值以及国潮风的年货产品,圈粉追求个性化、仪式感的年轻消费群体。  [详情]

6座LNG储罐完成水压试验
科技

6座LNG储罐完成水压试验

本文转自:盐阜大众报 本报讯 (许树春 李贵东 潘全凯) 1月20日,随着我国最大的液化天然气(LNG)储备基地——中国海油滨海LNG接收站项目一期扩建工程7号储罐水压试验完成,该项目6座全球单罐容量最大储罐全部完成水压试验,比里程碑节点提前71天,为按期实现项目整体机械完工奠定坚实基础。 水压试验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