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保亭:榴莲树上熟

2023-12-10 15:35    来源:阿宅社会

保亭加茂镇南茂居茅丛队榴莲基地结出的果实。受访者供图

■海南日报记者王迎春

在海南中南部的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榴莲,既有着较长的种植历史,又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产业。

虽有典型的热带气候优势,但过去海南种榴莲并不顺利。2019年,保亭三道镇华盛红毛丹基地里的40余棵景观榴莲树挂果,引发广泛关注,打破了“海南不适合种植榴莲”的普遍印象,这也让观望中的种植企业信心倍增。

“国产榴莲”的特色在于“树上熟”,拥有庞大的国内消费市场。近年来,依托气候和种质资源优势,保亭在“国产榴莲”种植销售上持续探路,目前全县榴莲种植总面积为9700余亩。保亭将着力发展好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农文旅融合,讲好前景可期的榴莲本土故事。

在保亭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生长了65年的榴莲母树依旧枝繁叶茂。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涌现“土专家”

种植大户探索榴莲种植方法

近日,在保亭加茂镇南茂居茅丛队的山坡上,一棵棵榴莲树在土层里扎稳了根。“今年挂的果都被要走了,等明年丰收再邀请大家品尝。”基地负责人陈启邦说,连月来,不少客商和榴莲爱好者慕名而来。

控梢催花、管理水肥、整形修剪……这片套种在槟榔园里的130亩榴莲地,陈启邦正为来年的收获做好准备。作为保亭首批榴莲规模化种植户,陈启邦今年有近100株榴莲树挂果。

林子里,一棵高约7米的榴莲树枝繁叶茂,垂挂着十余个幼果。“这株干尧(榴莲品种)是基地里最‘资深’的树。”陈启邦告诉海南日报记者,8年前,他种植2株榴莲树,2019年,其中一株干尧得以开花,这让他信心倍增。

“能开花,我相信一定能结果!”果然,几个月后干尧挂果,但果实不似正常榴莲,“我咨询了马来西亚的相关专家,是果树的授粉问题。”找到解决方法后,同年,陈启邦在槟榔树下套种了300株榴莲树,如今基地已有2000余株榴莲树,品种以黑刺为主,还有猫山王、金枕、干尧等。今年,基地迎来首批榴莲收成,果型饱满,味道甜美,口感绵软。让他更为惊喜的是,母树挂了近70个果,品质都不错。

二零二二年,保亭热作所榴莲母树挂新果。受访者供图

在陈启邦看来,好品质离不开保亭的气候,这里具备种植榴莲的先天优势。海南省农业科学院三亚研究院热带优稀果树科技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冯学杰认为,榴莲是一种很“挑”又“爱享受”的水果,必须“住”山里,喜欢冬暖夏凉气候,背风生长。

“保亭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5℃,年平均相对湿度81.3%,很适合榴莲生长。”陈启邦透露,种植前期,水肥管理十分关键。

为了让榴莲生长得更好,陈启邦还从泰国等国家学习了不少种植方法,不断进行试验。在基地里,记者看到,一棵榴莲主树周围,三棵稍小一些的榴莲树向其倾斜生长。“这种‘三条腿’的方法,能帮助榴莲树提高抗风能力。”陈启邦说。

和陈启邦一样为榴莲“痴狂”的,还有不少人。2021年,保亭榴莲产业协会成立,目前会员已有112人。“榴莲消费市场大,种榴莲是会上瘾的。”会长周德文专门开设了叫“榴莲痴人”的自媒体账号,里面记录了他“扎”在田间种榴莲的历程和经验,连月来,他多次赴老挝、马来西亚等地学习种植技术。协会还组织开展技术探讨会,邀请马来西亚等地的榴莲专家为会员进行榴莲种植技术培训。

保亭新政镇番坡鸿翔优旗榴莲产业基地培育嫁接的榴莲种苗。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培育优品种

农企龙头为农户当“参谋”

“黄老师,前段时间种下的榴莲苗木存活率不高,你可得帮我‘把把脉’。”近日,金江农场十一队农户廖旺来到新政镇番坡农场标准化榴莲种植基地,为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今年,他种植了40亩榴莲。

廖旺口中的“黄老师”是该基地的技术管理人员黄轮,也是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优旗投资有限公司保亭区域榴莲生产总负责人。“榴莲树怕水淹,不能在易积水处挖土坑直接种植,而是要起土堆……”黄轮耐心向廖旺解答技术难题。记者注意到,在近800亩的种植基地里,榴莲树长势良好,智慧化管理设备齐全。

据了解,该企业是一家科研引领的农企,在深度调研后,决定发展榴莲产业,推动榴莲一二三产融合。企业密切对接种植技术专家,通过稳步推进种植研究,基本摸索出一套国产榴莲的种植管理经验,目前在三亚、乐东、保亭、陵水四地均有建设标准化榴莲基地。

截至目前,该企业已在保亭完成标准化榴莲基地建设1850亩,包括猫山王、金枕和黑刺。“保亭的湿度很适合榴莲生长,我们将发挥在品种培育、技术支撑上的优势,积极培育种植优质良种。”海南省鸿翔农业集团投资拓展总经理高德良说。

龙头企业不仅为产业注入了动力,也带动种植户增收致富。“农户真真切切看到榴莲能种,自己也有了信心。”高德良介绍,近年来,企业分批次向当地农户赠送榴莲苗木,并开展技术培训和管理指导,让种植户们边学边种。

“榴莲基地大门常年打开,农户有问题就直接到地里来问。”黄轮说。记者注意到,眼前坡地上的榴莲幼苗都住上了一个用杆子和黑网搭建的、三面开口的“遮阳房”,“刚移栽的幼苗前几个月都要搭建‘遮阳房’以避免暴晒而缺水。”黄轮解释,榴莲种植对水量的控制很严格,要进行精细化补水,该基地还利用树皮为土壤进行保湿。

为了提升榴莲鲜果的品质,鸿翔还研究制作鱼蛋白生物有机肥和植物蛋白肥料,在肥水管理、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控上下功夫。

如何让农户能够安心种,放心挣?该企业着力打通榴莲产销全链条。“农户可以利用庭前屋后闲置土地种植或者槟榔地套种。”高德良介绍,企业计划与保亭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万亩产业园区落地,以一二三产融合项目延长榴莲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助推当地乡村振兴。

保亭新政镇番坡鸿翔优旗榴莲产业基地,工作人员对榴莲苗进行嫁接。海南日报记者王程龙摄

打造新王牌

推动榴莲全产业链发展

不久前,保亭出台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推进全县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增强农业产业发展后劲,红毛丹、菠萝蜜、百香果、榴莲等七大农业主导产业成为方案中的亮眼部分。

如何打造榴莲这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新王牌”?保亭通过加强政策扶持,做好产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榴莲产业发展体系,着力做大做强榴莲产业和榴莲品牌。

要想实现榴莲的“国产化”,开展优质品种选育十分重要。在三道镇华盛红毛丹基地,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热带果树研究所牵手该基地,开展“榴莲优质品种资源引进及海南区域性种植适应性评价”项目。

如今,保亭热作所建设了500亩的榴莲示范基地,在收集种质资源基础上,积极筛选评价适合当地生长的榴莲品种。并计划着手建设高标准母本园、榴莲种苗繁育基地及配套设施,从源头保障产业健康发展。

榴莲同样是引领乡村振兴的强劲动力。近年来,保亭借助协会、合作社等平台,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到榴莲种植中来,例如召开多次榴莲种植现场观摩会,开展榴莲种植管理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多形式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推动标准化种植。

生猛的外表,香甜的内心,榴莲背后蕴含着的风情文化,同样大有“文章”可做。保亭谋划培育一批榴莲主题乡镇和美丽乡村,打造集产品加工、农事体验、众筹认养、文化传播、旅游观光、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产品展销等于一体的榴莲特色主题产业园区,并以品牌讲好本土榴莲故事,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如今,保亭65岁榴莲母树就位于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内,该项目规划占地面积3万亩,分为资源中心、科创高地和产业样板三期。目前,该中心种植91个科557个品种的精选植物,将进行保存、开发、试验试种、研究创新。同时,中心也为保亭新增了一处特色旅游景区,通过结合自身特点完善旅游产品特性,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推动农文旅高质量融合。

为了促进热带水果行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国际交流等,保亭还与海南大学、海垦集团合作,谋划推动海南大学热带水果学院筹建工作,致力打造集教学、科研和成果转化一体化的热带水果科教基地和现代产业学院。(海南日报保城12月7日电)

新闻延伸>>>

65年前,一棵榴莲种苗漂洋过海扎根保亭——

榴莲母树的前世今生

■海南日报记者王迎春

站在树下,循着魁梧通直的树干向上望,近圆球形的树冠凌空展开,日光从枝繁叶茂的缝隙间洒落……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这棵高约15米的榴莲母树是名副其实的“镇园之宝”,它今年65岁“高龄”,已成为我国现存最年长的榴莲树。

从20世纪漂洋过海扎根保亭,经历数次台风依然矗立,再到“空窗”多年后重新挂果,榴莲母树历经沧桑,却仍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国产榴莲”产业持续探路,这棵古老的母树无疑是品种选育的优良母本。跟随海南日报记者的步伐,了解这棵榴莲母树的“前世今生”。

安家保亭生命顽强

榴莲,这一外表坚硬凶猛的热带水果,以独特的风味和口感深受广大食客的喜爱,产地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海南的气候条件与榴莲主产国泰国、马来西亚相似,具有种植榴莲的先天优势。“洋水果”如何来到中国安家落户?时间要溯回至20世纪50年代。

1958年,海南农垦系统保亭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保亭热作所)科研育种人员从马来西亚引进榴莲实生苗,因数量极少、引进种苗稀贵,便作为资源保存,种在保亭热作所植物园里。

榴莲初来乍到,受限于种植技术、品种选育桎梏等因素,多年来研究效果并不理想,最后存活下来的仅一株。如今,这株“独苗”榴莲已走过65年的风雨,高大魁梧地矗立在园中,成为标志性景观。

“母树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生产技术部主任黄勇芳在保亭热作所已工作多年,见证了榴莲母树近一半的“树生”。“看到树冠下那道‘伤疤’了吗?那是三十多年前遭遇雷击形成的树干中空。”顺着黄勇芳手指的方向,长约70厘米的条形口子映入眼帘,定格下那段坚毅的岁月。

不仅如此,榴莲母树在漫长的生长期中,还经历大大小小的台风,均未对其造成致命伤害。1973年至1974年,海南还经历了严峻的寒害,榴莲母树也“挺了过来”。“榴莲母树表现出较好的抗风性和抗寒性,这对选育适宜本地的优良品种有很大的意义。”保亭热作所有关专家表示。

“空窗”多年再挂新果

高耸的枝干上,榴莲果实三五成群地“藏在”茂密的叶片中,个头虽算不上大,却格外显眼。去年夏季,榴莲母树结束多年“空窗”挂新果。

这个消息让许多人激动不已。其中,为母树人工授粉的海南省农垦科学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崔志富感触颇深。

这棵榴莲树为何多年来难以挂果?崔志富推测,榴莲树是异花授粉,这棵树高约15米,气温高的年份均能开花,但自然条件下花粉很难飘到树上,加上树周边没有种植榴莲树,因此多年来挂果率一直不高。

或许是树与人结下的情缘,2021年,榴莲母树挂了一个很小的果,崔志富有幸捡到。“品鉴时发现里面果肉很少,但就是这一点点果肉,鼓舞了我们科研人员的研发信心。”崔志富回忆。

抱着这个愿景,2022年,保亭热作所工作人员提前筹备,加大研究力度。在该年2月榴莲树花期时,科研人员借助剪叉式升降机平台,升到高处对榴莲树进行人工授粉、保花保果作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榴莲母树顺利结出40多个果,基本为自然成熟脱落。“成熟后的榴莲果肉呈乳白色,香味馥郁,口感细腻,纤维含量很少。”崔志富说,经相关专家品鉴后,果品质量尚佳,这极大地增强了大伙儿培育“国产榴莲”品种的信心。

历久弥新助力育苗

榴莲母树克服了“水土不服”,重新挂果,再次证明保亭热作所植物园一带气候土壤适宜榴莲树种植。这棵早于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成立前引进的母树,可作为榴莲品种选育的优良母本,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榴莲品种。

当前,崔志富正牵头一项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对榴莲开展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以及本土化育苗技术研究。

“我们准备以榴莲母树为母体,通过杂交等方式选育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榴莲品种。”崔志富透露,除了植物园有不同树龄的榴莲树,保亭热作所还建设了500亩的榴莲示范基地,正积极筛选评价适合海南当地生长的榴莲品种。

据悉,整个基地包括榴莲品种试种示范基地350亩,种苗基地50亩,种质资源圃及采种基地50亩,试验基地25亩,共享榴莲园25亩,目前榴莲苗木长势良好。基地旨在筛选出适合海南本地生长的榴莲品种,同时研发配套的栽培技术。

今年9月,由海垦集团和保亭联合打造的七仙岭全球热带水果博览中心正式开园,博览中心一期引进收集的全球热带水果种质资源,为热带水果资源创新利用提供了保障。

在满园新奇的博览中心园内,榴莲母树的身姿吸引着游客们的视线。它用茂密的叶片、粗壮的树干、粗粝的树皮,无声地诉说着传奇故事。

走过悠悠岁月,母树仍旧风华正茂。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头条

“碰瓷维权”是对买卖双方的共同消耗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近日,一则“顾客吃饺子剩醋被收费”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1月23日,海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报称,经调阅店内监控视频、查看消费收费单和走访调查其他消费者,未发现商家要求收取蘸醋费用的行为。此事网络舆情随事件调查深入一再反转,引发了不网友关于餐饮业营商环境信任度的讨论。 此次事件 [详情]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头条

中兴商业:寒冬里的一杯热饮,温暖环卫工的心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王晓婷)时值寒冬,沈城连续多日降温,为室外工作的环卫工人增加了作业难度。近日,中兴商业组织员工走上街头,为辛苦作业的环卫工们送上热饮、水果等,为他们送去温暖。 在企业号召下,中兴超市于洪店的员工们迅速行动起来,烧开水、沏热茶、切水果,将一份份“温暖 [详情]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头条

“太空马铃薯种子”在乌兰察布完成交接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李昊 日前,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搭载的“太空马铃薯种子”希森系列20个组合66500粒实生籽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商都县开箱交接。此次搭乘神舟十六号的马铃薯种子经过太空180多天的遨游,返回地面后,由国家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付给内蒙古商都马铃薯技术创新中心,开 [详情]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头条

打卡需谨慎 种草莫挖坑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近日,“夜游南京西站,大三男生爬火车被电伤”的相关报道引发热议。铁路南京站官方回应称,受伤男子目前没有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治疗。据了解,事发现场的“电化区段 严禁攀登”标志明显、照明良好。(1月22日澎湃新闻) 既有明确警示,该男子为何还是不顾自身安全“以身试电”?这恐怕要“归功于 [详情]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头条

上水湾·龙园 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本文转自:大同日报 近日,在大同翔龙集团主办的“上水湾·龙园”视频大赛颁奖典礼上,由190多名视频创作者拍摄的522个创意产品悉数亮相,向大家展示上水湾·龙园的品质与魅力。  [详情]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头条

男子醉驾昏睡 交警查缉排险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周恒宇)1月9日,记者从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日前,西安一辆轿车停在路中间,车内男子酒后昏睡。交警赶赴现场查看,尝试叫醒男子后,没想到该男子竟驾车强行逃离。最终,该男子被警方控制。 1月2日11时38分,西安交警雁塔大队接群众反映称,在东华林路和长吉路十字路口 [详情]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头条

去年深圳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5.1%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朱婷婷)记者昨日从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了解到,2023年深圳市全社会用电量112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 记者了解到,电力数据显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为46.9%、36.8%和16.2%,第三产业用电量在全社会用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