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想敢干女老板 巧手“织”出致富路

2023-12-19 06:38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焦作日报

本报记者 王爱红

本报通讯员 成明星

室外天寒地冻,室内热火朝天。12月15日,走进位于博爱县柏山镇柏山村的博爱县百宝箱箱包运营部加工车间,缝纫机、裁剪机、分切机等转个不停,十几名女工埋头苦干,现场一派忙碌景象。

“这种手法省时省力,做出来的产品还好,你试试。”车间里,“90后”女老板刘军辉正手把手教着缝纫女工,耐心又细致。

刘军辉家曾是柏山村的低保户,她的父亲患小儿麻痹后遗症腿脚不便,母亲重度智力残疾,她和妹妹从小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初中毕业后,刘军辉南下打工,因文化程度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生活依然过得艰难。和江西小伙龚春伙结婚后,为了照顾父母,刘军辉带着两个孩子回到了柏山村,丈夫继续在外务工,一家七八口人开销压得小两口喘不过气。

生活的希望和转机出现在2019年。那时,龚春伙工作地方的隔壁是一家行李袋工厂,他下班后常去观摩学习。工厂老板是个热心肠,让他用手机拍下视频回去慢慢学。龚春伙把视频传给刘军辉,心灵手巧的刘军辉借钱买来原材料,开始跟着视频自学行李袋制作。没有人教,就拆开成品袋按照人家做的尺寸裁剪;没有机床,就把家里的高低床锯开,变成工作台;没有厂房,就在自家院子搭块塑料布,不管刮风下雨都坚持干……

从一针一线做出第一个行李袋,到每天可以做10个、20个、30个乃至成百上千个;从借钱买来第一台缝纫机,到后来购买分切机、下料机、裁剪机、缝合机,一路走来的艰辛不言而喻。产量上去了,销售却成了难题,没有人脉和市场,刘军辉看着堆积如山的箱包犯了难。

镇政府和村里得知后,及时向她伸出援手,一方面协调将刘军辉工厂的箱包带到特色扶贫产品展销会进行宣传推介,另一方面推荐她到郑州参加产品电商销售技巧培训,帮她开阔思路、拓宽销路。博爱县民政局驻柏山村第一书记梁爱民四处奔波,帮助刘军辉到焦作、郑州等地找销路,最终成功打通了批发渠道。

如今,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低廉的价格,刘军辉工厂的箱包供不应求,年产箱包百万个,年产值近百万元。她家不仅退出了低保,还为本村及周边村庄30余名就业困难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带领乡亲们在家门口就业,共同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我们要积极发掘和培育像刘军辉这样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致富带头人,做乡村产业振兴的‘领头雁’,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点亮‘产业兴旺星’。”博爱县委常委、柏山镇党委书记李勇臻说。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