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天赋基因检测消费陷阱

2023-09-26 16:2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近来,天赋基因检测在市场上兴起,一些商家推出相关服务。然而,记者了解到,部分检验机构涉嫌概念炒作,扩大基因与天赋的关联分析,也有专业人士指出,这是打着高科技噱头的消费陷阱。(据9月25日《工人日报》报道)

民间有句俗语叫“3岁看老”,意思是透过一个3岁儿童的行为举止便可以感受到孩子将来会是什么样的人。而现在,天赋检测机构通过唾液检测或皮纹检测等手段便拥有了“3岁看老”的能力。在一些电商平台,天赋基因检测业务每单价格从400元到1万元不等,价格高的包含语言、音乐、逻辑思维、肢体运动、视觉空间、人际社交、自然探索、自我察觉八大类40项天赋能力检测,似乎一纸检测结论便可以看透孩子的一生,为孩子成长指明方向和路径。且这样的“3岁看老”顶着高科技的光环,看似更加高大上,更具科学性、专业性和权威性。不少父母笃信天赋检测结论,按此照方抓药,制定或调整孩子的培养方案;有些父母虽半信半疑,但也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把检测结果作为培养孩子的重要参考。

实际上,一些检测机构迎合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虚假宣传、贩卖焦虑。一些检测机构缺乏员工资质、项目资质等必要条件,在主体资格、设施设备、技术能力等方面存有瑕疵。一些检测机构把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的技术提前用于商业化检测,检测的准确性、稳定性难以保障。有些商业性检测机构依赖于良莠不齐的论文数据和研究结果,把很小的可能性牵强附会地认定为基因点位与天赋的对应关系,如此就把检测数据的相关性扭曲或放大了。

到目前为止,人的天赋具体由哪些基因决定、如何决定,科技发展水平还没办法给出准确解答。从基因测序的角度看,很难检测出孩子的智商天赋。家长们应该认识到孩子成长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不能对天赋基因检测太心重,不能把教育选择的“宝”都押到天赋基因检测上,更不能盲目相信市面上难言规范、难言靠谱的天赋基因检测结果。

家长们可以把资质齐全的正规检测机构出具的天赋检测结论作为一种有限参考,但切不可将其当成培养教育孩子的“标准答案”。应该对孩子多陪伴、多观察、多了解,与孩子多沟通,摸准孩子的长处、短处以及性格、兴趣爱好等,在此基础上,顺应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尊重孩子的选择,做出对应的培养教育。这样的培养教育才是科学、理性、健康的,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才能收获更好的教育效果。

针对鱼龙混杂的天赋基因检测市场,监管部门、相关行业协会等也应有所作为,建立完善管理规则和标准,拉出负面清单,划清天赋基因检测的底线和边界,依法打击遏制虚假夸大宣传、不规范检测、利用尚处于测试和研究阶段的不成熟技术开展商业检测等行为,督促检测机构增强自律意识,守住法律底线,规范检测行为和营销行为,为消费者营造公平、透明、诚信、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唐山客)



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在肥成立
科技

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在肥成立

本文转自:合肥日报 本报讯 1月22日上午,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在肥召开,并签署联合建设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协议书。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红文出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市长罗云峰出席并致辞。省科技厅厅长罗平、副厅长姚群,市领导袁飞出席。 潘建伟在致辞中说,成立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是省市顶格推进量子 [详情]

让年会回归最初的“人情味”
科技

让年会回归最初的“人情味”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周恒宇 岁末年初,又到了许多企业集中举办年会的时候。近期上映的电影《年会不能停!》以筹办年会为主线,讲述了钳工胡建林在裁员之际被阴差阳错调入集团总部,反而一路升职加薪的故事。电影笑点密集、槽点满满,对职场生活的高度写实,戳中打工人内心的痛点,引发了强烈的集体共鸣,有关年会的话题再 [详情]

新型航天供电插座实现在轨更换熔断器
科技

新型航天供电插座实现在轨更换熔断器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讯 (通讯员宋伟 张倩倩 陈袁 记者何亮 付毅飞)1月17日22时27分,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载满货物奔赴中国空间站,开启新年度空间站任务新征程。在此次任务中,天舟七号货运飞船还搭载了一位“新乘客”——可在轨独立更换熔断器的新型供电插座。 该供电插座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2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