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气从何而来 ——四川南江探索“三个机制”引领文明乡风建设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和培育文明乡风的决策部署,聚移风易俗之力,铸乡村振兴之魂。近年来,南江县积极探索道德银行积分制、农村党员驾考制、机关党员评分制,聚焦重点难点堵点,人人头上有规矩,人人肩上有责任,着力化解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虚而不实等问题,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清新政风蔚然成风。
道德银行积分制,鲜明导向树新风。量化积分,德者有“得”,南江县关坝镇小田村“道德银行”模式在全国推广之后,全县所有村(社区)均建立起“党政引导、道德为先、激励为要、自我管理、社会参与”的道德银行积分管理体系,“议、评、奖、晒、建”机制更加完善,一季度一汇总评议、半年一总结兑现激励效果明显,“小积分”发挥了“大作用”,“软指标”变成了“硬通货”。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将产业发展、移风易俗、善行义举等内容纳入积分制管理,红光镇等乡镇通过明确数量、控制总价、限定金额等方式规范酒席办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闲事不办,使人情减负、文明加分。高积分不仅能够获得精神奖励还有物质收入,群众间比积分、晒家风、赛产业、讲文明正成为乡风文明建设中一道亮丽风景。
农村党员驾考制,党建引领正民风。村看村、户看户,老百姓要看党员干部。为充分激发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县所有行政村全面推行农村党员驾考制,让党员干部亮出身份、晒出义务、考出成绩。借鉴驾照分值管理办法,结合党员“星级管理”模式,围绕“对党忠诚、政策落实、为民服务(联系群众)、示范引领、遵纪守法”等五个方面,“季度一测评、半年一通报、年终一总评”,评定党员星级。对评定为五星级的党员在政策上优先支持,优先纳入评先选优对象,年轻无职党员纳入后备干部培养。对评定为一星级的党员,转入党员教育整转党支部进行教育整改转化,并进行“回炉”淬炼。12分的约束,让无职党员和流动党员不再当看客、会客、谈客,所有农村党员比星级、当先锋、做表率,以实际行动推动文明列车行驶在广袤的田野上。
机关干部评分制,拼抢争先强作风。为解决机关党员干部吃大锅饭、躺平等现象,南江推出机关干部“评分制”,为机关干部精准画像。以干部的职位职责和承担的工作任务为依据,通过“共性指标+个性指标”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干部“德、能、勤、绩、廉”日常表现,形成绩由人评、人以绩论的良性循环。共性指标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爱岗敬业、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等。个性指标根据干部岗位职能职责、工作目标任务等特点,针对性设置考评内容。月度小结、季度评鉴、结果公示,逐一评定“领军型”“奔跑型”“蜗牛型”“躺平型”干部,领军型激励重用、躺平型教育调整,鲜明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树立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考核评价机制,机关干部下基层、解难题、办实事,用“干货满满”的实绩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点赞。(作者:中共南江县委宣传部 姜超)(责任编辑:沈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