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豫法院:“四强四化”创新开展企业信用修复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近年来,宿迁市宿豫法院创新开展企业信用修复工作,为失信企业注入“诚信因子”,帮助失信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助力区域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该院营商环境考核,连续3年获评第一等次。
“强化制度建设、体系建设、服务水平和监督问效,推动信用修复标准化、协同化、便捷化和长效化。”该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强化制度建设中,宿豫法院制定规范性文件,明确受理信用修复申请5类情形和7项指标评价体系,对审查不符条件的申请人,出具《不予信用修复决定书》。强化多方参与,联合区检察、发改、税务、市场监管、工信等六部门,围绕各自职责开展信用修复鉴定、会诊和监督工作,并对审查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作出《准予信用修复决定书》。
在体系建设中,该院共建修复平台,共享修复信息,共商修复意见,保证修复成效快速兑现。对申请执行人不同意或者分歧较大的信用修复申请,启动联合会诊程序,召集各联动部门,围绕企业资信状况、经营现状、发展前景等开展联合诊断51场次,出具《信用修复意见书》43份,检察机关全流程监督,确保修复会诊工作依法依规开展。
此外,该院打造一体式综合修复,建设“豫守诚”司法信用修复基地,设立受理、培训、体检、会诊等四中心,整合申请登记、讲解培训、资格审查和修复会诊功能,面向被执行人开展失信风险预防、失信行为修正和失信信息删除工作,切实提升信用治理成效。今年以来,基地共接待事项办理400余件次,失信企业完成信用修复共计139家。实现一站式窗口申请,开设信用修复申请登记窗口,安排专人负责申请事项咨询、材料接收和登记受理工作,一次性告知所需提供的申请材料与注意事项,推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同步审批、限时办结”的并联审批机制,缩短办理时间。今年以来,共登记受理申请216件,平均办理答复用时13.5天。实施一键式网上办理,依托全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整合信用修复职能,深化线上线下服务融合,开设司法信用修复导服端口,与发改、市场监管等部门受理信用修复申请,实现“一键查询、一站受理、一网通办”。今年以来,累计接受网上申请51件,均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受理登记。
此外,宿豫法院抓实诚信教育,围绕减存控增目标,面向失信主体开展案例、知识宣传专题讲座,先后引导400余名失信被执行人自觉纠正失信行为。同时,针对企业信用修复后重获新生案例加大宣传报送,今年以来,该院召开信用修复工作新闻发布会,宣传典型案例6篇,其中1篇案例入选“全市政法机关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信用修复实践调研报告获评“全省法院优秀执行调研报告”。 张家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