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邑“天府一锅蒸”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2023-09-25 13:15    来源:阿宅社会

9月23日,成都大邑县稻乡渔歌现代农业产业园热闹不已,在阵阵稻香的丰收场景中,“2023年第五届天府农民丰收节大邑稻乡渔歌分会场”暨大邑“新十二月市”九月天府丰收节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

本次丰收节用“天府一锅蒸”制作天府丰收宴、举行全域农产品展销会、趣味农耕体验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人们在大邑的农田当中体验农耕乐趣、感受农业发展、享受丰收季的美好。

“天府一锅蒸”蒸出菜品千人享用

2023年第五届天府农民丰收节大邑稻乡渔歌分会场以“庆丰收,促和美”为主题,将开展庆丰收、飨丰收、赛丰收、惠丰收、乐丰收五大板块的活动,让大家在这个如画卷般多彩的秋日稻田中,看大蒸笼、品尝长桌宴、体验农耕趣味。

现场,一个巨大的蒸笼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注目。这是中国第一大蒸笼“天府一锅蒸”,直径11.11米,高6.15米,笼屉由1234片楠竹片拼接而成,笼盖采用纯手工竹编工艺制成,蒸出的菜品可供千人食用。

“天府一锅蒸”

“无蒸不成席”,“天府一锅蒸”专做地道的川西蒸食,每一道菜,都是采用道地的蒸食手法与自然食材烹饪而成,更有专属特级厨师,打造搭配二十四节气的营养蒸食,呈现自然之味。

蒸酥肉、扣肉、粉蒸排骨、咸烧白、清蒸鱼……一次蒸出千道川西特色美食,近200米的长桌上,亲朋好友围桌共享,共享秋日美食,共庆丰收盛宴,成为一道亮丽的田园风景线。

此外,在“赛丰收”板块则开展着丰收摄影展和全域农业生产成果赛。一幅幅全国各地优秀的丰收主题摄影作品也让秋日的田野更添色彩,生动诠释了“五彩秋收百景图”。而如火如荼的全域农业生产成果赛,则鼓舞着三农群体干劲,激发来自乡村的振兴活力。

现场还开展了趣味农耕体验活动、农耕趣味运动会、丰收农夫公益集市等活动,在这里,可以体验水稻收割、稻草人DIY,深度体验农耕手作的乐趣,也可以来一次趣味跑、推一次南瓜冰壶,近距离感受秋收的喜悦。

今年大邑预计水稻总产量约13万吨

举行活动的稻乡渔歌,也是丰收故事中的亮点之一。稻乡渔歌总规模约15000亩,万亩良田丰收在即。同时,以农业生态为产业基底,集文旅、研学、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创新发展,带动村集体和村民融入产业,摸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稻乡渔歌是大邑丰收故事的一个缩影。据了解,今年大邑县水稻种植面积达19.5万余亩,预计水稻总产量约13万吨,到10月初水稻收割工作将全面完成。

在丰收的背后,是大邑县始终守牢耕地保护“红线”,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底气,也是大邑县以“现代农业园区”“高标准农田”“数字农业”“农旅融合”等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千方百计实现农民致富增收,持之以恒做好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不懈努力。

时代在进步,农业也在创新。大邑以国家数字农业试点项目、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为载体,搭建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和监管平台,协同推进农业园区数字化提档升级,创新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园区“芯”模式,走出一条大邑特色的农业数字化发展之路。

音乐节、汉服文化体验活动、街头音乐表演、国潮艺术节、非遗文化表演……除了丰收节以外,在中秋、国庆双节同庆期间,大邑还将举行窗含西岭千秋雪·中秋交响音乐会、雪山音乐季、古镇博物馆季、川西民俗季等多个主题活动,体验丰富多样的大邑景色。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