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通“东数西算”主动脉

2023-06-15 05:5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付传明

在不久前举办的2023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东数西算”受到关注。运行一年多来,“东数西算”工程充分激发了数据要素,算力需求大大提升。

所谓“东数西算”,“数”指数据,“算”指算力,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工程是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提升国家算力安全保障,从而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的重要举措。这是由于在我国数据中心的结构与布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区域性供需失衡。我国东部地区对数据有较高的应用需求,但电力成本较高、能耗指标稀缺,要想规模化开发数据中心有不小的难度;而西部地区虽然有很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但存在跨区域传输数据成本高、网络带宽不够等问题。“东数西算”工程的建设,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可以统筹调度东西部算力需求与供给,有效改善与优化区域数据基础设施不均衡的情况,从而有利于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

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作为这种经济模式的核心生产力,算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东数西算”工程意在通过加快建设全国性高性能算力网络枢纽节点,统筹推进存力平台布局,协同打造智能化算力网络,全面推动大数据中心建设,加速形成全国一体化高品质算力网络体系,实现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从而加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未来,要进一步扩大“东数西算”应用的规模与质量,应加快推动数据中心向西部大规模布局,消纳西部丰富的绿色能源,实现数据的绿色集约和互联互通,持续优化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率。通过全国一体化的数据中心布局建设,提升国家整体算力水平,提高算力使用效率,优化算力安全布局。

还要继续通过实施“东数西算”工程,促进区域间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协调发展。数据中心产业链条长、投资规模大、带动效应强。要加强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把东部的数据流动到西部计算、存储,带动产业上下游投资,实现东西部数据的无障碍无延迟流通,扩大软硬件及应用生态规模。

此外,信息基础设施必须通盘考虑算力网和通信网,要与电力等能源网络协同配合,统筹兼顾做好算力、通信、电力全国一盘棋的顶层设计。应强化国家信息枢纽中心的安全保障能力,通过全国算力发展规划,强化创新驱动,促进高性能计算技术、智能网络技术和新一代网络安全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做好数据安全防护,保障数据网络安全。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科技

“中国视谷”“创客中国”双品牌赋能 杭州产业培育模式入选 “小微你好” 优秀服务案例

近日,省促进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公布了2023年“小微你好” 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优秀服务案例名单,其中,《以赛进击“专精特新” 谱好视觉智能产业发展“三篇章”》成功入选。 去年以来,杭州积极响应“小微你好”暖企助企惠企专项行动,帮助企业克难攻坚、成长发展,提高服务精准度,提 [详情]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科技

宗馥莉:完成1到10到100的突破

在“家门口”的亚运会上展示中国品牌、杭州企业风采;为饮料产业智造升级打造“未来工厂”样本;在消费市场深刻变革背景下,发力开辟新生态新通路……作为发展37年成长起来的中国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娃哈哈交出的2023年答卷传递出坚守与信心。新的一年,如何破局出新、面向未来再攀高峰? 近日,杭州娃哈哈集团副董事 [详情]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科技

持续推动科技与文化融合创新 万事利丝绸拿下国家级牌子

近日,杭州企业万事利丝绸被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等五部门联合认定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作为以丝绸文化创意和高新丝绸科技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万事利丝绸通过将科技与文化融合,为传统丝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赋能, [详情]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科技

“最低价协议”并非双赢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王明昊 破除“最低价协议”,打造一个健康、公平、和谐的线上消费环境,对更好发挥直播电商在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活力等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  [详情]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科技

遵义金紫阳食品公司负责人吴凝: 专注做好一碗面一碗粉

“我们专注‘做好一碗面、做好一碗粉’,销售额达到3.2亿元。” 盘点2023年业绩,吴凝神动色飞:“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分坚持都将会有收获。” 吴凝是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一家民营股份制企业,与贵州大学食品工业系合作,成功研发出贵州荞麦面、苦荞面、抹茶面、红稗面、刺梨面等速餐食品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