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寿险负增长超20% 锚定明年“开门红”?

2023-09-27 00:12    来源:北京商报

预定利率从3.5%下调到3%后,保险公司过得怎么样?9月25日晚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2023年8月行业保费收入情况。整体来看,前8月行业实现保费收入3.87万亿元,按可比口径,行业汇总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1.88%。

不过,从单月数据来看,与7月的高速增长相去甚远,尤其是人身险公司。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8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寿险原保费收入为1464.2亿元,相较于今年7月的1861.54亿元环比减少21.34%。甚至,相较于疫情下的去年也出现了负增长,同比减少1.06%。

业内普遍认为,当前的人身险公司寿险保费负增长基本符合预期。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7月保险公司借助预定利率3.5%产品停售掀起保险销售的一轮高潮,提前释放了相当一部分购买力,因此8月人身保险产品负增长是可以预期的。

广发证券分析师陈福、刘淇也表示,8月保费明显放缓主要受新旧产品切换,导致需求前置的影响,并且预计部分保险公司已经完成全年销售进度,进而在三季度将经营重心转移至队伍培训及组织发展和“开门红”的筹备等,因此8月整体回落也符合市场预期。

当前的人身险市场面临着新变化,在即将到来的“开门红”之前,监管对银保渠道“报行合一”提出了要求,金融监管总局近期向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规范银行代理渠道保险产品的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渠道佣金费用“报行合一”,部分人身险公司银保渠道被暂停调整。从产品策略来看,部分公司已经逐步推出新产品,瞄定即将到来的“开门红”。

多重因素影响下,2024年的“开门红”预期情况如何?新金融专家余丰慧预测,在产品切换和监管对银保渠道的调整下,保险公司预期的“开门红”情况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预计9月新单业务仍面临一定压力。”开源证券分析师高超、吕晨雨也在研报中指出,8月以来,负债端受到需求提前释放、新老产品切换培训以及队伍短期休整、增员等因素影响,新单销售短期承压。短期看,客户需求修复仍需一定时间,不同地区渠道对新产品掌握也有一定差异,销售能力何时回升仍需进一步观察。

从需求端来看,在目前银行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的背景下,3%预定利率的保险产品仍具有较高吸引力,业内预计保费将逐步恢复增长。宋占军表示,对于预定利率3%的产品,在当前其他理财产品收益仍然波动的情况下,保险产品稳定的收益仍然是具有比较优势的。高超、吕晨雨预测,长期看,居民资产配置需求长期存在,预防性储蓄需求有所提升,且储蓄型产品相关竞品收益率有所下降,储蓄型产品在2024年“开门红”以及长期展望中仍有望保持价值发展牵引地位。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财经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琼) 根据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2023年全省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5.78万笔、交易金额30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0%、10.86%。 2023年,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为907.62元/年/亩、比上年增加5.39元/年/亩, [详情]

浙江GDP,跃上8万亿
财经

浙江GDP,跃上8万亿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夏丹 编者按: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浙江提出“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十方面工作。本报今起推出《经济新看点》栏目,持续关注浙江如何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展现各行业提振信心、奋 [详情]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财经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胡颖廉 前不久,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带来这样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142个、创新医疗器械235个;2023年上半年我国药品审评 [详情]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财经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1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辽宁省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三年行动农业农村领域首战告捷。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5367.6万亩, [详情]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财经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谈珂轩)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碳科公司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CCER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碳科公司是注册在江苏的全国首个碳全产业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