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案】被录取后反悔能否要回留学中介费

2023-06-01 02:07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当前,不少学生选择到国外留学,以拓展国际视野和人际网络。由于出国留学的过程十分复杂和繁琐,找中介成为不少学生家长的选择。在中介帮助下,学生拿到通知书后,又决定放弃留学,这种情况下,能要求返还中介费吗?近日,吉林省公主岭市人民法院调解了一起留学中介费用纠纷案件。

【案情回顾】

2021 年 12 月底,学生王焕(化名)经介绍,通过微信委托中介姜国强(化名)办理留学事宜,想到某大学读硕士。中介帮助王焕成功申请该校后,收取了10余万元校代费、3万余元中介费。

其后,因王焕自身成绩不达标,中介又帮忙反复沟通学校,为王焕争取到学校内测机会。该大学的入学通知书下发后,王焕缴纳了1万余元的学校申请费。至此,中介的各项服务工作均已完成。

不久后,王焕表示不想再出国留学,理由是家长不同意。今年3月初,王焕通过邮寄律师函的方式与中介姜国强解除委托关系,因姜国强拒不返还相关费用,王焕起诉至公主岭市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中介返还全部费用。

【审理过程】

公主岭市人民法院立案后,依法适用简易程序进行了审理。经沟通,双方同意采用调解方式进行处理。

王焕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933条,委托人或者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中介应返还相关费用。

姜国强认为,双方签订的《出国留学咨询服务协议书》合法有效,依法应当履行,自己没有违约,并按约定履行了合同义务,没有义务返还本案所涉款项。

【调解结果】

经过调解,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姜国强返还王焕委托费用3万元。王焕自愿放弃其他诉讼请求,双方无其他争议,案件受理费双方各自承担一半。

【律师释法】

广东广和(长春)律师事务所律师王雨琦表示,《民法典》第176条规定:“民事主体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当事人约定,履行民事义务,承担民事责任。”第490条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第509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双方通过微信确定合同内容,而且王焕支付了 3万余元的中介费,姜国强也完成了中介合同中约定全部义务,并帮助王焕拿到了英国某大学的通知书。中介的义务已经全部完成,因此无需返还中介费用。

针对王焕主张的校代费用,该款是双方在微信往来沟通中确定好的,明确拿到录取通知书不退。针对被王焕主张的学校申请费用,是拿到通知书后学校规定要求缴纳的,王焕知晓此事并明确无异议。至此,王焕只要办理签证就可以去上学了,其起诉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应当予以驳回。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头条

方大炭素修旧利废创效200万元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方大炭素紧盯降本增效这个主题,积极组织广大员工开展修旧利废工作,“抓西瓜捡芝麻”,该公司刚刚统计出来的一组数据显示,去年全年,该公司开展修旧利废487项,节约费用约208.85万元。 多年来,方大炭素通过强化制度管理,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和深入的宣传教育工作,员工开展修旧 [详情]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头条

百余市民无偿献血传递大爱真情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杨玉玲、周安琪)1月17日,宜都市人民医院联合市献血办、市医务工作者联盟及宜昌市中心血站集中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当天,共有100多名医务人员及市民成功献血,献血总量达3万毫升。 当天上午,在市人民医院门诊处,医务人员和市民在医护人员的引导下采集血样、化验并填写《献 [详情]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头条

一位检修工的特点:身不离工具包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方大炭素石墨化厂三车间,有一位大家都不用回头就知道是“他来了”的检修能手,他的名字叫付成。这位检修工的特点是,身不离工具包,忙碌点检。大家看到这个身影后,就“一万个放心”。 2001年起,付成担任石墨化厂三车间电工组组长,负责日常电气设备的点检和维修,参与车间设备的升级改造,完成 [详情]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头条

城监小院业主共享自治收益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曲洹淋)近日,大公桥街道城监小院小区下起“红包雨”——每位业主领到了200元红包。 城监小院位于胜利四路9号,建于1987年,共有24户居民。经过老旧小区改造,小区旧貌换新颜,去年3月成立了自治管理小组,实现了自治管理。当天发给居民红包,来源于小区公共区域的广告 [详情]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头条

长阳检察院多元化救助帮扶暖意浓

本文转自:三峡日报 三峡日报讯(通讯员田幸)“十分感谢你们又给我们找到了新的资助,还专程送到家里来。”1月16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和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在为小康(化名)送助学金时,小康爷爷激动地说道。 去年8月,小康爷爷因孙子抚养费问题找到了长阳检察院。未成 [详情]

救助站全天开放
头条

救助站全天开放

本文转自:深圳特区报 深圳特区报讯(记者 庄瑞玉)2024年首波寒潮来袭,记者获悉,我市市区救助站第一时间启动特殊天气应急预案,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并提前储备好防寒物资、医疗物资,全方位应对寒潮来袭,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和临时遇困人员平安度过寒潮天气。 据市救助站工作人员介绍,市救助站已提前储备好防寒 [详情]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头条

甘肃政法大学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出版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1月23日获悉,由甘肃政法大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司法警察学院(公安分院)证据科学相关研究人员翻译的国内首套“证据科学技术译丛”第一期的出版工作已于2024年1月顺利完成。 该译丛包括共计七本390余万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刘耀教授为译丛作序,司法鉴定科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