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着力点,奋力挑大梁

2024-01-24 04:05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两会看台

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3.57万亿元、增长4.8%,是全国首个突破13万亿元的省份,总量连续35年居全国首位,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1月23日新花城客户端)

挑大梁,顾名思义,担纲主要角色、承担支柱作用。随着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出炉,“挑大梁”一词热度攀升。毫无疑问,全国各大省市都铆劲向前、奋发有为,都试图比学赶超、跃上新阶。对广州而言,大城市要有大的样子、大担当,经济大市要真正挑大梁。

2023年,广州经济总量突破3万亿元,不仅是自身经济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也让全国“3万亿GDP俱乐部”再扩容。对此,不少人算了笔时间账:广州地区生产总值从2.98亿元到1万亿元,用了61年;实现2万亿元,花了8年;而闯过3万亿元关口,只用了5年。毋庸置疑,“总量大”“加速跑”“飞速进”,广州经济大市名副其实,真正挑大梁责任在肩。

今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面对新起点、翻开新蓝图,广州如何真正挑大梁?找准着力点,尤为关键。

筑牢产业基底。高质量发展,重点在制造业;广州兴家当家,也靠制造业。可以说,制造业就是广州领跑全省、全国,角力高质量发展赛道的根基。为此,一个关键是要把握好“新与旧”的辩证关系。广州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也要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双向奔赴”,促进纺织服装、皮具箱包等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遵循规律、尊重市场,先立后破,筑稳做强高质量发展底基底盘。

培育发展动能。动能从何而来?国家战略势能转化正是其一。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强大湾区“一点两地”核心引擎。作为全球最具前景的增长极之一,粤港澳大湾区被寄予厚望。而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广州尤当抓住机遇,立足自身禀赋,发挥南沙“棋眼”作用,在贯通一域与全局中有效拓展经济纵深,努力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激发消费活力。万亿成绩,从何而来?消费主引擎作用,彰显无遗。去年,广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商品进出口总值连续第3年双双超过1万亿元。消费市场的火热,带来了客流、货流、资金流等流量的聚合效应,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生机。接下来,广州当继续亮出实打实的激励政策,以强政策刺激消费活力迸发。比如,鼓励首店经济、打造文旅IP。不断释放政策红利,让广州朝着全球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中国现代消费潮流的标杆城市进一步迈进。

(庹亚男)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财经

去年我省农村产权交易超307亿元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吴琼) 根据江苏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数据,2023年全省完成农村产权交易项目25.78万笔、交易金额307.6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0%、10.86%。 2023年,全省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价格为907.62元/年/亩、比上年增加5.39元/年/亩, [详情]

浙江GDP,跃上8万亿
财经

浙江GDP,跃上8万亿

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夏丹 编者按:经济大省挑大梁。2024年,浙江提出“提升政策引导保障成效”“扩大有效益的投资、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十方面工作。本报今起推出《经济新看点》栏目,持续关注浙江如何采取措施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充分展现各行业提振信心、奋 [详情]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财经

把好医药工业的“脉”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 胡颖廉 前不久,2023中国医药工业发展大会带来这样一组数据:“十四五”以来,我国医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速为9.3%,利润总额年均增速为11.3%,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超20%;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累计批准创新药品142个、创新医疗器械235个;2023年上半年我国药品审评 [详情]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财经

2023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1月23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辽宁省2023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高于全国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高于全国0.2个百分点,实现了三年行动农业农村领域首战告捷。 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粮食播种面积5367.6万亩, [详情]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财经

江苏企业完成CCER启动首日交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本报讯 (谈珂轩) 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在北京绿色交易所启动。中国石化碳科公司参加当日首批交易,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作贡献。 CCER与2021年7月启动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同构成完整的全国碳市场体系。碳科公司是注册在江苏的全国首个碳全产业链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