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住零食“学历造假”的歪风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观点1+1
刹住零食“学历造假”的歪风
□最泰安全媒体评论员 周与岳
◆“学历造假”的零食盛行,会损害科研院所的公信力,消减消费者对正规健康食品的信赖和认可,也会对其他品牌构成不正当竞争,妨碍市场健康发展。据工人日报
如今,网红零食都流行跟各大名校、科研院所“攀亲带故”,为的是“提高学历”,借此实现产品价格和销量的提高。近日,上海消保委调查发现,多款冠名“农大”“农科院”的网红零食质量检测不达标,存在“学历造假”现象。
零食“学历造假”这种欺诈行为,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违反了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既损耗着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也损害了受牵连的学校院所的声誉。对零食“学历造假”一定要严厉打击,刹住这股歪风邪气,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防治零食“学历造假”的关键是加强监管、加大处罚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落实责任,积极查处、曝光;电商平台要加强审核和把关,做好“守门人”;学校院所要做好知识产权保护,敢于发声、敢于打假。此外,消费者也要提升鉴别能力,不断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零食“学历造假”以及其他类型的虚假宣传行为,让消费者深恶痛绝,从长远来看,这些行为对市场和企业本身的发展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加大打击力度,对其严惩不贷,才能让企业谨言慎行、敬畏法律,才能让整个市场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