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三周年之券商篇:机构评级水平不一 绩效提升需时间检验

2023-09-25 21:42    来源:北京商报

自“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提出后,距今已有三年时间。从证券公司行业发展情况来看,各家机构正积极践行ESG理念并持续发展绿色投资。据了解,当前已有部分机构通过制定ESG风险相关管理制度或体系、将ESG风险管理融入各业务流程等方式践行ESG理念,也有机构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等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但从行业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券商践行ESG理念面临着起步晚、绩效提升需时间检验等难题,总体而言,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积极学习国际ESG发展经验。

ESG投资助力绿色金融

2020年9月,双碳目标正式提出,距今已有三年。与此同时,相关机构也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债券等方式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例如,中金公司在2023年上半年共助力发行42单绿色及ESG债券,规模超人民币2800亿元。同期,截至2023年6月末,海通国际也完成48笔债券发行项目;债券资本市场团队深入践行ESG和可持续金融理念,完成3笔绿色及可持续债券的承销,融资规模达5.7亿美元。

从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在证券公司履行社会责任方面,中证协数据显示,有47家券商在2022年度承销发行绿色公司债券、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其中,中信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国泰君安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平安证券6家机构的总金额超100亿元,而中信证券的总金额高达350.77亿元,领先其余机构。

在国家积极推进绿色经济发展的当下,证券公司行业也通过制定ESG风险相关管理制度或体系、将ESG风险管理融入各业务流程等方式积极践行ESG理念,而这也成为相关机构推动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的重要一环。从最新公开内容来看,已有16家券商将ESG相关内容纳入2022年度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中。

例如,东北证券在2022年度文化建设实践年度报告中指出,其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ESG治理架构,推进社会责任与ESG管理双向发力、有序衔接,切实推动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东方证券也在相关报告中提及,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司监事会将“公司治理”研究进一步延伸到ESG领域;2022年,公司积极创建和推进《以ESG投资理念推进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系统化提出了ESG投资助力绿色金融发展的可行性方案,以ESG投资理念推进绿色金融的探索与实践。

此外,中证协也指出,部分证券公司将ESG风险管理与传统风险管理工作相结合,如将ESG风险管理嵌入尽职调查、内部评级、集中度管理及黑名单管理流程中,保证ESG风险管理行之有效,最终促进证券公司各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例如,华泰证券发布的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就显示,其将客户ESG尽职调查管理机制融入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及子公司的融资类、股权投资类及投资银行类相关的业务全流程。

机构发展进度不一

那么,从国际层面来看,国内券商在ESG方面的实践水平又如何?公开资料显示,MSCI发布的证券公司2022年ESG评级结果中,全球共有53家投资银行业与经纪业公司获得MSCI ESG的公开评级。据了解,MSCI ESG评级参考指标包括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共3个一级指标,以及气候变化、自然资源、污染和消耗等二级指标10个,碳排放、融资环境因素、气候变化脆弱性等三级指标35个。

而MSCI证券公司ESG评级在券商领域主要关注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企业行为、产品投资责任、金融环境影响和人力资本发展五大指标。具体来看,2022年度,A级券商队伍扩容,共有4家券商的ESG评级为A级,分别为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和东方证券。

此外,海通证券也在近期公开表示,公司与境内外主要评级机构深入沟通,以ESG评级提升为导向形成改进项,将相关工作纳入ESG实践视野,推动评级结果持续向好;围绕ESG方面的工作成果和有益实践开展主题宣传,传递责任声音,传播价值贡献,引导行业提升ESG建设水平。

尽管部分机构在ESG理念实践方面取得长足进展,但就行业整体情况而言,仍存在发展滞后、评级水平偏低等情况。有行业分析观点指出,目前国内券商在MSCI的 ESG评级中总体处于偏低水平。部分业内人士也认为,国内券商发展ESG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产业经济资深研究人士王剑辉表示,ESG这一理念在国内企业的公司治理层面仍处于初期阶段,相关机构也正逐步将这一理念纳入到经营管理和战略发展中。但实际上,对于券商而言,在这一方面的发展主要依托其服务对象的发展水平来带动。尽管部分券商在逐步建立ESG的服务体系和服务标准,但这也取决于其服务的对象能否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相关目标。因此券商在发展这一方面时有先天性的滞后因素。

尽管起步较晚,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内券商可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提升、学习ESG发展经验。在川财证券研究所所长陈雳看来,对于证券业,ESG是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积极践行ESG发展也有助于证券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目前各家券商正在努力践行ESG理念,通过管理、经营等方式向ESG发展靠拢,积极拥抱企业发展重要理念。

但陈雳也提到,目前国内券商确实在ESG的一些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需要积极学习国际ESG发展经验。另一方面,证券行业还面临着ESG管理起步较晚、绩效提升需时间检验等难题。

北京商报记者 李海媛



青云谱区签约6项医疗器械产业项目
财经

青云谱区签约6项医疗器械产业项目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本报讯(洪观新闻记者 徐景)1月21日,青云谱区举行医疗器械产业项目签约活动,共签约6个项目,签约金额21.5亿元。 此次签约的6个项目,分别为德荣医疗器械供应链智能终端、三锐电子科技生产基地、丰泰园康复机器人智能工厂、安进康复类医药产品销售中心、吉汇祥体外诊断全国总部、乐成生物 [详情]

2023年昆明16个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7%
财经

2023年昆明16个园区工业总产值预计增长7%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雁群) 日前,记者从昆明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获悉,2023年,昆明市16个以工业和信息化为主的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4900亿元,增长7%左右,占全省园区的三分之一。 2023年昆明市全力抓好“三大经济”,狠抓园区发展质量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昆明市16个园区拥有 [详情]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财经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广西将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 今年力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本报讯(记者廖欣)日前,记者从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了解到,广西推进产业振兴三年行动指挥部2024年全体会议暨全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近日在南宁召开。据悉,今年广西力争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突破800家 [详情]

2023年进出口2.37万亿元 民企成为江苏第一大外贸主体
财经

2023年进出口2.37万亿元 民企成为江苏第一大外贸主体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据南京海关统计,去年,我省民营企业进出口2.37万亿元,同比增长8.5%,占比较上年提升4.9个百分点,达到45.2%,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其中,第四季度民营企业增长21.2%,占比提升至48.8%,超越外商投资企业成为我省第一大外贸经营主体。 1月15日,苏州玖物智能科技股份 [详情]

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财经

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本文转自:鲁中晨报缓解企业资金困境精准赋能新质生产力 齐商银行发放首笔“专精特新企业贷” 1月19日上午,位于高青的山东金洋药业有限公司车间内,机器轰鸣,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厂区里停放着一辆大货车,有人正在把一包包的原材料卸下来。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