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重大重点项目去年累计完成投资3151.31亿元

2024-01-23 07:2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南昌日报

2023年,我市落实“抓项目、促投资”相关工作,激发投资活力、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益,有力助推投资保持稳步增长。在工业、服务业、农林水及生态建设、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社会事业和民生实事七个方面共实施重大重点项目1005个,总投资11168.68 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67.74 亿元,去年累计完成投资3151.3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13.9%;51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451个,开工率87.6%。100个市重点推进项目去年累计完成投资1262.88亿元,投资完成率 128.3%;24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21个,开工率87.5%。219个项目纳入全省大中型项目计划,总投资5149.0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16.21亿元,去年累计上报完成投资1699.84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20.48%;75个计划新开工项目已开工70个,开工率93.33%。圆满完成了年度计划目标,以项目建设的“加速度”稳住了全市经济发展“基本盘”。

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

南岸滩地承台墩身加紧建设、轰鸣的机械声响彻耳畔,渣土车、洒水车、泵车、混凝土车等大型工程车辆来回穿梭,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日前,记者在北二环项目工程一期主桥闸道施工现场看到,各种大型机械紧张作业,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北二环项目工程一期副经理陶志力告诉记者:“目前,南岸滩地承台墩身正在加紧建设中,水上承台已进入攻坚期,围堰施工如火如荼进行中,工人们正在抢时间、赶进度,争取1月底完成第一个水上主墩承台浇筑。”据了解,北二环快速路项目起于高新大道,跨越赣江南支、中支、西支,经蒋巷、扬子洲后与南昌经开区英雄大道衔接,结合隆兴大桥(赣江公铁合建段大桥工程),形成一条贯穿城市北部各片区的交通廊道,对于完善我市骨干路网结构,提供城市组团间中长距离客货便捷交通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2023年以来,我市建立了省、市两级重点项目库,对全市项目实行分级分类清单化管理,分别明确项目开工、竣工、投资等推进目标,形成项目清单和推进台账。聚焦省大中型项目、省重点建设项目、市重大重点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和专项债项目,市发改委组织市工信、商务、住建等部门和各县区,通过集中储备和日常储备,建立全市重大项目储备库,并定期进行集中调度、服务保障和培育指导。同时,我市加强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对于全市重大重点项目、省大中型项目建立定期通报机制,按月对尚未入库统计的项目进行定期梳理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和提醒各县区、各项目单位对已开工项目及时申报入统,对未开工项目加快工作进度,早日开工建设。

争取资金保障项目建设

沿着新铺设的柏油路走下去,姜黄色的楼体映衬着湛蓝的天空,格外亮眼;路面下,埋设了雨污分流下水管道;路两侧,整齐的门店已经取代了“马路摊”……洪都街道洪招小区改造的成果已经显现。

进贤县医科园污水处理厂已经完成主体施工,辅助用房、加药间、门卫室的主体结构完工,完成接触消毒池的基础施工验收;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自来水管网工程,职教大道、南山大道、工匠大道道路管线支架建设加速冲刺……

这些项目的快速推进离不开我市积极争取资金为项目注入动力。2023年以来,我市进一步加强向上争资金、争项目工作,包括中央预算内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和省大中型项目申报。其中成功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约19亿元,位列全省前列,重点支持我市保障性安居工程、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卫生健康、水安全保障工程、社会服务设施兜底工程等领域。

2023年以来,我市着力形成“成熟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的项目梯次推进格局,强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强化要素保障,加强各级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建等审批部门的联动,帮助项目单位大力突破用地、环评、能评等关键环节的堵点问题,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落地建设、竣工投产,全面提高项目建设效率和投资效益。同时,加强项目谋划储备,优化项目推进机制,加大要素保障力度,通过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对签约项目抓对接、保落地,开工项目抓进度、保节点,投资项目抓配套、保投用,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重大项目支撑带动作用。

洪含颖 洪观新闻记者 万玲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财经

2023陕西百强企业及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发布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本报讯 (记者 沈谦)1月22日,记者从陕西省企业家协会获悉:日前,2023陕西百强企业名单、民营50强企业名单及《2023陕西百强企业分析报告》发布。陕西百强企业已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各行业的领军者和龙头企业。 2023陕西百强企业中,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 [详情]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财经

2023年 钱花在哪? 2024年 钱怎么花?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 1月22日,《关于四川省2023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4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 2023年全省范围内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529.1亿元。其中,省级收入993.3亿元。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731.7亿元,增长6.9%。其中,全省民生保障支出8370.4亿 [详情]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财经

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增长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工人日报》(2024年01月23日 04版) 本报讯(记者柳姗姗 彭冰)记者日前从吉林省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获悉,2023年,该省地区生产总值(GDP)13531.19亿元,同比增长6.3%,高于全国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2023年,该省新兴动能强劲,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  [详情]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财经

“饮”领潮流 乘“食”而上(“支柱产业怎么抓——对话县(市、区)一把手”系列访谈)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支柱产业名片 焦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焦作高新区”)有全国最大的苏打水生产基地焦作市明仁天然药物有限责任公司,也有我省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基地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更涌现出一批包装、原料、辅料等配套企业。  [详情]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财经

天津天开园设立科创母基金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23日 第 03 版) 本报天津1月22日电 (记者武少民)天开九安海河海棠50亿元科创母基金签约发布仪式日前在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以下简称“天开园”)举行。近百家国内知名创投机构参加签约发布仪式,超百亿规模创投基金群聚焦天开园和 [详情]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财经

“头”“尾”共进,做好增值大文章

本文转自:安徽日报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许昊杰 近年来,我省坚持种养一块抓、粮肉一块抓、“头”“尾”一块抓,下大力气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