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花里“摘金银” ——国家税务总局遵义市税务局帮扶务川县石朝乡大漆村纪实
本网讯(记者 罗近人 马达 通讯员 董锦)盛夏时节,万物生长。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石朝乡大漆村,一蓬蓬、一串串金白色交映的金银花开得漫山遍野。金银花从萌蕾到开放的过程大约有两周时间,而盛夏不断升高的气温会加速成长、缩短花期,村民们必须顶着星光月色踏着晨露,凌晨四点便早早入地抢收。精心养护了一年的金银花,终于能变成“真金白银”了,村民们虽然忙碌,脸上却都挂着欣慰的笑容,眼里闪着期冀的光。
大漆村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交通不便,土质松散贫瘠,加上气候高寒,粮食产量远远低于平原地区,传统的种养殖业仅能维持生计,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2014年,大漆村成为遵义市税务局的定点帮扶村,历届市税务局党委坚决扛起了这项艰巨的任务,一届接着一届干,一棒赶着一棒追,一路走来,帮扶情谊越结越深,大漆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2014年,因时制宜引进企业以“党组织+村集体+企业+农户”的模式栽种2.5万亩香榧;
2015年,改扩建352国道线约15公里,建成76.8公里境内全覆盖通组公路;
2016年,利用优质水资源建成年产20万尾的生态鱼场;
……
到如今,大漆村已摘掉贫困帽子,金银花、香榧等产业蓬勃发展,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产业村、康养村。
因地制宜选栽金银花
2019年,时任大漆村党总支书记申修军和驻村第一书记卢佳一遍遍地思索同一个问题:大路小路修通了,长效香榧产业正在成长,水电有了保障,但一眼望去仍有杂草横生的荒地山地,如何让这一片片荒山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两位书记苦思冥想、多方走访考察,最终在一个野生金银花飘香的初夏得到启发。他们一致认为,大漆村野生金银花长势喜人、香气袭人,人工加以培植后,一定能种出高品质的金银花。
彼时的大漆,种植六年有余的香榧树仍在成长期,还未挂果未带来收益,村民们急切渴望一种能即刻见效的产业。所以,对种植后需管护两年才盛产的金银花,村民充满质疑,大多选择观望。
多方研究论证后,村委决定挑选出最先“吃螃蟹的人”试点种植。结合全村荒地排查对比和群众意愿,最终在卢佳和包组干部李洪明的努力下,全村金银花试点选定飘扬组的申修富家。
两位干部从动员鼓劲、幼苗选种、管理养护、鲜花收购等环节一路护航,围绕幼苗采购资金、管护成本、清通产业路等要素一路帮扶……两年后,申修富栽种的50亩金银花终于开花了,当卢佳领着收购商现场收购现场结账时,前来帮忙采收的村民们羡慕不已,大家种植金银花的热情和信心在这一刻终于得到充分激发。
产业赋能以短养长
看到申修富尝到甜头后,村民种植积极性剧增,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栽种了金银花,种植面积猛增至2500亩,产值也增至300万。卢佳看着正迎风生长的幼苗,突然来了灵感:幼苗成长需要管护、需要时日成长,何不在金银花成林前,栽种矮杆根浅的短季农作物?这既管护了金银花又增加当期村民收入。
于是,卢佳争取产业帮扶资金,鼓励大户带头示范套种试行,在金银花基地里套种大豆、生姜、辣椒、油菜等农作物,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盘活劳动力,做到“一地多用”“间作套种”,探索出“党组织+大户+困难户”主体捆绑和大豆、辣椒等农作物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种出了大漆村独有的“金山银山”,挖掘开发出带民增收致富的金银大道。
截至目前,大漆村套种帮扶资金投入50余万元,培育金银花大户50户,辣椒大户3户,黄豆大户10户,捆绑帮扶困难户121户,实现套种增值约250万元。这些“真金白银”的数据真实验证了村里孩童编唱的“金银花开金银发,爹妈买糖框娃娃”的浪漫童谣。
延伸链条深挖原值
现今,大漆村曾经野草肆意的荒山已变成葱葱郁郁的金银花林,产业能振兴并非偶然,那一串串一簇簇金银花蕾,是一位位敢于拼搏的干部们的心血。但他们并不因当前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而自满,他们有更远大的梦想:深加工,创品牌,不单纯种植卖鲜花!他们明白只有延伸金银花产业链条,深挖产业增值空间,才能带来更新的胜势。
于是,在遵义市税务局和各方力量的助力下,大漆村聚焦农旅文化新趋势,依托全乡“云上石朝”康养避暑圣地的资源优势,整合产业、观光、餐饮资源,围绕“吃、游、购、娱”等多要素,进一步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力促农旅产业振兴创收。
原先,村民采摘后直接卖鲜花,收购价仅四五元一斤,而外地工厂将鲜花加工成金银花茶饮后,卖价高达128元一盒,烘干加工后价值更能翻2倍。而且村民采收时如遇阴雨天气,很多花烂败在土地里,村民只能挣到微薄的血汗钱。在遵义市税务局帮扶下,大漆村入股云瑞公司,壮大了本土公司收购加工实力,整合闲置的800平厂房,引进企业改建成集杀青、智能烘烤和包装于一体的标准化加工厂。蒸汽杀青烘干后制作成的盒装金银花茶饮,最大限度地提升了金银花的价值,保障了花农的收益。经过一年的摸索,现在的金银花茶饮以一流的品相和品质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花还没开,订单就已飞进大山。
不仅如此,金银花本就属于“药食同宗”植物,大漆村村民也有用金银花炖鸡、煮粥的传统,金银花产业的规模发展和金银花茶饮的绝佳口碑,让当地金银花炖鸡的美食知名度也得到提升,很多人慕名远到而来只为品尝一碗鲜美滋补消暑的金银花鸡汤,产业附加值得到深度挖掘。
产业发展,收入增长,吸引了不少外出人员返村。曾在广州开办小型五金厂的邓国策,看到乡村振兴的新机遇,毅然关厂回家发展。“过去就种几亩苞谷养两头猪,路也不通,还不够家里吃。现在有帮扶力量,产业结构也调整了,有吃的有卖的,种地的收入不比外面做生意少,还能照顾家里年迈的父母,所以我就回村了。”邓国策笑着说。
自接到帮扶任务以来,遵义市税务局已接续选派5任第一书记驻村帮扶,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税务蓝扎根“红土地”,“输血”“造血”双管齐下,致力产业振兴,助力增收致富。据统计,九年来,遵义市税务局通过“自投+协调”各类资金480万元,投入到大漆村党组织建强、脱贫成果巩固、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建设、为民服务的方方面面。未来,他们还将继续发力,助力大漆村发展成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康养村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