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门外听直播
上世纪60年代初,位于南肖墙西头的和平剧院每天门前热热闹闹,人们争相观看不断上演的国产电影佳片。但住在马路对面的我及一帮子同院小伙伴却是看不起电影的。因为家里人口多,所以我们兄弟们都很理解父母的难处,很少张口要钱看电影。偶尔有五分钱的学生包场过过眼瘾,但这根本满足不了我们的需求。
于是我们想尽一切办法踅摸看电影的门路。记得影院侧面有一排电影橱窗介绍,那里边张贴着带有一幅幅剧照和故事梗概的广告。可是天天看广告看得都腻了。无奈之中,我们突然发现影院门头上安装的两个扩音喇叭常常将所放影片的声音同步直播出来,这倒让我们感到惊喜。
影院里面放映电影时为什么要用扩音喇叭对外播放呢?估计这也是一种广告促销手段吧,这样能吸引更多观众。不管咋说,我们这帮小孩子只要能够听到电影就觉得已经很过瘾啦。尽管看不到银幕画面,但能够完整地聆听一部电影直播也是挺满足的!不过听直播也有遗憾,不是每天每部电影都能听到,有时候这个影院连续几天默不作声,有时候只播放一小段,总之无规律可循。好在热心的小伙伴一听到喇叭有电影声音播放,就会跑来喊我们一起去听。尽管听的是有头无尾或者有尾无头,甚至听不清楚,但兴趣不减。其实像我们这忠实的听众不仅有小孩子,还有大人哩,有的人竟然还坐着小板凳,听得非常认真。
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影片有不少,《闪闪的红星》里的主题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那真是余音绕梁太好听了;还有《英雄儿女》里的“向我开炮”成了我们“打仗”的常用流行语;轻喜剧《今天我休息》让人忍俊不禁……大家最常说的就是,咱们要能进去看看该有多好呀!我常常聊以自慰地对他们说:听电影也不赖,咱们可以随便想象,另外,不管这影片是黑白还是彩色的,听起来都是一样的。
听电影直播也让我在同学面前提升了影评的话语权。但更让我引以为豪的是,有一次我根据听电影的感受写了篇作文,语文老师还表扬我的“观后感”写得好,居然当作了范文,岂不知,准确地讲应该是叫“听后感”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