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理性救援”何以受热捧?

2023-12-12 03:0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工人日报

维扬书生

《工人日报》(2023年12月12日 05版)

据12月10日澎湃新闻网报道,12月5日,广东汕头警方公示,拟对陈汉鹏等人不顾个人安危,勇救落水人员的行为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今年11月,一名初中生在汕头南洋游泳时被海浪卷走,危急时刻,在海边开茶座的店主陈汉鹏从店里拿出救生圈和救生绳,与市民马俊根一起协力将落水学生救上岸。这一幕被拍下后在社交媒体热传,网友称赞这是“最理性的救援”。

“最理性的救援”之所以受到热捧,在于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见义勇为,而是一种见义智为。毫无疑问,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闪烁着耀眼的人性之光,任何时候都应受到尊重。《论语》中有“见义不为,无勇也”,意即一个人见到符合正义的事情不去做,这就是没有勇气。在诸多人的认知里,见义勇为往往带着一种“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也正是这种“不顾个人安危”的牺牲精神,才令人钦佩和感动。

但是,在自身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勉强上前救人,很可能既没能帮到别人,还让自己陷入困境,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近年来,一些见义勇为的人因救人而失去生命的情况不时发生,有的甚至为救一人搭进几个人的性命。这样的事情令人心痛,也值得反思。

近年来,倡导理性救援、见义智为,逐渐成为一种共识和趋势。越来越多的地方在有关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中,删除了“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文字表述;有的地方在新出台的中小学生守则和行为规范中,也删除了有关“见义勇为”的内容……这些变化体现出了对生命的关切、对生命的平等敬畏与尊重,这些变化也传递出鼓励、引导以科学、理性的见义智为来防止更多悲剧发生的鲜明态度。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出台了专门的法律对见义勇为行为作出规范。比如,有的国家的法律规定成年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才有救人义务:一是意识到他人处于危难境地;二是营救他人对自己并没有危险。再如,一些国家的法律中虽设有“见死不救罪”,但成立的条件之一是“对本人和第三者没有危险却故意放弃救助”。

实际上,见义智为体现的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和进步,这种转变在现实中也日渐深入人心。2021年6月,浙江余姚东城小学的学生张楚悦与妹妹在外公家临江的小院里玩耍时,听到江边有人落水的声音,张楚悦并没有贸然跳进水里救人,而是回家拿起救生衣扔给落水儿童,与众人一起合力将落水儿童救了上来。事后,学校授予张楚悦“安全小卫士”称号,表彰她机智、沉着勇救落水儿童的行为。

我们乐见越来越多的理性救援、“有教科书意义”的救援在现实中上演并受到热捧。从官方的鼓励推崇,到越来越多人亲身践行,其实都在诠释一个朴素的道理:见义勇为值得称赞,知进退、懂取舍、讲方法的科学理性的见义智为更值得提倡,这不仅体现出社会的文明与进步,也体现出对生命权的最大尊重和敬畏。



25分钟!门源上演生命接力
社会

25分钟!门源上演生命接力

本文转自:西海都市报 本报讯(西海全媒体记者 徐变银 通讯员 付青)1月17日,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门源站收到旅客家属寄来的锦旗,锦旗上面写着“情系乘客伸援手、尽职尽责品德高”几个大字。 1月12日15时10分,门源站应急值守值班员赵东平紧急通知客运班组:D2737次列车上有一名旅客突发疾病,需 [详情]

员工的“幸福密码”
社会

员工的“幸福密码”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彭云桃 “非常感谢方大集团的医疗资助福利政策,帮我缓解了沉重的医疗费用之困,让我及家人真切感受到方大大家庭的温暖。”萍安钢铁自动化部员工黄晓由衷地说。  [详情]

警徽照耀暖人心
社会

警徽照耀暖人心

本文转自:萍乡日报 ■李仙云 “110”,这熟悉的数字,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我们遭遇突如其来的危险与困境,首先想到的,就是拿起手机拨打它。而每年的1月10日,也被定为“中国人民警察节”,这个特殊的节日,总让我想起我的警察兄弟葛警官。  [详情]

东乡县人民医院开办便民健康餐厅
社会

东乡县人民医院开办便民健康餐厅

本文转自:民族日报 本报讯 (记者 刘刚林)为进一步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东乡县卫健局在提升医疗服务的同时,聚焦患者就医的烦心事、操心事,积极拓展工作思路,开设东乡县人民医院营养健康餐厅,将“食事”办到了患者心坎上。 营养餐厅既是医院不可缺少的就医服务版块,也是助力医疗服务建设的重要体现。东乡 [详情]

小轿车撞击护栏   多部门联合处置
社会

小轿车撞击护栏 多部门联合处置

本文转自:闽北日报 本报讯(姚志源 陈家泉)1月15日,南平高速执法支队三大队和平中队接到报警电话,在浦武线A道187公里处发生一起小轿车撞击波形钢板护栏事故。 执法员到达现场时发现,车辆由于撞击变形,整个车身横停在高速公路路面上,占用了整个超车道,现场有波形护栏、防撞桶等路产损坏,所幸人员无大碍。 [详情]

“大戏看北京”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成果展演
社会

“大戏看北京”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成果展演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高倩)昨天下午,2023年度“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青年人才项目成果展演推介活动在北京市文联老舍剧场举行。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市文联主席陈平出席活动。 “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以精品创作项目和青年人才项目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