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赋能古村蝶变
本文转自:井冈山报
党建引领赋能古村蝶变
——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传统古村落保护开发小记□周小玉、张建明
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始建于唐朝末年,是北宋文宗欧阳修同宗后裔聚居地,距今已有1100余年,先后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国家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1年以来,钓源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入挖掘古村丰富资源,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将古村进行改造提升,实现古村蝶变,逐步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传统古村落保护新路径。
传统阵地变为智慧高地
提升便民服务能力。钓源村党支部通过整合资金90余万元,以智慧党建、乡村振兴、便民服务为主题,高标准打造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智慧党建馆、亲情联系工作室、协商议事室、普法教育站、数字乡村馆等多类特色场馆,全面提升为民服务能力。
用活数字治理平台。利用5G、AI、“云大物”等新技术,打造了一套“功能全、应用广、技术新”的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在全村公共区域安装了多种不同用途的摄像头,对各村路口和村巷道进行24小时监控,利用5G和大数据等手段,实现农村管理、安防监控和乡村广播数字化,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升级旅游智治模式。升级数字乡村云服务平台,实现古村每日景点人流情况和整体游览情况实时监测,为景区运营提供数据支撑。将钓源“VR”全景看家乡链入百度地图和美丽中国APP,不断拓展古村知名度、美誉度。
传统古村变为活力新村
找准运营主体。为了让千年古村重焕生机,该镇组织干部多次前往浙江杭州、福建南屏等地考察学习,邀请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运营团队前来实地察看,经过多方比对和筛选,高标准引入国内文旅行业资深企业——十里芳菲专业团队对古村进行全方位保护开发和经营管理。
创新建设理念。该区秉持“修旧如旧、古今融合”理念,高品质进行谋划设计建设,结合钓源大道十里樱花长廊入口空间,以欧阳修文化、农耕文化为重点,以老屋为载体,以历史为故事,在维系古村建筑整体脉络的同时对民居内部进行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巷道博物馆等,更好地传承传统宗祠文化。
引爆古村人气。多次联合中央媒体举办亲子音乐节、家庭酷跑大会直播等各种大型活动,吸引2.8万人现场参与,直播活动浏览人数达300万人次,带动消费500余万元。截至今年7月景区接待团队453批次,游客29.4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1000万元,其中4月首次客房预售,单日售出房券2300多张,收入430万元。如今,钓源古村成了火爆全国的网红景点。
外出就业变为家门口创业
村民变股东。钓源村成立了村企合作社,推动企业以运营管理技术入股,村集体以项目资金入股,村民以土地房屋入股,全面构建“企业+村集体+村民”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东。
全面开发新业态。精准对接古村景区管理、景区民宿、餐饮、各类大型活动等多样化需求,开发各类民俗小吃业态,如手工酿酒、薜荔冰粉、米果、土家酱饼等,一年可帮助村民增收2000元至1万元,景区经营至今,吸纳附近村民就业100多人,每人年均增加就业收入约2万元。
积极培育人才。村“两委”聚焦“农村空心化、老龄化”关键问题,积极践行“蝴蝶返乡”计划,注重对本地创业青年、乡贤、非遗传承人、流动党员等进行“人才回引”,优先植入景区商圈,既不断丰富“大旅游”格局,又引导更多党员干部群众成为本地富民产业创造者、社会治理参与者、庐陵文化传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