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林长制 绘就福地生态底色
本文转自:红河日报
弥勒市:
落实林长制 绘就福地生态底色
弥勒市太平湖森林小镇
●记者 师洪亮 文/图
本报讯 近年来,弥勒市健全林长制长效管理机制,以“制”明“责”、以“制”促“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弥勒。该市2021年、2022年连续两年成为全省唯一受到国家通报表扬的县市。
在“制”上探索创新,织牢履职“一张网”。在弥勒市林长办公室,墙上挂着《弥勒市林长制林长巡林制度(试行)》《弥勒市公安局森林警长制工作实施方案》等6项工作制度。这些制度既规范了工作标准,也明确了各级林长、森林警长、森林督察长、森林专管员、护林员的职责,使林长制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健全完善林长制组织、制度体系,弥勒市率先“建制”“设办”“纳考”,建立双总林长和部门协作的林长制组织体系,在全省率先设立市林长办,核定编制10人,市级落实工作经费98万元,为林长制顺畅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从“长”上高位推动,绘成管理“一张图”。该市以保护发展森林草原资源为目标,以压实各级党政领导保护发展森林资源主体责任为核心,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在“市级+乡镇+行政村+村小组”4级林长责任制体系基础上,建立“林长+警长+督察长”协作联动机制,创新“林长+专管员+护林员”体系,精准划定市级责任网格1524个,安装设立林长公示牌282块。率先开展林长制App平台的运行使用,累计开展各级林长和护林员业务培训15期560余人次。
目前,弥勒市共有林长327名、森林警长15名、督察长11名、专管员791名、护林员731名;共有林地面积341.7万亩,森林面积283.7万亩,活立木蓄积量78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48.3%;有植物187科1169种、动物21目49科192种。各级林长、护林员每年开展巡林超过10万人次,连续13年未发生过较大以上森林火灾。
在“林”上精准发力,拧成治理“一股劲”。为持续推动林长制细化实化,该市探索“林长+”模式,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推行“林长+项目包装”,总林长亲自策划包装、带头招商,推动云峰山国家石漠公园(已通过国家级评审)、红河州国土绿化试点示范(拟参加2024年全国竞争性评审申报)等项目实施;推行“林长+国土增绿”,各级林长大力推动绿化造林和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积极发展柑橘、芒果、核桃等绿色富民产业;推行“林长+森林康养”,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景观资源、民族文化资源等,建成太平湖、红河水乡、东风韵和可邑4个特色小镇及甸溪河湿地公园,成功申报森林乡村67个。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树有人护、责有人担。通过健全完善林长制组织体系、责任体系、制度体系,弥勒市生态保护治理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发展能力不断提升、特色林草产业不断壮大,实现了从“建制”向“见效”的转变,构建出森林资源保护发展新格局,为美丽弥勒绘就亮丽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