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衫不了情

2023-08-23 06:16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 梁新民

前不久,由中共太原市委宣传部、太原日报社、山西时尚回响城市文化中心举办的《时光印记——幸福生活的一百个瞬间》展览在太原工人文化宫举行。光影之间,似水流年,新颖的展览精彩纷呈,人们再次感知曾经难忘的生活岁月。照片中,有一张黑白照片让我瞩目良久,这不仅是因为照片的作者是我的同事李国俊,还因我脑海中一个个关于海魂衫的记忆。

时尚青年的标配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横条纹蓝白相间的海魂衫在年轻人中流行,身穿海魂衫,脚蹬回力鞋,头戴一顶正宗的解放军军帽,这种打扮是城市时尚青年的标配。

岁月流淌中,我知道了海魂衫的来历。据悉,最早可追溯到法国,1858年,法国海军将这款棉布衫定为海军制服的一种,此后,历经英、法、德、俄等国海军的沉淀,海魂衫逐渐风靡全世界。蓝白相间的条纹衫样式虽然简单,但堪称经典,尤其是海魂衫这个称呼,一下子将这种衣服赋予了特殊的含义。最初的海魂衫是由质地细密的棉布织成,为出海的水手起到防风防晒的作用,其最大实用功能是,当有人不小心从甲板掉入海中,可以快速发现。

几天前,我和国俊聊起海魂衫。他说,照片是他和北肖墙小学的同学们在10岁时拍的,和很多人一样,他们从小崇拜解放军,家人知道孩子们的心思,给他们买了海魂衫,太原话叫“海军腰腰”,也有人叫海军衫。当时的海魂衫和现在的海魂衫有点不一样,领口是小翻领,而不是现在的圆领。看着一个个意气风发的小伙伴,国俊提议穿上海魂衫,到照相馆拍照留念。多年后,对海魂衫情有独钟的他曾对在大连上大学的儿子说,如能买到海魂衫就捎一件回来,穿上新买的海魂衫后,他感觉有点紧巴,笑曰:“日子过得不紧巴,这海军腰腰倒是有点紧巴。”一次,他到太原古县城游玩,看到有位老者身着海魂衫,听说是旅游团统一所买所发,国俊便找到这家商店,买了长袖和短袖海魂衫各一件,海魂衫胸前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字。

穿上正宗海魂衫

1969年12月,太原市开始征兵。我带着对海魂衫的向往,应征入伍。在河西区武装部集合时,每人发了一套“六五”式海军军装,包括绒衣、绒裤、白衬衣等,但没有期盼中的海魂衫。带着参军时的激情,也带着未能穿上海魂衫的遗憾,我们坐火车到了宁波。到了部队和老兵聊起才知道,自我军换装“六五”式军装后,就不穿海魂衫了,部队下发的一直是白衬衫。

1973年春,全军换装,棉布军装被挺括、结实且易洗快干的“的确良”军装代替。第二年,全军再次换装,全军最大的变化是海军服装样式的巨变:夏季为上白下蓝和全蓝两种,干部戴大檐帽,战士穿水兵服,戴水兵帽,海魂衫更是上品难得,最具特色的是长袖袖口,充满弹性又不易皱,总是恰到好处地贴紧手腕。海军军装显得那样神气,让戴解放帽的陆、空军官兵好一阵羡慕。此后的日子里,我们除了在正式场合穿水兵服外,在出公差、帮厨、劳动、体育活动时,常喜欢穿海魂衫。

1996年夏,《太原日报》的同仁准备采访一批在外地工作和生活的山西籍英才,我把张勇手列为重点采访对象之一。在获得他的有关信息后,我来到北京,在原总政莲花池干休所他的家中,采访了这位14岁参军、上世纪50年代就名扬全国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他的老伴、八一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化妆师张家懋同时接受了采访,并准备了山西刀削面。在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故事片《海鹰》中,张勇手、王心刚饰演的水手长、中队长和战友们历尽艰辛返回祖国大陆,尽管他们头缠纱布,海魂衫因炮火硝烟而破损,但英雄们依然英气逼人,五星红旗、海魂衫、五位硬汉、大海、蓝天,这个画面感人至今。《海鹰》上映后,全国刮起了浓烈的海军风,大街小巷到处是穿海魂衫的人。

永不过时的经典

2018年,我让儿子帮忙买回了80多件海魂衫,海魂衫胸前还印有海军军徽。八一建军节时,战友们兴高采烈地穿上了海魂衫,顿时有一种活力满满的感觉,也有了积极向上的氛围。近几年来,每逢八一建军节,太原的战友们都会穿上海魂衫在一起聚会。热烈的聚会中,战友们畅谈栉风沐雨的历程,讲穿海魂衫时的兴奋,讲穿着海魂衫在美人蕉旁边照相的故事……

往事已回不去,从18岁的新兵蛋子到花甲老人,往事只能留存在记忆里。海魂衫是情怀,是永不过时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