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丁与中国的缘分:《蓝莲花》封面手稿将在巴黎高价拍卖
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谢斯河
即使是新冠也阻挡不了勇敢的漫画书传奇人物、比利时记者丁丁来到巴黎。
由比利时漫画家埃尔热(1907–1983)创作的《丁丁历险记》系列漫画第五集《蓝莲花》封面手稿将于当地时间14日在巴黎艾德拍卖行拍卖,预计拍卖价格将在260万欧元,可能会打破有史以来最昂贵漫画作品的纪录。
(图说:埃尔热和《蓝莲花》封面手稿。)
据悉,《丁丁历险记》问世92年来,已被译成110多种文字,总销量超过3亿册。主人公丁丁生活在20世纪的欧洲,他以记者的身份奔走于世界各地,明察暗访、匡扶正义,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喜爱。
这幅35厘米见方的《蓝莲花》封面手稿由印度墨、中国水彩和水粉绘制,封面中丁丁和他的宠物狗米卢藏在一个明代花瓶里,上方是一条红色的中国龙。故事中,他们所藏的地点是一个叫"蓝莲花"的日本鸦片馆。
这幅手稿在欧洲进行巡回展出前还从未面世,因为它在当时的印刷成本过高,出版商拒绝批量印刷。于是埃尔热转头将这幅原稿送给一个6岁的小男孩——他的新出版商卡斯特曼的继承人路易斯。路易斯把它小心翼翼地折成六折藏在他的抽屉里,一放就是几十年。因被折叠存放了很久,封面保持了原有的颜色。
据悉,埃尔热高中毕业后在比利时保守派报纸《二十世纪日报》成为了一名印刷工,随后 任摄影记者兼漫画作者,1929年,他创作了年轻的记者"丁丁"。
在创作《蓝莲花》之前,埃尔热并不了解中国,再加上《二十世纪日报》有明显的种族主义倾向,所以在漫画前几集中出现的中国人都是被丑化的,他们大都面目狰狞,留着长辫,有一集甚至差点把丁丁的宠物狗米卢当做晚餐。
在完成第四集《法老的雪茄》后,埃尔热在报纸上预告说,丁丁即将开始远东之行,去往中国。预告发布后不久,他收到中国第一代职业外交家、修士陆徴祥的信,信中介绍了刚到比利时不久的中国留学生张充仁。
(图说:1934年,埃尔热与妻子杰曼、张充仁在布鲁塞尔。图/monaco tribune)
年轻的张充仁很有才华,精通法语,在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同时学习油画和雕塑,与埃尔热同龄。陆徴祥说没有比他更合适让埃尔热认识真正的中国了。
很快,两位年轻的艺术家相互欣赏,成了莫逆之交,埃尔热通过张充仁开始了解并逐渐喜欢上中国文化和历史,他说"张让我爱上中国的诗歌与文学,它们讲究'风骨',灵感之风,意象之骨,这对我启发很大。"
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让丁丁在第五集去往张充仁的故乡上海,并以当时日本人对中国输入鸦片为主线进行创作,漫画中出现的街道、人物形象和中日关系等细节,张充仁都会仔细过目并提出修改意见。故事里丁丁的中国朋友"张"的原型就是张充仁。
(图说:丁丁和他的好友张。)
就这样,自1934年8月起,《丁丁在远东》开始在《二十世纪日报》上周更,共持续了52期,并于1935年底印成连环画册《蓝莲花》正式出版。这集故事不仅讽刺了当时欧洲人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还揭露了日本发动"918事变"的恶行。
《蓝莲花》也就此成为埃尔热创作的转折点,被认为是"丁丁"系列走向成熟的标志。埃尔热由早期的主观臆想创作变成严肃认真的白描创作。《丁丁历险记》在《蓝莲花》后名声大噪,让近10亿西方人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丁丁和张也成了中比友谊的见证。
(图说:1981年3月,张充仁和几十年未见的老友埃尔热在布鲁塞尔重逢,头上挂着丁丁和好友张的"合影"。图/monaco tribu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