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润今 开放融合

2023-09-29 05:11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

汲古润今 开放融合

——从运博会看苏州人文经济学实践

(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供图)

□ 张珺 秦建茹

国内近90个城市、30个国家和地区,超千家单位4000余人参展参会;累计近12万人次走进六大主题展,线上受众突破4亿人次……9月24日,第五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圆满落幕,一组亮眼的数据有力诠释了运博会的人气与活力。本届运博会聚焦保护传承弘扬大运河文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增强区域合作和国际交流,是运河沿线城市的文旅精品推广平台,也是美好生活共享平台。

千年水脉,串起运河两岸颗颗明珠。作为大运河沿线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苏州第三次成为运博会的东道主,紧扣“融合·创新·共享”主题,创新策划,精益求精,以一手精细的“绣花功夫”为运博会保驾护航,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令人难忘的文旅盛宴。

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苏州坚持活态传承运河文化,“一盘棋”推进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以数字赋能文旅融合发展,精心雕琢大运河文化带中“最精彩的一段”。从本届运博会可以看到,苏州散发着历久弥新的“双面绣”之美——人文底蕴与经济活力兼具,既有古今辉映的文脉回响,也有生生不息的创新潮涌,更有开放共融的发展格局。

激活千年运河

古韵今辉一脉相承

秋水迢迢,光影流转,戏曲荟萃……9月21日晚,第五届运博会在宝带桥畔启幕。作为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点,宝带桥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璀璨灯光映照下,53个桥孔在湖面倒映出一条宛如“宝带”串起的53个月亮,唯美胜景让人感受到千年运河的生生不息。

离开宝带桥,泛舟金鸡湖,东方之门、苏州中心、音乐喷泉等繁华的都市夜景尽收眼底,不少中外嘉宾感叹:“穿越了!”在月光码头,600架无人机在夜空中编队组成多彩图案,“苏州之夜”大运河文旅嘉年华活动在这里精彩呈现,设置国际运河美食区、国潮派对区、牧野之城休闲区等,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诗与远方”。短短4天时间,“苏州之夜”活动累计吸引近18.1万人次参观。

在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过程中,苏州将运河畔的景致打造得既古韵又新潮,在本届运博会中亦有如此感受。

漫步运博会,一踏入苏州馆,灵动的“蓝绿丝带”延展开来,软糯的评弹声声入耳,“运河十景”画面在两旁流动。在这里,姑苏古城、山水园林、民间苏作等“苏州元素”,以现代化的表达向观众展示新时代的“姑苏繁华图”。

再往前走看到,“平江九巷”展区人头攒动。古老的“平江路”竟被“搬”到了现代展厅!“从南入口处的碑亭到钮家巷区域,展区高度还原了平江历史街区的南段部分,苏绣、桃花坞木版年画等众多非遗在街区散落分布,让观众沉浸式体验苏州非遗的活态传承。”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整治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陆园园介绍,该街区正在着力打造“平江九巷”品牌,引入更多“古城保护更新伙伴”,共同保护利用好古建老宅,将街区建设成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综合片区。

“每次逛运博会,都让人眼前一亮!”在由废旧纸箱搭建而成的“行运青年·运河生活节”展区,来自盐城大丰的游客叶长生与友人在一张纸建乒乓球桌前“切磋起来”。他笑说:“不仅是年轻人,我们中老年人也喜欢这样的‘绿色时尚’。”该展厅将运河文化与生态文明紧密联系,重点引进咖啡饮品、文创产品、艺术出版物等内容,用环保理念和独特造型,吸引更多百姓了解大运河。

如何保留千年运河之风雅,并让其在守正创新中传承发展?放眼苏州,“吴门望亭”大运河文体馆、“枫桥夜泊”特色船舫、“平望·四河汇集”运浦湾等一批大运河畔的文旅新空间涌现,成为网红打卡地。今年5月1日起,《苏州市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条例》正式施行,以立法护航文化与经济、生态协同发展,古韵与生活、城市相互交融,让千年运河在时光的更迭中绽放出新魅力。

善用数字赋能

为文旅产业插上“腾飞之翼”

当运博会遇见元宇宙,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大运河元宇宙互动体验展厅是观众们争相“尝鲜”的打卡点。走上船舱,推动控制盘,即可“身临其境”行舟运河,从杭州拱宸桥到苏州宝带桥,再到北京通惠河等,不仅可以全方位欣赏大运河壮美风貌,还可以控制天气、AR合影,让体验者直呼过瘾。江苏省数字文化和智慧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蔡晓川介绍,这款产品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高精度还原大运河文化遗产,打造出“线上大运河”虚拟平行空间。

本届运博会成为“数字+文旅”展示的窗口。元宇宙、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技术的运用,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插上“数字之翼”,不断延伸多场域沉浸式体验边界,解锁更多运河之旅“新玩法”。

运河文旅产业展更是集结了超50家高科技企业,他们纷纷秀出创新成果。比如,南京灵境元宇宙研究院研发的人形仿真机器人清心,可实现文旅场馆服务引导、景点介绍等场景应用;江苏拓普控股集团则将酷炫的VR星际空间搬到现场,360度旋转的“飞碟”格外抓人眼球;在奥丁科技展位上,观众可佩戴动捕设备,随音乐起舞,身后大屏幕上的虚拟数字人则会精准“模仿”动作;知天下(苏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结合AI与元宇宙技术,让大家足不出户遨游世界。

作为全国首批数字人民币试点城市之一,苏州不断创新数币应用场景,推动数币赋能文旅,激发消费潜力。花一分钱数币喝杯咖啡,扫码获得50元数币红包……在本届运博会上,中国工商银行的数币生活体验馆推出各类活动,给到观众“真金白银”的优惠。工商银行苏州道前支行工作人员陈雅芳介绍,该行结合运博会吉祥物、宝带桥及“运河十景”等元素,推广专属数字藏品;与“水韵江苏”数字旅游卡政银企合作,首发“i小宇带你逛水韵江苏”系列主题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还上线了首个省级数字人民币“文旅云商城”,一卡打包江苏“吃住行游购娱”文旅生活场景。

从运博会可以发现,数字化已成为文旅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虚实融合、互动共享、体验式消费场景不断更新迭代,成为丰富产品供给、激发消费活力、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站在数字化风口,苏州抢抓机遇,加“数”前行,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勾勒一幅历史与未来、文化与科技交相辉映的美好图景。

共联共融共享

唱响新时代“运河之歌”

推动大运河文化旅游事业越做越大,既要“各美其美”,也要“美美与共”。

本届运博会不断巩固和扩大运河“朋友圈”,与往年相比,省外参展单位进一步增加,占比七成;法国、葡萄牙、美国、巴西、加拿大、英国等11个国家首次亮相运博会。

苏绣、宣纸制作、紫檀雕刻……运河非遗展上,共有120个大运河沿线非遗代表性项目共1000余件作品参展。“展会可以促进更多的交流。比如,京绣就可以借鉴苏绣的长短针技艺,把动物的毛发绣得更逼真、更生动。”来自北京门头沟的京绣传承人王惠芳告诉记者,第一天来展会,她就跑去苏绣展台交流了一番。此外,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为契机,非遗展“茶韵千年”板块邀请安徽、浙江等运河沿线参与申遗省份,还原“中国茶”背后的茶工艺、茶文化、茶习俗。

今天的高铁就相当于古代的运河,推动着资源要素的加速流动。本届运博会新设长三角高铁旅游小城展区,集聚了嘉定、松江、溧水、张家港等20个城市,通过便捷交通为游客提供周边短途出游新选择。在浙江衢州经营民宿的徐静男说:“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加速推进,以及高铁开通的便捷,我们的文旅产品定会迎来更大的市场和机遇。”

连通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自古就是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贸易往来的重要桥梁。乘着运博会东风,在“丝路与运河的邂逅”主题展上,各国展商带来了浓厚的异域风情。“快来尝尝我们的咖啡,口感很棒!”塞尔维亚展台工作人员热情地招呼观众。在这个展区,市民和游客可以邂逅浪漫的法国时装秀,感受意大利罗马斗兽场远古的魅力,欣赏来自西班牙的弗拉门戈舞表演等,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各地的大门,领略各国丰富多彩的人文生活形态。

“这次参展让我大开眼界,竟然可以集聚到这么多与大运河关联的城市,也让我对中国、对苏州有了更深的认识。”马来西亚驻沪总领事馆文化旅游处旅游领事韦札尼认为,运博会不仅是个展示的平台,更提供了一个促进文化交流合作的好机会。

数据显示,第五届运博会期间,共组织各类展演千余场,推介会超百场,互动项目近900个,组织340多家采购商,促成商洽配对260多对,现场意向交易额达2.2亿元。

大运河纵贯南北、联结中外,是一条割不断的文化长河。深受运河文化润泽的苏州,秉持开放包容的姿态,以运博会为媒,与其他运河沿线城市强强联手、共融共享,通过开展广泛的国内外交流合作,让运河文化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共同唱响新时代的“运河之歌”。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国内

沈阳城市管理今年要精益求精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于海)“今年是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攻坚之年,沈阳城管要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根本要求,锚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践行‘绣花匠心抓管理、全程全域求精细’的工作理念,坚持‘高品质、精益心’要求,锻造城市精细化管理品牌,为打好打赢攻坚之战贡献城管力量。 [详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国内

重庆108.2万亩茶园带动40余万人增收致富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 本报讯(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邓俐)近日,由重庆市茶叶学会、重庆市茶叶商会主办的2023年重庆市茶业科技与经济年会在西南大学举行,来自川渝两地茶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就重庆地区茶产业的发展趋势、技术革新、市场开拓等议题进行深入交流探讨,助推重庆茶产业升 [详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国内

2023年延庆空气质量全市居首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 李瑶 通讯员 席瑞媛)生态一直是延庆的“一号指标”。记者近日从延庆区获悉,2023年,延庆区PM 2.5年均浓度为27.5微克/立方米,连续三年排名全市第一,连续四年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07天,占比84.1%,全市最优。 “您好,我们是延庆区生态环境 [详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国内

今年春运期间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同比增长58%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张晓宁)1月23日,记者从辽宁省交通运输厅了解到,2024年春运期间(1月26日至3月5日,共计40天),辽宁省旅客发送量预计将达到380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58%。自驾车出行将创历史新高,2月8日(农历腊月二十九)、2月17日(正月初八)将 [详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国内

2023年全市蔬菜产能稳步增长

本文转自:沈阳日报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高级记者刘洋)1月23日,沈阳市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落实各项惠农扶农政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市蔬菜生产保持平稳增势。 2023年全年,沈阳市蔬菜种植面积98.7万亩,比上年增 [详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国内

养老服务要离得近信得过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 田闻之 本市民政局局长徐志军近日透露,今年北京将建设10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实现中心城区全覆盖。整合辖区内养老机构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资源,把专业养老服务送到老年人身边和床边,是目前本市养老工作推进的重点。  [详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国内

一场“春满中原·老家河南”的年味大餐,恁看中不中?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张培奇范亚旭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为更好地满足春节期间群众的文化旅游需求,让大家过上一个欢乐祥和、热闹喜庆的新春佳节,从1月26日(农历腊月十六)至3月11日(农历二月初二),河南将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2024年“春满中原·老家河南”主题活动,围绕传统文化、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