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性:时间简史与心灵年表

2023-11-10 06:16    来源:四川日报

□贺颖

故乡是人类生命与精神的摇篮,人类语言系统中最沉重的词汇之一。对于具体的作家而言,往往百感交集又铭心刻骨。杨献平少年离乡,从军西行,原本以为隔断了故乡的南太行的脐带,若干年后,岁月之光于某个无眠的子夜,毫无预兆地照进他的左心房与右心室,北方的南太行故乡,忽然以一种晨钟暮鼓般的音律,在心底轰然散漫。于是乎,在精神的目光里,故乡的星空升起,远行的那个人回来了。

杨献平在《故乡慢慢明亮》一书中说:“故乡既是每个人的生身之地与成长之所,又是诸多先祖骨殖和灵魂堆积之处。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起初是向外的,随着年龄和时间,却又在慢慢回到,最终可能是必将回到。”

海德格尔认为,所有的艺术都是诗。而诗人的责任就是通过诗歌引导人们回家,回到精神的家园语言的家园。对杨献平来说,多年后的精神归来,回望故乡的目光总是那么决绝而犹疑,深情而庞杂。曾经极度情深的矛盾重重,近乡的犹豫、情怯与心慌,青少年时代在故乡的绝望与失败,与成年后深刻的悲凉,无不与生身的那片山野大地隐秘相连。好在,在某一个时刻,尤其是父亲去世后,他忽然顿悟,并与故乡达成了和解,他说:“尽管我走了很远,身体在他处停留,内心精神和骨血仍还在原地。”

杨献平用这本《故乡慢慢明亮》,厘清了一份河山地理的说明书,其中有磅礴质朴的自然风物,亦真亦幻的神话传说,诸如予人以生死存亡的草药,以及杨柳柏蒲、蜗牛鱼龟、寒号鸟、秃羯等动植物,还有地域文化密码般的方言。作者以纪录片似的文学镜头,让南太行充满了学术的魅力——堪称一个作家再造的“学术的故乡”,堪称地方自然风物志的《南太行大地果实》首当其冲:野杏、柿子、楸子、酸枣、元枣,酸到人激灵的野葡萄,还有荚蒾;其次是一场关于南太行的草药盛宴:党参、桔梗、柴胡、黄芩、荆芥、蛤蟆、檐下水滴等。《南太行自然日历》,则仿佛天地之间,南太行山野四季时光履历,光阴起承转合跌宕而来:大雪消融,孩子们和麦子一起疯长的春天;知了叫声响天彻地,果香弥漫的炎夏;空了的田里,满了粮仓,抢种冬小麦的金秋;打闲工,扯闲话,闹闲情的隆冬。

杨献平对语言的敏感,造就了诗意的恰切表达,伴着南太行山野间那处心积虑又浑然天成的泉水一并奔涌而来:泉水之前,粗沙成堆,乱石横陈,看不到一滴水,它们隐匿,像是善于偷袭的地下兵团,三里之后,又悄然冒出来,似一群温柔的孩子,形成水泊,再涨满、溢出、流淌,细小的水越过粗沙和乱石,叮叮咚咚,敲着大地,走向人类的村庄……诗意流转之间,学术的南太行、志传体的南太行“体内”升腾起了文学的荷尔蒙……而现在,那些房屋还在,尽管有些破坏或者干脆成了废墟,可当年的人,却都不见了,有的远走他乡,不知所终;有的归于地下,只能用越来越单薄的坟头,来证实他们曾经存在过。

如果说比喻令得事物温润,那么诗性作为文学的重要美学特质之一,则使作品深情,具有审美的意义,这一点在杨献平的文本中尤其明显。是水的浸润或星光沐浴似的诗意,不惊艳,但潜移默化之间,足以润泽人心,这是一种隐秘的力量,因此令得文本充满美学的生命力:敏感、纤微、柔软、深刻。

文学即人学,最为令人牵肠挂肚肝肠寸断的,自然是散落在《故乡慢慢明亮》一书各个章节中不同人物的命运,堪称悲欣交织的乡村人物志,其中有让自己又憎又怨的“小胡子铁匠”,那打铁的声音一直响到了现在;一厢情愿认为的“指腹为婚”,“美好的女子”最终在乡村的岁月中交出了目光的清澈;在《那些存在,那些消失》一文当中,老军蛋那通晓堪舆风水能掐会算满山转悠的父亲和叔叔;没有名姓、没有丈夫、只养了一个哑女的会讲故事的二奶奶;“相爱相杀”的赵有志和老婆这一生蹊跷无解的生与死;“一双驴眼”善走夜路,一辈子在村里撒泼的“神行太保”随妮子;白家几个让人哭笑不得的光棍汉;以及先天发育不全的边缘人群落;《冷春》中,新婚房里并躺着的小夫妻,屋外哭得地动山摇的两家人,神情各异的旁观者……在人与人性中,作者从迷失到醒悟,精神的轨迹犹如南太行的山路,愈加清晰而空寂。

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最伟大的艺术一定是悲剧艺术。”那么悲剧为什么会是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想来一定是因为它在最深刻处,折射着人类自身命运巨大的悲剧性。甚至不仅仅是悲剧,而是《难以描述的命运》中大姨一家的遭遇之惨烈,任谁也难以承受,其中有被外来宗教信仰笼罩、笃信并传扬,但最终精神失常,在一个春天滚下山坡,成为南太行诸多亡者之一的大表哥;第一次服毒被救,第二次自尽而去,让大姨一生无法释怀的二表哥;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大姨,这难以描述的暴烈悲剧的命运,一连串的“令人惊悚的苦难”,每一个都堪称苦难的最高配置……锥心刺骨割肉般的绝望哭嚎之后,杨献平的心再次被极致的悲剧送上空寂冷冽的思想深渊,他说:“她(大姨)这一生,把人世间所有的灾难和痛楚,全部经历和体味了一次”。

《故乡慢慢明亮》是杨献平对故乡南太行一次全景式的回望,是一颗心经年瞻前顾后又反复下定决心、时常咬牙切齿又一再出尔反尔后的一次灵魂长旅。少年时毅然、决然之出走他乡,青年时义愤填膺之饮恨唾弃,而中年后,终于在某一刻倏然驻足,无端侧耳,聆听遥远天地间那一缕芜杂的乡音。脚步忽踉跄,眼角湿润。方才惊觉,自己与故乡的精神脐带从不曾剪断,故乡的一切,在自己的精神路途中从来就不曾消逝分毫。无眠的子夜,当异乡的喧嚣与沧桑复归安静,故乡曾经黯淡的灯盏悄然渐次燃起,故乡,那古旧而确切之面目自此渐渐明亮。



“村晚”让更多乡村被看见
娱乐

“村晚”让更多乡村被看见

最近两年,除了央视春晚、地方卫视春晚,越来越多的“村晚”开始异军突起,受到广大网友越来越多的关注。日前发布的2023中国西部文旅总榜中,桐梓县荣获“文旅新榜样”称号,桐梓“村晚”获得“最具影响力文旅节会”殊荣,让广大网友对今年我省各地“村晚”有了更多期待。 所谓“村晚”,就是以一村一寨或乡镇为单位, [详情]

这场校园音乐会真解压!
娱乐

这场校园音乐会真解压!

本文转自:通辽日报 本报讯(记者 张宇曦)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新年最宜人,乐声常入耳。为缓解高三学子的学业压力,让他们以更昂扬的精神面貌应对高考的挑战,近日,通辽第五中学体艺处联合高三年级举办了“乐动心声 音启未来”高三主题音乐会。校领导、家长代表以及高三全体师生参加了 [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