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民心相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

2023-09-19 21:53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成都9月19日电(贺劭清 祝欢)“电影其实是人的艺术,最重要的还是要写好人物,用国际通行的语言讲好具有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中国故事,达成最大共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19日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民心相通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基础,只有实现了民心相通,中国电影、中国故事才能够得到海外观众的认同。

9月19日,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饶曙光在成都接受记者采访。中新社记者 贺劭清 摄

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于9月19日至20日在成都举行,活动设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四大单元奖项。在作品征集前期,组委会通过公开、定向相结合的方式面向全球征集作品,总数达7024部,涵盖10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海外作品4927部,占比70%。

在参与了首届金熊猫奖的邀片、初评工作的饶曙光看来,电影节是展示的平台,更是交流的平台,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电影人进一步相互了解。“据我所知,很多的电影的合作都是在电影节活动上达成的。而金熊猫奖不仅促进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也促进中国电影人与国际电影人的多向交流,让中国电影为世界电影的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

饶曙光表示,近年来中国电影《流浪地球》获得了很好的国际传播,《三体》也得到了广泛认同。中国电影工作者要释放艺术想象力和艺术创造力,同时善于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现代性的元素,要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其在国际上更好传播。”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饶曙光指出,虽然中国电影产业不断发展,但和北美电影市场仍有较大差距。这需要中国电影从业者寻找更多的文明互鉴、文明交流。

“现在业内有一个概念,叫‘电影将会重新诞生’,就是指技术的发展与文明之间的相互交流,让电影格局与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饶曙光认为,电影本身就是科技的产物,从胶片到电视的出现,都让电影的结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也将改变电影的制作方式和想象方式。

饶曙光强调,技术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颠覆了人们现在对电影的认知,但是不管怎样变,电影最终还是人文关怀,还是要以人为中心,还是要讲好人的故事。“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艺术创造手段和艺术想象空间,电影最终还是要实现一种更好的人文关怀和人文表达,让我们怀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全世界达成更多的沟通,实现更大的共情。”



百变飒姐陈德容秋日写真曝光 玩转美拉德和新中式等不同风格
娱乐

百变飒姐陈德容秋日写真曝光 玩转美拉德和新中式等不同风格

近日,百变飒姐陈德容秋日写真正式曝光。整套写真围绕秋日主题在造型方面展现出十分开阔的时尚纬度,不仅有深受Z时代喜爱的新中式风格,也包括了时下最流行的美拉德穿搭。 第一组照片中,陈德容以一身搭配出色的美拉德穿搭出镜,一身质感偏厚重的大地色连衣裙,在配饰上大胆启用橘红色系的花束作为点缀,整体带给人较为统 [详情]

王星瀚街头漫步自在惬意 《西出玉门》李金鳌倍受好评
娱乐

王星瀚街头漫步自在惬意 《西出玉门》李金鳌倍受好评

近日,演员王星瀚公开了一组最新街拍照片。照片中,王星瀚在工业质感园区与火车道自在漫步,悠闲享受角色之外的时刻。 最近,由倪妮、白宇、金瀚、孟子义、王星瀚 等联袂主演的情感玄幻剧《西出玉门》,也正在热播中。剧中王星瀚饰演的“李金鳌”,正跟随五人团进入黑石城中,继续用自己丰富的知识,为他们解开叶流西身世 [详情]